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花简介
兰花,也叫兰草、佩兰等,是中国传统名花,主要指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遍生东西南北中。
中国的兰草,叶纤细、花青素,有奇异的幽香。据说中国之外的兰草一般都不香——叶大花艳的洋兰不香,日本、韩国原生的兰草虽也叶纤细、花青素,却也不香。所以全世界观赏兰可依“香”之有无分二大类,即:中国兰与洋兰。
中国兰从前都叫兰。自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说“一茎一花谓之兰,一茎多花称之蕙”,便有了兰、蕙之名,“兰”一般指“春兰”,“蕙”即“蕙兰”。古人有所谓“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指出了兰、蕙香的不同。
中国画古往今来“撇”出的兰大多是春兰,也有蕙。蕙一茎5-11朵花(或更多),杆高花轩昂,是兰草中的繁茂者。
中国兰没有夺目的艳态,没有硕大、肥厚的花、叶,有的是轻舒长袖的文静(叶)、小而昂扬的精神(花)与奉献自己的品质(香),很符合东方端庄、和睦、内秀、清逸、雅致与谦逊、仁爱、持久的审美标准,因此才深得人们的喜爱与敬仰,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以“兰舟”喻小船之华;也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等。
中国栽种兰花的历史很悠久,南宋文学家罗泌著的《路史》中记述:“尧帝之世有金道华种兰”。说的是四、五千年前尧帝时期,有一个叫金道华的人种植兰花。且种兰之地,相传是金华(现浙江省金华市)旁边的兰溪。
更早的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张华在他编纂的《博物志》中叙述:舜帝南巡时在兰台(相传为现在的湖北省钟祥市东部)亲手栽兰。大致是说先祖为抵御洪水在河畔修筑了三座防水高台,舜帝南巡时驻扎在中台并种下兰蕙,此处因而得名“兰台”。
另据我国最早的地方志《越绝书》记载:“勾践种兰渚山。”是指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后,除了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耻辱,还与军士遍山种兰,以此告诫自己任何困境都不能稍移美好的品质与心志,最终灭了吴,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由此可知,中国栽培兰花的准确历史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
古人种兰,一开始是以采集野生兰花栽种为主,人工培植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院,美化环境。如曹植《公宴》一诗中所描写的:“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此句意:秋日的兰花覆盖着长而隆起的坡地,红色的荷花星星点点地在碧绿的池水上探出头来)。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网友“花如掌灯”对兰花颇有研究,他在博客中说:兰花名种收藏从元朝起就有了,最鼎盛时是清末民初,收藏的法子类似于奇石;但兰草是活物,会生生不息;兰比较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在山上它喜欢长在岩石下与树根旁,在山下喜欢长在水边。
可见中国人爱兰之不同寻常。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