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今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0周年;今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场对手是“联合国军”16国部队,70年后,我们用历史照片,甚至是战场对手公开的历史照片来展现朝鲜战争,对这场震惊世界的战争作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联合国军”的诞生
“联合国军”的名词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是朝鲜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织16国部队军事干涉朝鲜问题,扩大朝鲜战争,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地区,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结束,历时3年零1个月。在此期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多项决议,将拼凑的16国部队组成“联合国军”,投入到朝鲜战场。
“联合国军”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它由那些国家组成?它是怎样拉着联合国的“大旗”做“虎皮”的?军事科学院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史》、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抗美援朝战争风云录》和韩国出版的《朝鲜战争》对“联合国军”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做了简要介绍,于江欣对“联合国军”做了深入研究,在《军事史林》杂志上也发表文章加以论述,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并采访的有关专家,对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内幕进行系统披露,以飧读者。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以武力进行干涉的同时,操纵联合国通过一系列决议,为其武装干涉披上了合法外衣。其实,美国利用联合国采取“集体行动”是其在亚洲的既定方针,蓄谋已久。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0日,美国占领军出动几万名军警强行在南朝鲜进行普选,李承晚通过南朝鲜单方面非法选举上台后,在美国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嚣:“要解决南北分裂,就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并提出“北进统一”的口号。在李承晚的挑衅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朝鲜军警在“三八线”上向北朝鲜发动武装挑衅432次。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做了题为《亚洲的危机——对美国政策的检讨》的演说。在演说中,艾奇逊在西太平洋划了一条为了对付共产主义阵营军事威胁的环形防线,这条防线沿阿留申群岛、经过日本的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南朝鲜和台湾被划在了防线之外,并表示当这两个地区受到军事攻击时,“首先必须依靠被攻击的民族来抵抗,然后就要依靠整个文明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下所承担的责任。”这就为美国对朝鲜和台湾的政策定下了基调,即依靠“联合国行动”来处理这在两个地区发生的军事行动,这种政策决定了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利用“联合国行动”的形式,组织“联合国军”进行干涉。
正是在美国怂恿和李承晚“北进统一”的挑衅下,才使南北朝鲜的战争一触即发。
纽约时间1950年6月25日凌晨3时,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突破“三八线”,开始统一祖国。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在美国的操纵下,安理会通过了旨在挽救南朝鲜军队的颓势的3项决议,并在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所有各成员国须就朝鲜问题向联合国提供一切形式的援助,从而为组建“联合国军”奠定了基础。
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驻日本的美国空、海军协助南朝鲜作战。
6月27日,安理会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又通过一项决议,呼吁各成员国为“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南朝鲜当局提供军事“援助”。当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从军事上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向南朝鲜派遣海空军。同时派美国第7舰队开赴台湾海峡,帮助国民党防卫台湾,以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开侵略朝鲜,干涉中国内政,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6月30日,杜鲁门又下令将美陆军部队投入朝鲜,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北朝鲜的战役。
1950年6月30日,大丘,拥挤的人群和一面联合国旗帜,人们等待一名联合国的官员发表谈话。摄影Girard副本
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又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决议,授权由美国组成“联合国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该部队的司令官,并授权该司令部使用联合国的蓝色旗帜;“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接受联合国旗帜
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远东部队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至此,一支所谓的“联合国军”就这样诞生了。
至此,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统一的国内战争,演变成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美国武装干涉别国内政是违反联合国宪章的侵略行动。
这支“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值得指出的是,韩国军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
二、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北朝鲜的战役。
1950年7月。第一骑兵师成员,他们正离开日本,去到一个未知的战场。
1950年7月,美国海军士兵在军舰上站成一排凝视海洋。
1950年7月。靠读书来放松自己。
1950年7月。美军正在实施两栖登陆。
1950年7月。新来的军队聚集在海滩上等候向内陆地区移动的命令。
1950年7月18日,美军第24团士兵前往战区。(美国陆军)
1950年7月24日,满载带刺铁丝网的货车停靠在南朝鲜大丘。(摄影:Riley)
1950年7月。Sen. Walker在观察美军登陆。
1950年7月。美国高级军官,姓名不详。
1950年7月。参战美军在登陆后小憩。
1950年7月。共乘一辆吉普车的美军士兵和南朝鲜士兵。
1950年8月,新一批美国海军士兵刚刚抵达南朝鲜釜山供给港口。(国际新闻图片社)
1950年8月1日,美军一等兵在釜山操作电话交换机。(摄影:Crowe)
1950年8月9日,美军第24步兵团一等兵克拉伦斯·惠特摩尔无线电报话务员在前线阅读最新消息。摄影 Charles Fabiszak
1950年8月。军医在照料受伤的士兵。
1950年9月3日,美军第9团M-26坦克等候阻击我军。(摄影:Thomas Marotta)
1950年9月15日,搭载美国海军士兵的登陆舰向仁川海滨进发。(摄影:Frank C. Kerr)
1950年9月,仁川。麦克阿瑟将军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促他的X部队(2团第1陆战师)登陆作战。.
