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水墨兰花漫谈与欣赏 之六

七、另辟蹊径学画兰

  开始,有画家朋友告诉我画兰“口诀”并示范:“一笔长,二笔短,三笔破凤眼”,同时用手比划着说兰叶要画出弹簧似的弹性才好。然后找了几幅不错的画让我反复临摹,“要画得跟它一样一样的”(其他画家朋友也如是说)。

  我记住了“弹性”二字,而这些“不错”的作品中兰叶并非都有弹性;画出“一样一样的”东西不是我之所好,自然,“反复临摹”从未在我身上发生。

  接着便有几个朋友对我说,找个有名气的画家工作室拜师学艺,可以“师出有名”,有利于将来在书画界发展,同时向我推荐了某某、某某和某某。

  说实在的,这“某某”里我也见过几个,虽然画价极高了,但一律没产生拜师的冲动。我不想委曲自己,不想浪费时间,更不愿狗仗人势地招摇撞骗,所以从没有真正地拜过哪个当今的“大师”。

  国画艺术博大精深,且有很强的继承性,没有人能够一梦万事通。可是像王冕那样对着大自然自学成才,我却没能拥有自然;像白蕉那样“忽得影中花叶活,灯光面面事追寻”,我也没有一屋兰花。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去琉璃厂看画册,选择最喜欢的买下。上千年、几百年或纯真时代(新中国前三十年)流传下来的精品一定是精品,不像当前的炒作成“才”,鱼龙混杂,一般初学者根本没有识别能力,所以要从源头上正道——“取法乎上”嘛!

  可惜遍寻书店没有专门的个人兰花专辑,只好买了八大山人、潘天寿的几本画集与河南美术出版社的《兰花构图100例》(里面最明显的错处是把赵雍的画说成是陈洪绶的),回去细细地翻看,体会其精妙之所在(而不是读什么“形易韵难,势易时难。势在不疾而速,则得笔;时在不湿而润,则得墨;形在无意矜持,而姿态横生则韵全”之类)。

  第二是看视频。在网上搜寻一通又一通,感觉霍春阳老师画兰花、卢光照老师画石头的讲座挺好,虽然只有三十分钟左右,却不仅讲了些画技,还讲了些道理、笔墨、颜料的使用等,于是看了数遍,并作了笔记细细品味——“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第三是从网上搜出历代花鸟画名家,特别是古代兰花大家的作品,认真揣摩其构图、用笔,及其中涵义。

  第四,亲近生态兰。一方面亲手养兰,观察其棵型、从新芽到长成的过程,或被阳光过分照射、或照射不足,或缺水、或水量过盛时兰叶的不同表现;一方面到自然中去观察风中的、无风时的众兰叶之态,及其生长环境;另一方面,除了亲手拍取兰花照,也在网上搜寻各种兰花照片。“搜尽奇峰打草稿”嘛。

  第五,认真体会为什么小小的、素淡的兰花会有如此迷人的幽香,而石榴花、海棠花、大丽菊、牡丹等却没有,感悟兰花之品性。

  第六,就是在上面几条的同时,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用水在五六张毛边纸上画兰花的叶子,提、按、转、折,轻、重、缓、急,长、短、收、放,反复练习,密密地画满一页再换另一页,全面画完后早先的纸已经干了,就接着一轮又一轮,一直到七点钟早饭前停止。

  注意:

  一开始并没有急于画全株兰,只是画好各种叶型,到偃仰俯卧都能得心应手时再按自然棵型进行组合,看怎么顺眼、怎么好看、怎么有精神就怎么办,直至比较满意;无需什么“捻”笔,也不用牢记什么“掌虚指活”之类,怎么画出想要的效果就怎么画,条条大路通北京嘛。

