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街村:中国的希望 农民的曙光——延安儿女巡访团的称赞

1.webp (4).jpg 

 
 “南街村很有代表性!”“从南街村看到了中国新农村的曙光”“南街村的实践是万人瞩目的实践!”……2009年5月5日下午,来自中直育英同学会暨延安儿女巡访团的成员,由衷地发出了声声慨叹。
 
下午3点多钟,巡访团一行到达南街村,班长在党委大院热情迎接。一下车,这些老革命的后代就热切地一一与班长握手,并在二楼会议室听取了班长关于南街村20余年来坚持党的方针路线、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情况介绍,引起了强烈共鸣。
 

巡访团团长、原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之女孙小林听后“特别激动”,她说:

“我们对南街村一直很关注,今天是专门来参观的,我的父辈在世时也很关心南街村。南街村能走到今天,尤其是一直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确实不容易,我非常佩服、非常感动!南街村是中国的希望,希望能够发扬光大。”

 
任弼时之女任远征的丈夫朱尔谨听了班长的介绍,激动地指着会议室墙壁上悬挂的“曙光”题词说:

“这两个字说到我的心里了。南街村就是中国农民的曙光,很有代表性。中国的8亿农民到底怎么走向富强、怎么过上好生活、怎么实现共产主义,南街村用自己的实践作出了回答。南街村不靠山、不临水,没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就是靠土地、办工业,很有代表性。”

 
朱尔谨通过回顾当年自己在苏联莫斯科生活时的情景,又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不同影响,说明

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南街村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忘共产主义理想,确实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农民的曙光。

 
全国政协委员、董必武之女董良翚,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其他农村的调研情况,认为“南街村是中国农村的榜样,是星星之火”。她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解决自身的问题、农民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好国家的问题、全人类的问题。南街村的共产党员始终坚持毛泽东思想、大胆实践毛泽东思想,带领农民集体致富,这是对社会最大的启示。”

 
原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董良翚的丈夫张力理,此次是第二次到南街村,与十几年前的参观相比,他有两点深刻感受:

一是一个党的农村基层同志,能够长期坚持革命理论,尤其是毛泽东思想,是很不容易的,并且在坚持这种革命理论的同时,以自己的思想行为探索和实践自己的理论,是很可贵的;

 

二是探索共产主义并不是部分理论专家的事。南街村的实践,是万人瞩目的实践,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南街村不仅在实践上有特色,它来自实践的理论也很独特,是世人的希望。

 
原总政副主任傅秋涛上将之女傅援的丈夫陈焜玉,退休前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南街村“久闻大名”。他认为

南街村就像当年的井冈山根据地。

 
通过实地参观,他认为

南街村一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与南街村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了,很不容易;二是南街村的领导一直坚持了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南街之路是中国农业真正兴旺发达的道路。

 
1.webp (5).jpg
 
原炮兵副司令员苏进少将之子苏铁山,与班长有过多次交往,他认为

“宏斌书记是共产党人中真正的先进者,他把党的精神核心真正吃透了”。

 
党的精神核心是什么?他说:

“就是追求共产主义的大目标。不但他自己有,而且还带领同志们、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走这条路。王书记的精神境界非常高,我非常敬佩!”

 
原全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之子郑京生激动地说:

“我们进村看到的第一条标语,就是‘只有立党为公,才能科学发展’。它很好地阐明了‘立党为公’和‘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很有理论水平。”

 
郑京生动情地讲述了95岁高龄的父亲和90岁高龄的母亲对南街村的牵挂和向往。他说:

“我父亲特别想来南街村,南街村所有的书籍、光盘、画册等,我们家里都有;我母亲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南街村,她没事就写诗,其中有七八首是关于南街村的。”

 
随后,郑京生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班长和郑天翔的夫人宋汀老前辈通了话,感谢老领导对南街村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表示南街人将一直沿着老一代开创的无产阶ji道路走下去,并祝老人家身体健康。
 
应巡访团要求,班长还详细介绍了2008年个别媒体炒作和妖魔化南街村的事实真相。
 
座谈结束,在会议室外“日月同辉”巨幅画像前,原中科院院长郭沫若之女郭庶英挥毫为南街村题词:

“外圆内方系社会团百姓,无私无畏坚信念创辉煌。”

 
并书写毛主席的诗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鼓励南街村勇往直前。
 
在东方红广场,班长与巡访团成员合影留念。
 
在党委办段林川同志等陪同下,巡访团一行乘坐游览观光车对南街村进行了参观。在档案馆陈列室贵宾留言簿上,巡访团全体成员在郭庶英书写的“高举毛泽东伟大旗帜,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题词下签名,共同表达对南街村的赞扬和鼓励之情。
 
(来源:昆仑策网,原载《南街村报》,本文发表时略有删改)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