1950年9月,仁川。麦克阿瑟将军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促他的X部队(2团第1陆战师)登陆作战。
1950年9月15日,利川被攻占。(摄影:C.K. Rose)
1950年9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月尾岛被毁建筑之间进行巡逻。(摄影:Frank C. Kerr)
1950年9月15日,美国海军士兵竖好梯子为登陆仁川做好准备。(摄影:W. W. Frank)
1950年9月16日,一个南朝鲜的小姑娘坐在街道旁大哭。南朝鲜和北朝鲜军队在附近的村庄进行了交火。摄影Ronald L. Hancock。
1950年9月17日,美国的Al Jolson到战斗一线劳军时对美军表演的场景,他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不久就死去了。摄影Kondreck
1950年9月18日,美军第31团登陆仁川港。(军方 Hunkins)
1950年9月20日,美军部队在汉城(现称“首尔”)展开巷战。(摄影:Robert L. Strickland and John Romanowski)
1950年9月2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等兵将美国国旗插在美国驻汉城(现称首尔)领事馆。(摄影:John Babyak)。
1950年10月8,从战火中逃生的一个家庭生活在难民营中。
1950年10月19日,美军官员和62名工程师站在火车头前面,他们修建了第一条连接汉水和汉城之间的铁路。(摄影:Albert Guyette)
1950年10月,美军骑兵第一师推进到平壤
1950年10月,美军骑兵第一师美军在平壤。
1950年10月,美军骑兵第一师在平壤发起对朝鲜人民军的攻击。
1950年10月,平壤。桥上美军士兵,桥下北朝鲜女孩涉过小溪。
1950年10月,平壤。被美军释放的俘虏。
1950年10月,平壤。超速行军尘土飞扬中的美军第八军
1950年10月,平壤。美军骑兵第一师士兵Rilly M. Nixon在包扎他受伤的手腕。
1950年10月,平壤。对北朝鲜俘虏做脱衣检查。
1950年10月,平壤。美军骑兵第一师随军韩国翻译向隧道内的北朝鲜军人喊话:“放弃抵抗,或者是死。”
1950年10月,平壤。美军骑兵第一师在检视战死的北朝鲜士兵尸体。
1950年10月,平壤。美军骑兵第一师在用稻草伪装他的坦克。
1950年10月,平壤附近。以前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的巴顿坦克联合部队。
1950年10月,战斗间隙玩玩音乐。
返回汉城的第八军坦克和吉普车车队;以及逃难的北朝鲜民众。
美军在坦克的掩护下进入平壤
美军在平壤欺凌朝鲜妇女
美军占领布满伪装的“红色宫殿”
抗美援朝战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朝军队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以运动战为主,属于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中朝军队共歼敌23万余人,迫使敌军从总攻击变为总退却,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地区,扭转了朝鲜战局,彻底戳穿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志愿军以1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进行阻击;在西线集中5个军和1个师,给“联合国军”以突然性打击,将其从鸭绿江边驱逐到清川江以南,挫败了“联合国军”企图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1.5万余人。
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西线志愿军六个军主力在清川江地区,东线志愿军3个军在长津湖地区给“联合国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放弃平壤、元山,退至“三八线”以南。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共歼敌3.6万余人,扭转了朝鲜战局。
1950年11月15日,美国海军AD-3俯冲轰炸机空投2000磅航空炸弹,轰炸鸭绿江大桥朝鲜一侧。(美国海军)
1950年11月20日,美军士兵在清川江北部准备向地方据点开火。(摄影:James Cox)
1950年12月7日,几名美军士兵正在用朝鲜当地的大米做饭。摄影Donald Dunbar
1950年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和第7团士兵遭到突袭。(摄影:美国海军陆战队Frank C. Kerr中士)
1950年12月11日,美军在朝鲜东部兴南港撤离一些供给和设备。(摄影:Emerich M. Christ)
1950年12月13日,一艘联合国登陆舰在仁川港附近。(美国海军)
1950年12月17日,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男孩和他的姐姐在铁路线旁,搜寻可以吃的食物和可以取暖的地方。(摄影Fulton)
1950年12月26日,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向朝鲜东部港市兴南发射炮弹。(美国海军)