  第七,不要请普通人(包括画了数年、数十年没有大建树的)提意见(有好为人师者会主动给你这个初学者以“指导”,一般不要听。因为水平高深者一般不会轻易去指点别人)。

  第八,培养自己点评字画的能力(这个很重要)。

  这样,十个月后的十一长假期间我到天津办事,因为等一朋友就先找了个就近的停车场把车停了。然后四处张望,发现一百米处有一个看起来挺不错的画廊(牌子是津派某画院),就信步进去,欣赏四壁的山水、人物、花鸟国画。恰好那天院长在,他收购完一幅古画后走过来问我是不是画家,我摇了下头简洁地回了个“不是”就继续年画了。转了一圈,他又过来了,说感觉我很有修养的样子,看画又看得很细,一定会画画,并邀请我喝茶。当时应该是五十多岁、有些仙风道骨的他看起来很有些自信的真诚,便不忍再否定其眼光,于是说自己也画一点,不精,主要是兰花。他马上认真地问我手机里有没有作品让他看一下。我只好惴惴不安地打开几张习作请他提意见。

  他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说:“兰花不好画!你能画这样,已经是高手了。”

  我不禁心中暗喜。但又很想知道我的功夫达到了什么程度,于是有些“考问”地微笑道:“那您看我画兰有多长时间了?”这样问,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他略一沉思,很肯定地说:“除了文化积淀,画兰应该在六年之上。”

  我笑了。说自己的石头画得不太好。他说是的,并马上喊了一位姓张的教授出来,请他给我示范一下石头的画法,指明要竖立的。

  年约五十的张教授在一张四尺三裁的宣纸上笔走龙蛇,一会儿画了一块竖立的太湖石,并题上款,盖上印章送给了我。

  回京后我给那位院长与张教授各寄一本我刚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并附上一张小画(在类似张教授的太湖石上画了一株兰花,好像还写了一首望“画”生义的小诗)以示谢意。

  十几天后院长打来电话,“看完你的书再看你的画,就更好了”,“中国画的最高成就是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一体,现在能做到的人很少,但你能做到,你还可以做得非常好”,“在一张纸上兰花可以占很少的位置,多题文字,加上你的书法也好,将来必然是前途远大”。等等。

  虽然宋代苏轼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但唐朝王维在《山水诀》中说“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所以本人以为“用好笔墨,不求形似见精神”也许最好,于是努力于水墨之运用,争取早日做到“我手写我心”,早日结出“前途远大”之成果。

  这样又努力了一个多月后的十一月(距我开始学画兰近一年),大概是中、下旬之交,一次宴会上,一位颇有些名气的画家兼评论家要看我的兰花。于是打开手机上的近期习作请他点评。谁知他刚一看便瞪大了不相信的眼睛,一脸怀疑地问:“这是你画的?你不是个作家吗?”

  他如数家珍地说现在画马的有多少人,画荷花的有多少人,画牡丹的有多少人,等等等等,然后话锋一转,说:“但画兰花的却没几个,画得好的,全国也数不出十个,为什么呢?不好画呀!兰花,哪个学画的人没学过?可是后来都画不下去了。”

  他的话让我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一位博士把他的花鸟画、及其作画时许多名人,包括一些在职、退休的部委领导在一旁观看的录像放给我看,从头看到尾大约四十多分钟,作品真是挺好,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种类齐全,我很喜欢,但就是不见一幅兰花,于是问其故。答曰:“不瞒你说,兰花实在太难了,我真的是画不了!”

  回到正题。那天宴会上的画家兼评论家还“料定”我必将如何如何,在此不再表述。但他的蓝图确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我自然十分欢喜。马上重复了天津的“考问”:“那您看我画兰有多长时间了?”这次相问,不再仅仅出于不自信,还有对两位“考官”的复杂心理。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十年之上!”

  为什么要提上面的两次鼓励与考问呢?

  一是表明我当初的自学决定与自学方法至少不是错误的,以一当十,能是错的吗?当然,这是建立在眼界的基础上。这就有了二,即,要有相当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样才会有辨别的眼光,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与决定。这又有了三,就是要不断地勤奋学习(不是每天浏览大量无聊的段子与搞笑短视频,那只会让一个人更加庸俗、低级趣味),要使自己具有多种文化素养,这是具有领悟能力的保证。同时就有了四,就是要善于思考。各方面能力具备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综合思考后的提升与升华。最后是五,就是行动力。梦中的海参永远营养不了你的身体或他人的大脑。【待续】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