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观点|韩毓海:从毛泽东文艺思想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脉络

从毛泽东文艺思想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脉络

韩毓海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新大众文艺的提出,在文艺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它锚定了新时代人民文艺的发展方向。这一方向的核心特征在于,人民不仅是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剧中人”),更是历史书写的创作者(“剧作者”),深刻体现了人民在文艺领域的主体地位转变。

  01.

  当代文学发展回顾

  此前,当代文学主要由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两部分组成。十七年文学时期,劳动人民在文艺创作中成为历史的主角与想象的历史主体。然而,受限于当时大众普遍较低的文化程度以及相对不完善的传播出版机制,“工农兵写作” 在作品质量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但在创作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客观阻碍,未能充分实现作为历史 “剧作者” 的角色转变。

  在新时期文学阶段,劳动人民整体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文学创作的历史主体与主角在想象中逐渐偏向西方。中国传统和中国革命的经验被部分创作者视为中国走向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阻碍,这种创作倾向导致文学逐渐脱离劳动人民,也脱离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根基。由于对时代发展的重大变局缺乏敏锐感知,文学话语尤其是纯文学话语日益式微,文学界逐渐沦为商业小圈子,失去了广大读者群体。这一现实警示我们,文艺创作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问题出发,否则将难以推动文艺事业的进步。

  02.

  新大众文艺

  提倡新时代人民文艺、新大众文艺,首先要深刻理解领会新时代的“大历史观”。“以大历史观之”,新中国的前后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新时代的新文化的建构路径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文明的优秀成分结合起来。我们要从新时代的大历史观出发,去批判地审视、总结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

  运用大历史观审视当代文学,当前的当代文学史教材存在前后三十年相互否定的根本问题。若脱离大历史观,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将难以清晰呈现,其演变逻辑也无法得到准确阐释。同时,中国现代文化的主体性在近代以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而生,五四时期提倡的国民文学,其核心主体就是中国人民。离开人民的主体性,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将难以界定。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优秀成分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唯物论、辩证法和以人民为中心这三个关键方面。

  在唯物论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传播方式、出版方式以及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新时代文化和大众文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积极的活跃的人的因素。如今,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劳动者素质大幅提升,如外卖员群体中不乏大学毕业生,理工科技术人员如刘慈欣等掌握了新的写作方式,他们的创作能力和知识储备已远超传统认知。物质生产基础的改变必然促使上层建筑发生相应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要体现。在文艺创作领域,这意味着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和创作方式的革新成为必然趋势。

  若不秉持唯物论,唯心论及形而上学盛行,便会导致诸多问题。如果脱离科学技术之发展而空谈哲学、文学,势必会显得空洞无物、不切实际。就当下而言,中文专业的学生若不涉猎一些工科知识与技术,在就业分配方面恐会遇到困难;反之,工科学生亦应学习一些文科知识。所以,学科改革势在必行,像西安交通大学所进行的此类尝试,犹如五四时期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一般,意义重大。

  对于“大历史观”的弘扬,突破口首先是在网络之上。许多新的革命文学以及红色历史记忆皆源自网络,诸如《北平无战事》《潜伏》《追风者》《亮剑》《恰同学少年》等这些后来成为热播剧的作品,最初皆源于网络。究其缘由,是人民对告别革命以及新历史主义叙述深感不满。无论是关于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还是唐风宋韵以及我们的前世穿越等内容,都从网络开始,像《长安三万里》《黑神话:悟空》等作品,从根本上讲,表达了对新时期文学历史观的不满以及对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由此可见,我们如今所倡导的“大历史观”,乃是由人民所提出,然而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士却往往对此未予以足够重视。

  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在现代社会,知识成为知识者的特权,劳动成为劳动者的宿命,这构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文化公平是衡量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前文化机制需要改革,原因在于我们追求的文化公平与进步,不应局限于小圈子内的选拔,更不应进行文化造神。我们的文化导向应致力于将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引入文化创作领域,提升他们的文化境界。例如,煤矿工人陈年喜的诗歌创作,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文学才华与精神世界。文化机制应确保这样的创作者不被埋没,而不是将文学地位和荣誉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压制大多数人的创作才能。否则,文化机制将沦为压迫和埋没人才的工具,远离公平公正的目标。

  03.

  结语

  新大众文艺并非凭空产生,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伴随着亿万人的悲欢离合、汗水与泪水而蓬勃发展。这是人民群众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如日出东方般充满活力。随着人民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他们的声音逐渐在文艺领域得到彰显。面对新时代人民文艺的发展浪潮,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是积极支持、欢呼这一伟大变革,还是对人民的创作指手画脚、横加批评。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