1950年12月26日,美军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有效打击我方空中供给之后继续前进。(摄影:McDonald)
1950年12月27日,一名美军医疗兵正在为前方的流动医疗小组挑选止血绷带等物资。摄影Fred Rice
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人民军3个军团的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将其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占领了韩国首都汉城,共歼敌1.9万余人。
195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向敌方发射火箭弹。(美国海军陆战队)
1951年,美军空降士兵和设备。(美国国防部)
1951年,一家HRS-1直升机吊装1000磅供给。(摄影:Ed. Waite)
1951年1月3日,美军士兵在距汉城(现称首尔)10英里的山区雪地中行进。(摄影:James J. Jacquet)
1951年1月3日,汉城,巡逻兵
1951年1月8日,汉城。
1951年1月13日,原州,美军清剿行动
1951年1月20日,原州,迫击炮阵地
第四次战役:1951年1月25日至4月2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进行防御战役。志愿军连续取得三次战役胜利后,主力转入休整。“联合国军”发现志愿军补给困难、第一线兵力不足后,在1951年1月25日向志愿军发动攻势,志愿军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在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志愿军以一部兵力在西部战线顽强抗击敌军,同时集中6个军的兵力在东部战线的横城地区实施反击,但未能打破“联合国军”主要方向上的进攻。第二阶段,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掩护后续兵团到达,志愿军在全线转入运动防御,力图抗击和消耗“联合国军”。3月14日,中朝军队撤出汉城。4月21日,“联合国军”被扼制在“三八线”南北附近地区。第四次战役志愿军损失较大,但仍歼敌7.8万余人。
1951年1月23日,美骑1师简易浴池
1951年1月26日,陆战队与朝鲜游击队交火
1951年2月23日,砥平里,伤兵。
1951年2月16日,美军第24团一等兵爱德华·威尔森在前线战斗中腿部受伤等待撤退。(美国陆军一等兵Charles Fabiszak)
1951年2月25日,运送伤兵
1951年3月,美国总统代表弗兰克·劳少将在前线视察(摄影:Vance Jobe)。
1951年3月7日,汉江,欢迎美军的韩国儿童
1951年3月7日,横城,陆战队伤兵
1951年3月12日,35度线,25师士兵与宠物狗共进午餐
1951年3月21日,第九军军长穆尔少将的棺材
1951年3月23日,美军伞兵空降试图切断敌方撤退道路。(摄影:P. T. Turner)
1951年3月24日,汉城,坦克拉吉普
1951年4月3日,一名受伤的美军士兵被担架抬到直升机上,准备运往后方的战时医院接受治疗。
第五次战役:本次战役自1951年4月22日发起,6月10日前后结束,历时50天。志愿军和人民军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附近地区打退到汉江南岸地区,但又被“联合国军” 推回到三八线南北地区。至6月10日,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志愿军和人民军共歼灭 “联合国军”8.2万余人,自身作战减员8.5万余人。
1951年4月22日,1951年4月22日,两名美军第24团士兵搀扶受伤的同伴撤离。(摄影:Tom Nebbia)
1951年4月28日,美军用香烟套取朝鲜老汉的情报。
1951年5月1日,汉城,美国坦克兵对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进行第一时间的帮助。摄影Charles Fabiszak
1951年5月2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遇敌军攻击藏身坦克之后。(摄影:John Babyak)
1951年5月23日,受伤的美军士兵通过直升机转移到离战场最近的战时医院进行救治。摄影McMasters
1951年6月9日,美国劳军团在朝鲜慰问演出时的场景。摄影McKinney
1951年6月9日,美军炮兵与我方交战。(Peterson)
1951年6月14日,夜间行驶中的美军。
1951年6月19日,美军牧师在前线为士兵举行祈祷仪式。摄影Nelse Einwaechter
1951年6月21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第1营少尉约翰·霍普金斯带领大家唱美国国歌。(摄影:Valle)
1951年6月24日,西部战线,娱乐的坦克兵
1951年6月24日,哀悼阵亡美军士兵
第二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51年6月—1953年7月27日)
