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话语权,简单讲来,是一种影响社会发展方向、民众判断和选择方向的权力。反思苏共败亡的教训,苏共对意识形态阵地的放弃、话语权的丧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70多年间,苏共由赢得民心、构筑阵地到自我陶醉、固步自封、再到自我怀疑、迷失方向,最终自我否定、主动缴械投降、失去灵魂,直至土崩瓦解。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蒸蒸日上、苏共勇往直前

  1923年3月,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中指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和党性,因此,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不妥协的进攻性斗争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确保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全面传播,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政权在文化、科学、出版和教育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查封了攻击苏维埃政权的资产阶级报纸,成立了一些传播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培养意识形态干部的科研和教学机构。

  二战之前,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国外敌对势力始终保持着思想高压,在思想教育领域,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思潮占领了文化阵地。苏联人民相信社会公正,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面对二战前敌对势力的包围圈,思想理论上可谓是“铁板一块”,坚不可摧。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二、冷战开始后——西方“水滴石穿”与“和平演变”

  二战以后,硝烟未尽,冷战开始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积极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大力准备心理战。美国中央情报局一马当先,声称要“调动一切手段,包括精神手段,摧毁敌人意志”。他们广泛招募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宣传、互访、侦察、谍报等手段,进行大规模的心理战:通过援助,支持持不同政见者;利用民族主义矛盾,煽动社会不满情绪;散布政治谣言,丑化领导人的形象,制造对苏联制度仇恨,培养对西方的向往。

  1948年8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了20/1号指令——《美国对俄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这项指令揭开了一场本质为新型战争的序幕,信息成了武器,作战的目的是操纵和改变苏联的社会意识。战争的任务在于使苏联社会形成对周围世界虚假的认识,以利于进一步操纵并控制该国居民及其管理精英。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杜勒斯——“和平演变”战略的始作俑者

  应当说,面对西方日益强烈的心理战,在战前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苏联组织了有效的反击。在军队系统,伏龙芝将政治工作视为“补充武器”。在军队总政治局下设进行心理战的机构和政治宣传委员会。贝利亚领导的安全情报部在对外侦察和反宣传方面也卓有成效。日丹诺夫在领导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思想方面,组织了宣传工作,有力整合了国内宣传机构,统一了思想,集中精神,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大量精力,也为后来的意识形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西方智库的政治使命

  美国当局认为,意识形态领域是与苏联进行战争的重要战场。为此而兴起的美国苏联学起到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国先后成立了一些以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所,一些大学开设苏联东欧历史和政治专业的课程,美国外交政策的“智库”也将关注的重点转到苏联和华沙条约。这些科研机构的研究活动形成了美国社会科学的一个特殊领域——“苏联学”,在西方也被称为“克里姆林宫学”。

  与其它社会科学学科明显不同的是,美国苏联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无论是思想理论基础,还是研究对象和功能,均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总体说来,美国苏联学与美国政治紧密联系,在两种制度和两种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了以下三种主要功能:其一,在美苏对抗,两种制度的斗争中提供思想理论支持;其二,直接为美国对苏外交政策服务;其三,配合情报部门的反苏工作。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四、击垮超级大国:里应外合,寻找“民族、宗教”等突破口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和西方的政策制订者和谋士们认为,思想战、信息战、心理战是美苏较量的有力武器。而欲取得效果,进而达到取胜的目的,必须“里应外合”。

  因此,西方专家非常关注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流派,并努力与之建立对话的渠道。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十分希望苏联社会出现一种“内部力量”,使这个国家朝着有利于西方的方向“改革”。

  布热津斯基曾提醒人们注意多关注苏联的民族问题,认为民族主义在20世纪是强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克里姆林宫在非俄罗斯族群日益增强的民族自觉意识的压力下做出让步,那么通向和平演变的大门就打开了。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为此,西方专家提出,必须破坏苏共对大众传媒的全面控制体系,在苏联提倡公开的政治竞争,保障选举的自由。共产主义的光环一旦褪色,它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

  俄罗斯学者谢·卡拉-穆尔扎在《论意识操纵》一书中指出,苏联在冷战中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上、经济上的原因,不如说是思想上的原因。作者认为,正是由于西方对苏联社会的“文化核心”进行“分子入侵”,先是制造怀疑情绪,然后逐步否定社会制度的合法性,最后直至解体。他认为,这一过程至少在60年代就开始了。产生这种情况,有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苏共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利西齐金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一书中提出,苏联作为一个堪与美国匹敌的世界超级大国,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失败了,这是信息心理战的结果。信息心理战在内外力量的协同配合下,使苏联人民接受了假象,坠入空想,采取了大规模自我毁灭的行动,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

    (原发于2018-09-03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