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老田 | 网民批评张文宏的进步意义所在:给精致利己主义者立规矩

综合挺张话语策略,可以看出维护精己人格“可以越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行事的话术,主要有二:要么一般性地强调政治上的言论自由(所谓“没有张文宏的声音就不算一个正常社会”),要么以张医生的专家身份强调其无条件的话语权。

 

1.webp (12).jpg

 

近期网络舆论场域中间,网民批评张文宏形成了一个舆论潮流,在这个舆论潮流中间,较为明晰和集中的特点是:批评张文宏各种跨专业的信口开河,针对其言论中间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伦理的部分,批评意见尤其集中。

 

在批评张文宏的反面,也有很多著名精英出面力挺张文宏,例如孙立平就说张文宏是专家,批评专家就需要扣上“反智主义”的大帽子,应该剥夺发言权。

 

其实,孙立平教授这个反批评,才是真正的反智主义,虽然孙教授写过“总体性精英”和“不分化资本”的文章,但孙教授尚未论证出“在一个领域是专家就在所有领域是专家”的结论,所以,就目前看来,孙教授自身及其拥趸,还无法就自身的“反智主义”特征,完成有效辩护。

 

在孙教授的短文中间,呈现出这样一个对照,人分两等:一等人是专家拥有无限话语权,另外一等人是庸众其话语权是有条件的,庸众要批评专家起码要做出研究成果才行,否则就必须闭嘴;如果继续追问一下,张文宏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对食品营养价值和文化传统发言,有没有“专业研究结论”作为基础呢?似乎,孙教授忽然忘记追问了。对于普通人而言,双标往往被视为虚伪,或者一边倒地站队,孙教授除了给自己扣上了这个不好嫌疑之外,也还存在着别的常识缺陷。

 

似乎,孙教授竟然不知道——今日医学院里,临床与预防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张医生对于前一个专业(尤其是传染病治疗)进行过系统学习和长期实践所以是专家,但对于后一个专业则属于圈外人士。

 

这样一来,孙教授的貌似专家的权威言论,就恰好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临床专家并不是预防专家——这可是个初中生的逻辑问题,孙教授竟然忽视了。当然,这不是说清华名教授连初中生也不如,更不是说孙教授不如初中生就要剥夺发言权,而是说孙教授发言之时,就不自觉地站队在先,双标不说,还得牺牲掉初中生的逻辑知识,要不然孙教授就很难进行挺张发言和定论——指责庸众不专业要剥夺发言权了,这么一对照,作为清华的名教授,这次表现可是很透着点“卖脸皮”的味道。

 

张文宏是一个职业医生,也属于治理传染病领域的资深专家,这个毫无疑问。但是,张文宏在传统文化、食品营养和卫生防疫政策方面的发言,大多与其专业素养无关,在这些方面,孙教授如果愿意低头看现实的话,张医生其实也只算庸众一枚——至少张文宏医生本人和清华的孙教授,都没有列举出张医生对此有多少专业性研究基础或者专家特色。

 

换言之,孙教授认为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专家张文宏,可以在一切专业领域都可以拥有超越庸众的话语权份额,才是需要认真讨论的话题。

 

当然,如果孙教授自己明确主张:人分两等,有且只有上等人才配拥有无条件的发言权,那个倒是有点专业性——毕竟现实社会中间阶级分层与话语权分配正相关,这个真的不脱离社会学名教授的专业素养。看起来,孙教授还不想说得这么露骨:硬要以张医生的专家身份给跨专业的话语权授权,并以此为据去否定庸众的话语权,遮遮掩掩下俩,不仅文章逻辑很有点扯了,还相当的不专业。

 

孙教授自己假装无知是可以的,但如果由此还试图裹挟舆论和欺骗自己的粉丝,这个就有点不负责任了(不说无耻),最起码是一种“牛算马力机械化”的非专业说法了,说一句孙教授自己才算是标准的“反智主义”也不为过。

 

看看孙教授公号后面的大批跟帖和点赞,不得不说,孙教授对粉丝群中间的反智主义扩张是负有责任的。如果从经济合同法“等价有偿”原则追问的话,孙教授还存在着贩卖劣质意见产品,欺骗消费者和骗钱的问题;当然,孙教授的劣质意见产品买家与他本人的市场关系,还没有违背私法中间的“意思自治”原则。

 

1.png

孙立平发布在自己公号上面的劣质意见产品及其欺骗所得的粉丝贡献。

 

撇开各路鼎力为张医生站台的精英不论,新冠疫情以来的网路舆论演化,在很大程度上,开始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层面,全面而系统地追问新时代知识精英们的表现,突出呈现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各项人格特征,这算是一件大好事。

 

