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关注农村的公与私:南街村、小岗村、华西村之行有感

  2010年10月20日至26日,我对河南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及江苏江阴市华西村进行了实地参观访问。尽管时间不长,所到之处走马观花,但毕竟实地察看,并购书阅读,收获不少,感触颇多。

  1、进入南街村,觉得不愧为“天下第一文明村”

  10月20日,我从湖南出发的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河南漯河市临颖县南街村。从漯河火车站乘公交车到南街村只6元车费,约40分钟就可到达。

  一下公交车,映入眼帘的是“南街村集团”五个大字。顺着司机给我的指点,沿着笔直的水泥路往南街村前行,约离南街村一百米处,我赶上了一个约70来岁的老妇人。她手里提着水果和蔬菜,步履沉稳,面容红润。我急忙问:“老人家,这就是南街村吗?”“是的。我们这里可好啦,上学、看病、住房、水、电、电视都不需交一分钱。”老人充满激情和自信。

  刚到村办公接待大门,就见有几个中年男子在规划着门前的什么。当听说我是从湖南来参观的,有人告诉我,这位比较清瘦、中等个子的就是村干部。这位村干部将我引进接待室。负责接待的是一位30多岁的女同志,她让我先登记好再作安排。我问她有没有南街村方面的书籍卖,她指着前方的村里商店。我抬头往正面看,村部的大幅标语为:“弘扬红色文化,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传承马列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近商店,喇叭里播放着的全是有关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让人心旷神怡。

  笔者进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书名为《中国有个南街村》。全书546页,定价30.5元,作者为陈先义、陈瑞跃,均是军队的文艺工作者。另一本是由河南省高级记者熊焕业和李火烨联名编著。书的名称为《解读南街村》,2002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定价25.8元,全书341页。还花25元购买了王书记讲话录音两个碟片。

  回到接待室,接待员只收了我半票旅游费40元,安排了一位20多岁的女讲解员边开车边沿途介绍情况。这个讲解员专为我一个人服务,态度和蔼热情。领我先后参观了村展览馆,听了会议室里王书记录音讲话,沿途观看了学校、幼儿园、工厂(特别是面粉加工厂),到农户家了解家居情况,最显眼的是每户一个大型日历式电子墙钟,两边分别写有“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毛泽东思想胜过神”的对联式文字。还观看了全封闭式的珍稀植物园,以及毛主席旧居、延安窑洞、遵义会议旧址、西柏坡毛主席的办公室、磨坊等处,特别是广场上格外引人注目的毛主席巨幅汉白玉塑像、马恩列斯的画像,使人流连忘返,心生怀念和崇敬之情。

  中午,我在大食堂花5元钱就餐,觉得物美价廉,在别处是没有的事。

  对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用政治思想工作指导和促发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以及本人(也许年纪大)的特殊优惠,实在终生难忘。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一种用工资加福利的形式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场景,不由得让人佩服:南街村不愧为“天下第一幸福文明村”。

  2、走进小岗村,“敢为天下先”却面貌依旧

  11月23日,我从阜阳市到凤阳县途经小岗,离县城约有20多里路时下车。小岗村离去凤阳县的大道,足有6公里。到小岗村的大道新修的四车道水泥路刚完工,两旁还未栽树,正用挖机填土沟两边。前边有一路牌“——凤阳县小岗村”。

  我是花15元钱租摩托车去的。一下摩托车,就见在村部前有约一对50多岁农户夫妇在收打黄豆。我问过他们,得知这里就是小岗村村部办公地。朝村部前看,正面是由费孝通题写“凤阳县小岗村”牌楼匾额。广场靠匾额不远写有“向沈浩同志学习,勤奋敬业,艰苦奋斗,为民爱民,无私奉献,锐意改革”——小岗村党委宣。左边小岗村档案馆,写有“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和谐美好小岗”的标语。上档案馆二楼下面楼梯间墙上有档案馆简介:为纪念改革开放和小岗村分田到户三十周年,弘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大包干精神……该馆由省、市档案馆及县政府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85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全馆分为村史档案展览馆、村级档案、科技培训信息中心、文化娱乐、村务行政等部分。具有村级档案、图书、科技信息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功能。……下方著名二00八年六月。

  进楼梯间墙上,有“小岗村招商引资项目进展情况一览表”。现摘录如下:

序号

企业名

帮办人

合同投资

已完成

1

小岗村CLC农产品深加工高科园

赵家龙

15亿元

1.2亿元

2

从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苗娟

1.5亿元

4000万元

3

博园园生态农业园

金乔

2.031亿元

 

4

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李梦元

8000万元

 

5

普朗特生态农庄有限公司

金乔

6亿元

1000万元

6

国防教育园

余谦

   