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提出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主张交战双方谈判停火和休战,把军队撤离“三八线”,战争双方均表示同意举行停战谈判。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成举行。但是,美帝国主义采取拖延和破坏的政策,并企图以“军事压力”配合谈判,达到其不合理的要求。我方针锋相对,以打促谈,打谈结合,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从此,朝鲜战争形成了一个长期的边打边谈,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斗争局面。
在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
其特点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对自己更有利的地位。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自此开始了双方长达两年多的边打边谈的局面。
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攻占了韩国首都汉城,把战线伸展到“三七线”,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最后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6月25日,一名美军士兵搬运啤酒。摄影William Goodman
1951年8月14日,美军运送医疗设备和人员到前方成立医疗小组。摄影Charles Abrahamson
1951年8月17日,一名受重伤的美军士兵正在接受手术。摄影Dimiitri Boria
1951年9月15日,扑克。
1951年9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支援南朝鲜军队。(摄影:T. G. Donegan)
1951年9月2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在摧毁一个狙击手埋伏点之后暂时休息。摄影 美国海军陆战队Frank W. Sewell中士。
1951年11月15日,美军第5期兵团一等兵德怀特在前线写家信。摄影 ames L. Chancellor。
1951年12月1日,一名受伤的美军士兵在救助站喝水,几名美军士兵在对他进行救助。摄影Robert Kiser。
1951年12月14日,美军第19团士兵在江原道锦城举着写有新年祝福的牌子祝福国内的亲属。摄影 Mervyn Lew。
1952年1月10日,美军坦克向对我方阵地开炮。(摄影:Harry M. Schultz)
1952年3月7日,仁川港,联合国燃料倾倒场。(摄影:Dimitri Boria)
1952年3月10日,临津江“自由之桥”被炸毁。(摄影:Dimitri Boria)
1952年3月21日,陆战1师的复活节
1952年3月30日,防弹衣救了他一命
1952年8月4日,一名受伤的美军士兵正在接受手术,手术地点距离前线仅仅20英里。摄影Feldman
1952年9月25,抢救伤兵输血。
1952年8月10日,美军第27步兵团士兵在距敌方40码的掩体中。(美国陆军)
1952年8月12日,美国一个戏剧团到朝鲜战场劳军。摄影John Scoblic
1952年11月22日,分配新靴子的第三师士兵。
1952年11月,美国海军舰载机执行轰炸朝鲜桥梁任务。(美国海军)
1953年1月9日,美军士兵进入运兵船为登陆做准备。(美国陆军)
1953年4月15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1团发动夜袭。(摄影:Eugene C. Knauft)
1953年8月3日,治疗的伤兵弗兰克芮默,他在停战前15分钟受伤
停战协定签字
朝鲜战争交战双方最后将阵线稳固在“三八线”上,迫使“联合国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1953年7月27日,在《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上签字,确定“三八线”为临时军事分解线。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军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而告结束。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板门店谈判会场,彭德怀总司令隆重出席步入会场。
中朝代表进入会场
美军谈判代表进入会场
签字大厅
会谈进行中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
在中美朝鲜战争停战协议上,彭德怀司令员签字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谈判现场,图为中美两军代表
朝鲜战争谈判现场,中美两军代表签字。
历时三年零三十三天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仪式花了10分钟。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000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美国三军大规模卷入了侵朝战争,它动用了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保持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