不管这些精英们给自己涂上怎样的保护色,自居专家也好,以权威面目唬人也好,还是以政府代言人自居也好,都不能够免于被追问。四十年来,新一代知识精英们的自我表现足够多,虽然提出“精致利己主义者”概念的人想要把这个收回去,无奈广大网民把这个接过来之后,彻底发扬光大了。

 

正是在新冠疫情这样一个涉及到每个人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问题上,才激发了普通人对于事件过程与结果的高度关注,世界上怕就怕认真,网民一认真起来,精英们就吼不住了——他们皮袍小面的小——就大大滴暴露了。

 

去年疫情以降,不管是高大上的CDC机构的专家,还是病毒所的科学家们,都获得了“高光时刻”,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只能够说十分遗憾。

 

新冠疫情的严重性及其对全世界民众的威胁,大大提高了对相关课题的关注度和重要性,这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觉得获得了一个好机会发英文论文以提升自己的职业利益,而对于他们所担负的专家职责和社会责任,则十分对不起,要往后安排。结果,连西方的洋人都看不下去了——他们批评这批精己人格精英没有把防疫放在第一位,只是忙着发论文提升职业利益。

 

在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高福等人就跳出来摘桃子了,拒绝进行起码的专业性检讨和反思:在2020年年底CDC专家组制定的新冠确诊标准三条(发热、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核酸检测阳性),对于防疫实践起到的作用到底如何?是正面作用大还是相反?他们对于防疫政策的把控和干预,到底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是促退作用?至今看不到他们身上有哪怕一丝一毫的科学精神,看得见只有他们一如既往地忙着发论文(还是借新冠疫情的严重性关切去发英文论文)。

 

这批新时知识精英,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是古代的封建帝王一样想要“把天下之利尽归于己、把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不认为需要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更不认为需要考虑如何以专业素养服务于雇主和促进民生国计。

 

除了“论文报国”这个有助于职业利益扩张的方向——也算是那一拨精英最低限度的“妥协让步”吧——之外,他们对于人民健康和政府防疫政策效果,都自我解除了一切责任(不管高福的岗位职责,还是张文宏的跨专业言论),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人格,在任何一个大事件中间,都会变的更加难于遮掩,网民当然就此看的十分清楚。而张文宏的跨专业言论,不过体现了这个“精己人格”群体的平均水平和态度罢了。

 

就这样,在张文宏及其跨专业言论方面,形成了直接的对照:以孙教授为代表的精英们主张,张医生具有无条件的话语权,而网民则反过来算账:专家的专业素养一样要受到专业限制,同时专家也一样得遵守普通人所遵循的道德标准和学术规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对立,自称最重视专业标准和同行评审的饶毅,认为张文宏的抄袭情有可原,具有“豁免规则作用”的例外理由,但网民则不依不饶,非得把张文宏拉到普通人地位上进行“抄袭标准审查”。

 

由此看来,精致利己主义者人格的形成、 壮大其普遍化,不仅存在着各路践踏规则者,还存在着专门给越过底线行为开绿灯的维护力量(如饶毅所谓“对高等精英而言凡事都可以有例外和历史原因可讲的话术”)。

 

综合孙立平、饶毅等人的挺张话语策略,可以看出维护精己人格“可以越过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行事的话术,主要有二:要么一般性地强调政治上的言论自由(所谓“没有张文宏的声音就不算一个正常社会”),要么以张医生的专家身份强调其无条件的话语权。

 

网民的对照策略,因为无需遮掩和扭曲,就相对简单明白:任何人都应该尊重科学与专业分工,跨专业胡说是可耻的;任何人都应该尊重职业伦理和学术规则的底线,一切越过这些底线的败德行为必须给予追究——包括倒查二十年。

 

就这样,我们看到一个诡异的对照:精英们以专业和专家为口号,公开而直接地反对网民进行学术规则检查工作。很显然,网民的批评意见可能存在着专业性不够的问题,但是,只要对照那些圈内大佬们动不动就说“可以有例外”的实际状况,务实地看,学术界的规矩似乎就只能够从社会干预中间缓慢地生成了——可能的情况下还会受到圈内大佬们的延宕和阻扰。看起来,真正可能创造历史带来进步的力量,还真的只有人民大众。

 

各个学术圈子的腐朽和堕落,时有耳闻,由于专业性的高门槛和不透明,人们始终不知道文艺界那样的“屎尿体当红”逻辑,存在范围有多大。

 

有专业人士说过主流经济学界流行的,也不过是“是些”“镶着金边的屎尿体”罢了,在其他人文社科乃至于理工科领域是不是也流行各种形式的“屎尿体”呢,圈内人多数是不会说的,这恐怕只能够等待网民的进一步挖掘和发现了。

 

                                                     二〇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