  广场左边有汉白玉约1.6米高的书形,书形的一面是“分田到户协议:

  1978年12月 地点严主任家

  内容为: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断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严宏昌

  下有20人名单(略)

  另一面是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一段语录:“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个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我是当天下午两点多到的。约3:00时,有工作人员上班了。先是一位刚到的负责人,他听完我的来意,特地叫了一位姓严的干部到另一间房子接待交谈。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在笔记本上写了有关基本情况。这位村干部填写了:全村人口3823人,人平土地5亩,总面积15平方公里,1.9万亩耕地。当“每年约向国家的贡献”栏,他无法填写。他说:“我们小岗村不能学那些靠办工厂致富,那种靠办工厂致富的集体主义在大多地方行不通”。从他的言谈中我了解到,目前的小岗村出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后来我提出能否在小岗村住一晚,后进来的一位女干部说,几个农家乐园都已住满。无奈之下,我走出村办公室到就近农户商店买了一本由署名为马剑著的《淮水从我心间流》的书。这本书由时代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一次印刷,全书250千字335页,定价45元,出书1000册。我问能否打折,售货员说不行,我还是买下来了。

  无法满足住宿,我只得立即离开。没有公共汽车(据说每天只4趟经过)我背着行礼刚到公路,见出口路前有“沈浩事迹陈列馆”。走了好几里,直到一个三叉路口旁,才请一店里出租三轮车老板花10元钱送我到去凤阳县的公交车路上。

  3、来到华西,“天下第一村”名不虚传

  11月24日下午,我从江阴城公交车站花3元钱乘3路公交车到华西村。进入华西村中心街,我找了一家“小陈旅馆”先把行李安顿好,然后吃完饭已是到处灯火通明。

  我首先从村的尽头转入纺织厂,顺着纺机厂再往前走,是华西村的文化长廊。长廊两边墙上,有参加2010年各省市村级干部交流会的名单及华西村各方面情况介绍,都是图文并茂,非常映入眼帘。

  根据头天晚上的记录,现介绍如下:

  之一、70年代造房——实现农业现代化

  ①1961年10月,华西建村时的一首民谣是:

  泥垛墙、茅草房,挡不住风,挡不住雨。高田岗,高田岗,半月无雨苗枯黄。低田塘,低田塘,一场大雨白茫茫。

  至1972年全村粮食亩产超过一吨粮(三熟制),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单位”。

  解放前是茅草房,五六十年代是瓦房。

  1963年后,办起了废纺站,铁匠店。

  1964年制订了十年规划图。

  1969年后,办起了小五金厂,其后又创办了板网厂,塑纺厂等。

  1975年,又制订了到1982年规划图,当年开挖河道,成立了铁姑娘队。

  1978年,工业产值已达69万元,银行存款100多万元。

  到2009年,年销售额超500亿元,与1988年比,翻了500多倍。

  ②80年代华西村,通讯不用跑,煮饭不用草。洗澡不用烧,老有依靠少有所教。收割机械化

  ③2001年,建党80周年期间,中宣部、中组部称“天下第一村”。

  幸福五子胜天堂: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

  美丽五容赛苏杭:山、河、田、厂、村

  天下第一:龙王、鼓王、钟王、牛王、塔群、喷泉。

  ④外国友人看华西

  1976年,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访华期间参观了华西村。面对华西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波尔布特感慨地说:这样好的农村真是不多见!

  1976年5月28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访问华西村。

  之二、华西村的现状(均见笔记本摘抄二)

  ①“八有”完善: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摘自纺织厂宣传栏)

  2010年10月24日晚7:00

  ②华西精神为: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提升自己,归口到位。

  ③华西变化为: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新世纪造人。

  ④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

  高328米,名列世界第15位,投资超过25亿元,内设41部电梯,顶层是世界最大的旋转餐厅(可容纳500人同时就餐),每户投资1000万元。

  ⑤与众不同的是: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60多亿元。

  1974年经国家批准开放以来,已到150个国家,共接待200万人次。

  当晚经过记录,发现了一处笔误是:“外国友人看华西”临纺织厂墙上与另一处关于柬埔寨共产党总书记波尔布特的访问时间,一处是1976年,一处是1977年7月18日,到底是一次还是两次使人弄不明白,第二天我向导游小姐反映了此事。

  第二天清晨,我洗潄完后,一个人穿过正中大道,观看了村里的部分厂址,经“增地空中大楼”来到了“华西幸福园”。“幸福园”里较高处是几口大钟。其中的雕塑有:五位伟人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英雄人物是焦裕禄、刘胡兰、雷锋、董存瑞、黄继光,还有其他历史名人。

