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郭松民 | 评《浴血无名川》:时代的隔膜

  01

  —

  1921年以后的中国革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革命战争史。

  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共进行了五场大规模战争。

  这五场战争,在银幕上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抗日战争得到了最多的表现,解放战争偶然被扭曲性地表现(如《集结号》),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竟完全消失了。

  这其中的原因,和不同的战争所可能引发不同的“议题”有关。


 

  抗日战争(尤其是在屏蔽了敌后游击战争或用“神剧”的方式将其漫画化之后),其所引出的“议题”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议题和发展主义的时代主题高度吻合,所以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大拍特拍,在银幕和荧屏上一枝独秀。

  解放战争的本质是一场反剥削、反压迫的人民革命,和发展主义的时代主题违和,睽诸现实,也会令主流社会尴尬,所以就在多方默契之中被雪藏了。

  《集结号》选择了解放战争的主题,却将反剥削、反压迫的主题阉割净尽,在冯小刚的镜头中,观众看到的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内战”。

  抗美援朝战争,其所回应的“议题”,本质是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人格问题,即要不要接受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要不要承认美国的霸主地位?  

  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给出的回答是:绝不!

  可以想见,这样的回答在那些一心要“与国际接轨”的人听起来是多么刺耳,所以毫不奇怪,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一度从银幕和荧屏上完全消失了。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重现观众视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进步,是中国再次挺直腰板的标志。

  02

  —

  清明长假期间,抗美援朝题材的网大(即网络大电影)《浴血无名川》成了一个文化热点。

  《浴》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谈谈打打”的阵地战阶段之后,志愿军某部三排排长孟大关(任天野 饰),受命带领一支小分队去解救在敌后的侦察排,三排与杜川(李东学 饰)带领的侦察排汇合后,他们又决定打掉一个美军秘密部署的重炮营后再回去,一系列的战斗就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我对《浴》剧并不忍心做严厉批评,但为了这一领域里影视作品的进步,这里还是要认真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03

  —

  和去年的电影《金刚川》相比,《浴血无名川》显然更有诚意,它的主创人员无疑是想讴歌这场战争,讴歌流血牺牲的志愿军战士的,有些战斗场面也相当精彩,但整体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有一位微博账号为@德尔老皮胖 的网友说:还是不能像《上甘岭》或者《英雄儿女》那样感动我。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为什么呢?主要是战士们的精神状态不对。

  影片的高潮,是战士们在隐蔽部休息时畅谈战争结束后想干什么。结果有人想开豆腐坊,有人想开小面馆,还有人想开代销店……,看来大家的理想无非想当小业主,而最后众人的一致看法是“早打完早回家”。

  “早打完早回家”,从积极的角度看,不妨被视为是对和平的向往,但从消极的角度看,又何尝不是一种厌战情绪呢?

  最耐人寻味的是唯一的女兵李医生的回答。她说,战后“不想当医生了,只想平平安安回家”。

  这句话听上去有些不合逻辑。因为“当医生”和“平安回家”没有任何矛盾,也许编导真正想让她说的是“不想打仗了”,只是这样一来,厌战和反战的情绪就无法掩饰了。

  对比一下《上甘岭》,我们就能理解《浴》剧中的这一桥段为什么让我们不舒服。

  在《上甘岭》中,也有战士们在坑道中畅想未来的桥段,他们在女卫生员的带领下唱起了《我的祖国》,“……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了!”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时,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民获得了解放,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的万道霞光也出现在地平线上。

  刚刚赢得的主人翁地位绝不能因为美军的入侵而丧失,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也绝不允许被美帝国主义破坏,胜利成果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这才是志愿军勇敢精神的真正来源。

  如果说《上甘岭》还是文艺作品的话,那么纪实性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就更能反映志愿军的精神状态了。

  一位在战壕里一口炒面一口雪的志愿军战士,向战地记者魏巍解释他为什么愿意过这样艰苦的生活: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我在那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呀。”

  显然,保卫祖国人民的和平生活,而不是“早打完早回家”,才是志愿军战士所关心的。

  实际上,“早打完早回家”是战线对面美军的精神状态。

  仁川登陆后不久,麦克阿瑟就许诺,“让小伙子们回家过感恩节(11月23日)”,后来感恩节回不了家了,麦克阿瑟又许诺“让小伙子们回家过圣诞节”,可圣诞节还是回不了家。美军是在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一路南逃的路上过的圣诞节。

  志愿军的特点是“钢少气多”,试想,如果他们和美军一样,仅仅是想“早打完早回家”,“气多”又体现在哪里呢?

  很明显,《浴血无名川》的主创人员不能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而是简单地用今天“农民工”的心理状态去类推志愿军战士,自然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需要强调的是,我不认为主创人员想故意贬低志愿军战士,《浴血无名川》之所以不能像《上甘岭》《英雄儿女》那样感动我们,根本原因是一种“时代的隔膜”——

  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创世纪式的“英雄时代”,而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主义的“凡庸时代”,“凡庸时代”的人要想象“英雄时代”人的精神境界是困难的,但正因为如此,就愈发需要主创人员怀着虔敬的心情去努力贴近那个时代,而不是根据当下的生活去简单地描摹、照搬!

  (未完待续)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