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阶级斗争是学列宁的。”
(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三卷,第35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二、习近平总书记是高举列宁主义旗帜的典范
“《国家与革命》,在集中阐发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学说。《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批判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左’倾思潮,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评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哲学思潮,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革命实践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粮食税》是关于新经济政策的重要著作。苏维埃俄国取得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的胜利以后,面对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为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提高广大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果断做出停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开始肯定和重视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市场机制。《论我国革命》,总结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驳斥了孟什维克和第二国际代表人物借口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来否定俄国革命的论调,论证了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俄国的革命道路不同于欧洲,东方各国的革命道路又将不同于俄国,共产党人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探索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列宁的著作时说过,列宁的著作好读可以跟读者交心,其中讲的各个时期的情况有许多跟中国的情况相似,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习近平党校十九讲》,第258—259页,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阐发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比如关于客观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关于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及其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的原理;关于阶级、阶级斗争、阶级分析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和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原理;关于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和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原理;关于工人阶级政党学说和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原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的原理等等。”
(《习近平党校十九讲》,第265页,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立场,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抨击,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刻剖析和批判,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进行了科学论证和阐述。”
(《习近平党校十九讲》,第266页,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
“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见《求是》杂志,2013年,第一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这几部书,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要文献要经常学习。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地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第6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大家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21页)
“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2至11页)
“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大国崩溃或者衰败,其中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中央权威丧失、国家无法集中统一。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和马尔托夫针对党的组织问题产生了意见分歧。马尔托夫主张实行‘自治制’,认为党员可以不参加党的组织,这实际上是想建立一个‘党员俱乐部’。列宁则主张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并按照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建党。对此,孟什维克攻击列宁是实行‘专制主义’作风。1904年,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指出,组织上的机会主义‘就是力图削弱知识分子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削弱中央机关的影响,加强党内最不坚定分子的自治’。列宁认为,党应该具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只有按照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党才是一个‘真正钢铁般的组织’。无产阶级之所以不可战胜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1920年,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实现无条件的集中和极严格的纪律,是战胜资产阶级的基本条件之一’。”
(见《求是》杂志,2019年,第19期,第10页)
“列宁深刻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选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能取得统治地位。’正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俄国才战胜各种错误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放弃了集中统一领导原则,实行所谓的各级党组织自治,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致使这个大党老党轰然倒塌。”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第13页,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三、坚持斯大林对列宁主义的定义
斯大林是列宁的亲密战友和忠诚的学生,他在列宁逝世以后面临社会主义国家初创、帝国主义列强环伺、国内建设百废待兴的严酷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列宁主义的精髓。
第一,斯大林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二,斯大林创造性地提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富有卓有成效的成果。 第四,斯大林晚年的许多理论探讨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
“列宁是人类‘下层’普通群众的新式领袖。” (斯大林《论列宁》,第20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2年版)
“列宁的名字成为被剥削的劳动群众最爱慕的名字。” (斯大林《论列宁》,第14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2年版)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1)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2)无产阶级专政只有通过作为无产阶级专政指导力量的党才能实现。 (3)无产阶级专政只能由一个党由共产党来领导才能成为完全的专政,共产党不和而且不应该和其他政党分享领导。 (4)如果党内没有铁的纪律,无产阶级所担负的镇压剥削者以及把阶级社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够实现。 (详见斯大林《论列宁》,第31-36页,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2年版)
“讲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是不是过时了?我看,没有过时。 列宁写这篇著作的时候,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战争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基本矛盾,却引起了无产阶级的革命。 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过去主要是‘武’的,后来‘文’、‘武’并用,现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 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 (《陈云文选》第三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版)
“首先,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他怎样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他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第三,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中国革命的发展是同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 第四,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第五,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 第六,我们要从列宁的著作中学习党的建设的理论。 最后,我们要从列宁著作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详见《胡乔木文集》第二卷,第669-67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版)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切敌人首先集中力量来反对列宁关于党的理论,我们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也深知,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胜利的源泉和保障,我们要不断加强我们的党,也就要努力学习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前曾经经历过巨大的困难时期,现在又面临新的巨大困难时期。资产阶级政客正在大声叫嚷:马克思主义已经灭亡了,社会主义已经死亡了。让他们叫嚷去吧!让他们在梦想中去追寻胜利和寻求安慰吧!在我们这个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正在努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正在更加高举列宁主义的旗帜,我们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事业一天比一天昌盛,我们的行动就是对资产阶级政客们的响亮回答。” (《胡乔木文集》第二卷,第67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五、不能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革命导师与经典著作
“列宁的这一著作制定出了文学的党性这一重大原则。”
送来的材料(注:指10月29日某某局送的《列宁讲党的文学和无党性的文学家》是什么含义),某某同志已看过,认为很好,这个问题目前思想混乱,建议编译局写一个东西,公开发表,并提出以下意见: 一、“党的文学”的提法是不能成立的,正如“党的农业”、“党的工业”、“党的自然科学”等等不能成立一样,只能说“党的农业政策”、“党的农村工作”、“党的工业政策、工作”。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用党和非党来划分; 二、关于“党性”也讲的很糊涂,讲得比较乱,“党性”实际上就是“倾向性”,对是非要有一种观点。“非党文学家”的提法要改,“非党性”也不要,只能讲“无倾向性文学”。 总之,理论上造成了很多的混乱,有必要说清楚。 至于发表的办法,为了避免造成突然的感觉,可与《人民日报》具体商量,先发表读者来信,然后由某某局公开答复,在报纸上发表。
“翻译界有一个规矩从外文译成中文以后还能够将翻译的文字译回到本国的文字,我们现在这样译成‘党的书刊’就不能译回俄文了。”
“这次开会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工作的关系,求得文艺革命的正确发展,求得文艺革命对其他革命文艺的更好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的解放任务。”
“列宁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文学党性问题的提出,肯定文学应该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应该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在新时期面前》,第3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
“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阐发,对文学党性原则的确立。” (见《文学的沉思》,第1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大大发展了《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的见解,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属于人民的思想。” (见该书第169页)
“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成追逐利润的‘摇钱树’,当做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大批‘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搞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特意着重指出:“要准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这就是生动地运用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这篇经典著作的党性原则的观点、思想,贯彻党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典范。
【1970年代解放军与工人参与写作的列宁著作通俗读本,胡澄藏书】
“只要我们抓什么,他们就找什么的茬,只要我们出正调,他们必然唱反调。对于这些言论,我们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上他们的当,不被负面舆论牵着鼻子走。不要想让他们美言,也不稀罕他们说好话。这个问题要掌握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第341-34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