  从幸福园出来,我又到达了宝塔与巨龙雕塑处。一路看到有标明的旧运输保管门、五金厂、氨水池和发电厂。这些六、七十年代的旧址虽然矮小而狭窄,今天看来是最好的历史象征和发展图景。

  上午先花20元购买了一张华西展览馆参观门票,在二楼观看了整个华西村的变化发展史简介,当导游陪同到幸福园时我就开了小差。经多方打听,找到了一个书报亭,购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及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合编,2006年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355页定价22元;另一本是由农业出版社于2005年7月出版,233千字,319页定价也是22元,售货员只收我两本共40元。随后我又找到了华西村旅行社,问明一张票价是120元没有优惠,自感襄中羞涩立即离开了。

  4、返回途中,碰到烦心事很不如愿

  这次出行前不久,中央“焦点访谈”介绍了“蒋港村进入世界百强”,于是想前去看个究竟。听说张家港市只有一个长江村很著名,我只得到张家港市下车搭乘228路车前往。正当我为228路车搭乘点犯愁时,一农民模样的小三轮车司机约50来岁,提出收5元钱送我去,我答应了。到乘车点约摸100来米,我拿出一张百元钞和三张十元的,找不到5元的就给了一张10元的让他找补,哪知他说还要5元,我火了,发起了脾气他才离开,多收了我5元钱事少,心里很气恼。

  找到了长江村,但还没形成旅游服务。我于是仍搭乘228路车返市区购票到上海。哪知司机要我在港城站下车,我便花51元购了到上海的车票。第二天我也不知道什么港城站和公交站,直接往公交站候车。临车票期9:25时,验票者说是港城买的车票,我于是又到港城站,当班车已过,要加收20%的退票款。正当我拿出10元钱时,服务员说10点多的车马上开,于是我又购了第二张车票。我所搭乘从港城发出的车不几分钟就来到了公交站,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同一辆车何必让我外地人为难?看张家港城乡面貌十分满意,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不正之风让人心烦!如果在毛泽东时代绝不会出现这种事。

  这次我本是应妻女之邀到上海的。因女婿在上海开早点店,老家在安徽全椒县城。在上海停留了好几天又到了女婿的全椒县。

  11月4日,我发现公交车上写有吴敬梓路,于是我对吴敬梓这个名字产生了兴趣,非去看个究竟不可。车到终点站,司机告诉我顺着河岸到第二座大桥过桥便是吴敬梓展览馆。其实,吴敬梓车站就在桥边。我沿着河岸往上走,不到100米处发现又在修桥。我问过往行人和修桥的个别工人,得知这里原有一座古桥叫“太平桥”,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便花了一千五百万重修,既不是为了过车,也不是为了过水,我于是想到了“形象工程”四个字,既然是古桥,把它维修加固并立个碑是完全应该的,花巨资并非原貌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

  后来我在吴敬梓展览馆留言簿上写道:吴老针贬时弊著书《儒林外史》被千古传颂可敬可钦;前面河道花巨资搞形象工程重修太平桥实不可取!

  虽然这种形象工程并不与我相干,但我觉得心疼!

  5、总的印象、感觉和感想

  a、印象

  三村比较图表:

序号

类型

南街村

华西村

小岗村

1

人口

3100多人,840多户,现包外地工人有1万多

1961年建村时667人,九十年代原村2000多人,现包合并的约5万人(含外地打工者)

3823人

2

人均土地

不足半亩

不足1亩

5亩

3

占面积

1.78平方公里

原来0.96平方公里,现在30平方公里

15平方公里

4

1979年前

有砖厂和面粉厂

60年代平整土地改山河,70年代连续八年亩产超吨粮(厂况见前述)

公社时缺衣少食

5

1980-1986年

1981年分田到户,1984年起再搞集体

1981年土地由30户人家承包,没有分田到户搞单干

1978年分田单干

6

方针办法

坚持用毛泽东思想育人,靠玩泥蛋和玩面蛋发家致富

1968年实行大队核算,办起了加工厂和小五金厂逐步发展

老年在家种地,青壮年外出打工

7

分配方式

工资+福利(供给)

工资+奖金

各行其道

8

富裕程度

年收入几十亿,住房等约20多项免费

年收入几百亿,号称“天下第一村”

解决温饱

9

文明程度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学雷锋,成风尚

共同富裕,具有现代的中国特色

不详

10

旅游开发

每张门票80元(可优惠),每年有游客三十万以上

看展览馆幸福园每张20元,一日游每张120元一个价

有讲解员,其它尚未考证

11

带头人(党委书记简介)

