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国也当有所不容
作者:吴铭(20211006)
有朋友传来一篇奇文,名曰《泱泱大国,为何容不下一个莫言》,点击达到20多万,算是一篇名文了。该文劈头就写道:“莫言在我国应该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2012年10月,他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毫无疑问,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国人的骄傲。”
作者马上感觉不平,“然而,莫言的文学作品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赞誉,甚至受到国内一批文学评论家的猛烈批评。”“这本没有囊括多少文学批评知识的书,展示的多是让人不安的人身攻击。”
接下来,文章作者介绍了莫言的成长及其文学成就。最后,作者动情地说,“文学批判,甚至只是闲暇时光里用以自娱的普通文学阅读,都需要我们持有一颗包容而平和的心态,静默而缓慢地品读、欣赏、理解作者在一字一句背后隐藏的思绪。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体会到文学世界的宽广,进而体悟到世界的多元。”
我并没有看到过作者所提到的那些“猛烈批评”莫言的文学评论家的书,不过,我对莫言的书,倒是看过一些,不是所有都看了,原因,因为看了引起呕吐、反感,怒不可遏!如同看到饭里有一粒粒老鼠屎,真的无法做到“持有一颗包容和平和的心态,静默而缓慢”地品读。
作者说,莫言在我国家喻户晓,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所以,“当之无愧是国人的骄傲”,这个观点,我无法理解,甚至和看莫言的小说一样让我反感。
国人以谁为骄傲,并不取决于这个人名气多大,得过外国或者中国的什么奖,而是取决于这个人是不是为人民做了伟大贡献!秦桧、李鸿章、汪精卫、蒋介石等,当代的著名作家汪芳、莫方等,都家喻户晓,但并非“当之无愧是国人的骄傲”,相反,他们当之无愧是一种耻辱,人人见而侧目。
至于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别的什么奖,也同样未必“当之无愧成为国人的骄傲”。达和尚、刘某波等人,也得过外国的诺奖,但他们是叛徒、走狗,国人皆曰可杀,当然更不是国人的什么当之无愧的骄傲。
国人为谁骄傲、唾弃谁,当然由国人自己决定,并不会也不可能以外国人的什么奖来决定。如果这种事也由外国人决定,那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什么泱泱大国,而是“殃殃大国”!
正因为国人的好恶由国人自己决定而不能由外国人庖代,所以,凭什么外国人给了莫言个诺贝奖,国人就只能为其“骄傲”,连批评都不可以?谁给了外国人这个特权?外国人凭什么就享受这个特权?不,外国人,不管是什么外国人、什么委员会,比如诺贝尔奖委员会,根本没有这个权利。它们的这个权利,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就完全废除了。
判断是非真假好坏美丑,先进还是落后,革命还是反动,这个评判权力,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决不能掌握在任何外国势力手中。中国人有句土话,“怕喇喇蛄子叫,还不种地了?”新中国成立时这些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又是封锁、又是嘲笑,从不掩饰自己的包藏祸心、幸灾乐祸。中国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主席说,“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主席说得对不对?事实证明完全正确。要是当初听信外国什么大人物、什么委员会的话,中国没有今天的成就。倒是有那么几个国家,很喜欢“国际社会”的指导和表扬,结果,大倒其霉!我指的是印度等一些国家,前苏联也算一个。
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那就必须置各种喇喇蛄叫于不顾不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愚公移山、埋头若干,并指出各种各样的喇喇蛄叫声的居心险恶、动机不良。
几十位文艺批评家对“家喻户晓”、“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些人认为“当之无愧是国人骄傲”的作家莫言的批评,就是指出其险恶居心。
这些批评者有没有“持有一颗缓慢而平和的心态”,去品读莫言的书?我看没有。以我读莫言小说差一点呕吐、愤怒到极点的经验看,如果不是头脑有些毛病的人,是不会“持有一颗缓慢而平和的心态,去品读”莫言的小说的。虽然我做不到,但是,做为文艺评论家,为了评论,强压自己的愤怒、反感,把莫言的垃圾小说读一遍,我想这个罪,这些评论家还是承受过的。
我不知道这位作者凭什么要求读者必须“持有一颗缓慢而平和的心态”,去品读一位作家的小说。按说,一部小说,不管作者是谁,别人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读,读出什么感觉,取决于读者自己的感情取向,也取决于小说的感情取向,“话不投机半句多”嘛。强迫读者用某种心态读书,这有些强人所难。
要问我,“泱泱大国,为何容不下一个莫言?”我不妨打个比方,以简要作答。
一个集体,无论多大多强,都不可能容得下一个叛徒!
一个家庭,无论多强多大,都不可能容得下一个逆子!
一锅靓汤,无论多香多美,都容不下一粒老鼠屎!
那怕这个叛徒、逆子、老鼠屎得过诺贝奖,也不行,甚至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