前 言
曾经多次去琉璃厂,几乎跑遍所有的书店没有找到一本个人国画兰花专集(谈技法的不在此列),即便专画兰竹石的郑板桥也没有;在网上也进行过多次搜寻,同样没有找到;即使含有兰花的画集,也都未见系统的评论,最多是放大了一些局部;还有一些集图,虽然是名人之作,但并非皆精品,却被视为皆精品(因为不知兰花之“神”即“灵魂”何在。任何创作与所谓的“创新”,如果脱离了“神”,就皆为“伪创”)。一些网文或其它媒体上的评论,因为目的不同或学养的差异,也往往多有不实之词。
而且,过去的兰花图,大多为一、二平尺,除了屈指可数的数米手卷,少有超过110厘米长、50厘米宽的,这就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兰花是小题材,只能为小品,或只能与梅、竹、菊组合成较大的四君子图。
鉴于此,在新冠疫情封闭之际,为配合庆祝中共建党一百周年,宅在书屋的笔者不仅准备好了百余幅水墨兰花图,还完成了这部《水墨兰花漫谈》,也算是对多年心愿的一个了结。
本书一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君子花”兰花的特质、画兰之难及画者应具备的素养等;二方面对历代的54位代表画家的112幅写意兰花(含某些相关言论)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厘清绘画思想与用笔的发展脉络,以便后人学习借鉴;三方面对当代作家、画家兰心的作品(这部分应该属于个人专集)从思想上、艺术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同时从画理上阐明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真义,即,一个“初繁”——“减繁”——“复繁”的转变(也是“蜕变”)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之谈不是什么玄而又玄、高深莫测的理论,自始至终都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亲历的故事与散文的形式述说画画(及做人)的感受、道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不盲目崇拜,也不照单继承,只希望画者(或世人)不要在浮世被误导,能少走些弯路,懂得量才施用、量力而行,努力学习上进,以走出自己比较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