王宏斌,1952年出生,70年初任生产队长,1977年当上党支部书记。他最幸运的是1975、1976、1977年(各级是模范是名人);最倒霉的是1981、1982、1983年分田到户,老百姓告状成罪人。担任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届全国党代表

吴仁宝,1928年出生,1954年入党。十届、十一届党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是“农业学大寨”中的全国劳动模范,与陈永贵多次见面

资料不详

12

参观情况

现在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30多万人,九十年代,朱镕基、李鹏、李岚清、张爱萍均到过

从1974年开始,已有150多个国家其200多万人

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小岗村,其它数据不清楚

13

笔者认为应是

天下第一幸福文明村(不是毛邓村)

天下第一富裕村(文革起步,改革发家)

对中国、世界没有贡献的小平(贫)村(名声大,收入少)

  b、感觉

  (1)南街村和谐可爱

  凡是怀着一种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看了南街村就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学雷锋,用毛泽东思想育人,坚持集体,真正的幸福文明”所受到启发和感动。南街人“依靠外圆闯商海,严守内方治南街”的方针,既在改革大潮中崛起,又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走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这才是“干群同心如鱼水,共同幸福达和谐”。

  (2)华西村富裕不可取

  华西村富裕不可取的原因有三:一是它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已经是对外开放的先进典型;二是“工资+奖金”促进了人的私欲萌动,最终达不到双文明;三是会背离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富裕途径和程度可望而不可及。

  (3)小岗村单干太可怜

  “一年进入温饱线,三十多年迈不进富裕坎”。当年邓小平所说“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个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成为现实,可“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之“肯定”已成为泡影,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对照南街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资本主义道路成短见,小岗村单干太可怜!

  c、感想

  (1)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前三十年,我国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巩固工农联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1968年就成为“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兴水利造良田”,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梦想接近实现。而分田单干后,机械化程度至今倒退了至少二十年。为什么一个南街村1000多亩地只70多个劳力就达到农业现代化,完全得益于机械化的推广实行,华西村也是如此。而小岗村呢???

  结论是:“集思广益”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靠的是机械化。

  (2)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

  据南街村王宏斌书记介绍,1998年,中央几个自以为是著名经济学家的家伙一到南街村就竭力反对南街模式,说什么这不是中国农业的方向。王书记说:我们南街村干部水平低,群众认为是好的道路我们就坚持永远走下去。

  我们可以分析,所谓的经济学家看不惯南街村发展模式,是觉得南街村干群不懂得经济就是“钱途”,坚持毛泽东思想有什么“钱途”可言?如今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南街村的改革倒退到文革,实在不可思议!要知道,吴仁宝、王宏斌早就是毛泽东思想教育形成的排头兵。他们的共同理念就是“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愿干的事业”,难道经济学家眼里所佩服的小岗模式不就是真正的“穷过渡”吗?

  结论是:“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主席的话千真万确。干部依靠群众就能“人定胜天”!

  (3)真正的幸福是一种满足感

  吴仁宝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不怕群众不听干部话,就怕干部不听群众话。怎样才能做到不说错话?一是勤奋学习,二是深入群众,注意倾听老百姓的呼声。”所以毛主席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吴仁宝认为:“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须知贪欲和私心是万恶之源。

  王宏斌的名言是:“当官不搞官僚主义,有权不搞以权谋私”。“把金钱名誉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给自己背上了包袱,戴上了枷锁。”“金钱放在个人手里是毒品,放在集体手里是财富。”“要让南街人富得个人一分钱存款都没有”。

  王宏斌同时认为:“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括富裕”。

  结论是:“知足常乐”,“多行不义必自毙!”

  (4)得人心者得天下

  中国建国六十年来证明:斗地主打恶霸,分田分地给穷人,穷人拼死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创建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解放后依靠工农联盟,团结爱国的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二十八年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人们才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敢为天下先的小岗村”,缘何“一年分田到户进入温饱线,三十年未迈富裕坎”的现实,对照华西村人的富裕和南街村人的文明幸福,再研究中共中央宣传部的《七个怎么看》,也就是“四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和“三不公”:腐败难公开、发展不公平、分配不公正。每个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级干部难道不值得反思吗?胡锦涛主席来不及在改革开放的纪念期去看南街村和华西村,而深入小岗村作出支持、肯定、赞扬的重要指示,不是很得人心吗?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不是正在实践吗?

  结论是:历史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需要用良机检讨社会!

  5、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据有关报道,我国的腐败程度和贫富差距在全世界居前十位,这与当年毛主席的愿望是不相融洽的。邓小平在他的文献和讲话中曾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看来,这种“普遍好过”的日子只有在河南南街村得到实现,华西村其次。

  结论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早就指引了前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南街村为世人树立了榜样!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