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卫兴华们”的悲哀!——简评《我国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根源》

  最近不少网站刊载了卫兴华的《我国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根源》(以下简称《文章》)文章,暴露了“卫兴华们”(指和卫兴华持类似观点的人)的悲哀:

  一,“卫兴华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几十年实践的结果,不仅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反而出现了两极分化。《文章》说:“一方面是拥有几亿、几十亿、几百亿的富翁阶层,另一方面存在着所占财富只能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甚至是‘家徒四壁’的困难群体。从增量收入来看,大款大腕们一年收入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亿元以上,而广大弱势群体年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甚至更低,相差百倍、千倍、万倍。”

  二,“卫兴华们”设想的“两手都要硬”,结果是出现了“抓发展生产力一手硬、抓共同富裕一手软的格局”;

  他们的设想是:“按邓小平理论、我国宪法以及中央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坚持和发展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搞全面私有化。富人可以继续富,但穷人不要继续穷。富人应回报社会,尽些社会责任。除多交税外,还应有善举,关心和扶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和仇富情绪。私有制经济可以继续发展,但不应妖魔化国有经济,搞‘国退民进’,排斥国有经济的发展。要把国有经济搞好搞活,做大做优做强,有效发挥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增加全民的利益,以永葆社会主义的江山不会变色。”但是,现实是私有资本经济的大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他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已达28家。”(引自《经济学理论家晏智杰批周新城私有制言论:苍白无力根本不懂马克思》)更不说当前的国有经济也不是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了,实际上我国已经实现了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复辟。

  为什么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与“卫兴华们”的主观意愿完全相反呢?这是因为“卫兴华们”没有真正学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第一个伟大的发现,就是经济发展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会按照长官的意志发展。他们闭门设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没有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几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设想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毛主席指出:“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 第96页)“卫兴华们”极力反对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论断,主张建立没有阶级斗争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证明,不发展公有制的经济,必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不存在没有两条道路斗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不可能存在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自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生产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爆发经济危机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隔着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征。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脆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列宁选集》第四卷 第84页)过渡时期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再一次证明,毛泽东、列宁有关过渡时期论断的科学性;证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规律;证明了“卫兴华们”历史唯心主义的破产,历史发展给“卫兴华们”带来的只能是“悲哀”!

  希望“卫兴华们”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彻底批判历史唯心主义,重新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主义,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由于《我国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根源》一文很长,需要批判的观点很多,而当前我国理论界唯心主义盛行,为了读者阅读方便,这里只做一个有关哲学方面的简评。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