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打算出一本书,书名叫《国企改革再评论》。把十年间公开发表的国企改革评论文章集合呈现,再以现在的观点与视角,对旧文所涉题材逐一进行二次评论。也许是因为批评味太浓,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单。在此连载,给听得见、听得进批评意见的人,留下值得深思的话题。
高度警惕即将来临的国企上市潮 (南方日报 2011.6.28) 有谁知道即将上市的国企总盘子有多大? 从国家和各省市的国资委“十二五”规划中,上市,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欲望,甚至是唯一有具体时间表和量化指标的工作指向。国务院国资委已经确立了央企以整体上市为主的工作思路,地方国资委则摆出一副茅塞顿开、知耻后勇、只争朝夕、当仁不让的态势。可以预见的是,一个大规模的国企上市潮即将来临。 此前的国企上市是以分拆上市为主。即把不良资产剥离留给集团公司,将优良资产包装成一个“干干净净”的股份公司,然后通过貌似严格的证监会审核,实现公司上市的目的。上市以后,再通过证券市场不断地进行融资,在“做大”上市公司的同时,有意无意地让集团公司挪用和挤占资金,两厢皆大欢喜。如今,国资委提出要以整体上市为主,就是要将原先背负在集团公司身上的不良资产“消化掉”,然后要么整体改制一次性整体上市,要么由已经上市的子公司利用在证券市场上融到的资金反过来收购集团公司,使整个集团公司成为不带母公司、不带续存企业、“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 国企改革在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突破口突然发力,让人疑窦丛生。而这一拨风急浪高的国企上市潮,将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想必未经决策层深思熟虑。 其一,即将上市的国企是否都符合上市条件? 提出这样的疑问似乎很不礼貌。但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证明本人的疑问并非多余。不管是企业经营状况,还是公司治理水平,国企一直就是证券市场上的政策宠儿和“插班生”。毫无悬念,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属性,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的主体功能,在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如果哪一位业内人士愿意做一个统计的话,试着将所有上市国企的前后发展状况还原出来,看有多少被ST甚至退市处理了,有多少只融资不分红的“铁公鸡”,有多少被其他资本收购借壳重组掉了。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一定会让很多人脸上无光,但是却可以让我们在即将来临的国企上市潮前,保持一份清醒和冷静。 其二,上市是不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必须条件? 在国企改革掌舵者看来,国企上市成为“借资本市场的机制”来“对企业实行规范”的有效手段。而且,企业的治理水平,还和所依托的资本市场直接相关。所以,像中石油、中移动这样的优质资产都拿到海外上市了。让境外资本市场的规范来“规范”国企行为,因而不能再做假账了,运作比较规范了。这让笔者想起小时候加入红小兵(也就是现在的少先队)的趣事。老师说“你首先要表现好才有资格加入红小兵”,本人辩称“你让我加入了红小兵我就会表现好”。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下足功夫,转而冀望证券市场的外部力量来促使自身建设,那么,它也许根本就不再具有改进的动力。当证券市场上这样的宠儿和“插班生”成为主体时,市场的监管力量也必将弱化并妥协,最终可能葬送掉整个市场机制。 其三,大规模的国企上市潮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据非正式统计,沪深两市的上市央企有300多家,所控制的资产总规模占比超过50%。如果再算上各省市国资委控制的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国字号上市公司,就好比游泳池里的一条鲸鱼,它随便一个摆尾,都可以溅起巨大的水花,足以让池水水位上下巨幅波动。如今这条鲸鱼的体积还要加速发育膨胀,游泳池是否能够承载又一次成为问题。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容量和质量的风险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论不休的话题,同时也是每一位股民都参与竞猜的全民游戏。每一次市场扩容,都会引发“空军司令”的咆哮和股民的恐慌,但似乎每一次都能涉险而过。于是,上得山多不怕虎,证监会的胆子也被磨练得贼大。对即将来临的国企上市潮,证券市场是否能够消化,笔者不是乐观派,监管者也未必是明白人。我们无力阻止决策。所能做的,就是在一波又一波的整体上市“朦胧利好”下快进快出,然后择机果断退出,集体围观一次像样的“雪崩”。这样的“雪崩”将不是一次抄底的良机,而是对长期无视市场规律行为的总清算。 不管是从公司质量、上市动机及后续表现,还是市场的节奏和容量来看,我们都对即将来临的国企上市潮心存忧戚。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因果相循。证券市场出现危机,实体经济无可幸免。为了实体经济而一味地给证券市场施压,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关于“雪崩”的预测被笔者不幸而言中的话,那么,最后压死中国经济这匹大骆驼的,那可不是什么一根稻草,而是一根结结实实的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