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新华社发表了“重磅文章”《十问中国经济》(以下称《重磅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看了以后有一系列疑问,现在提出来请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解答。
一、文章强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重磅文章》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吗?“信心”是一种主观意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会按照长官意志发展。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是不是要说人们的意志比客观事实、规律更重要?是不是否定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产阶级政治家、学者们都曾信誓旦旦地说有信心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凯恩斯主义曾经红遍资本主义世界,但是,经济危机仍然周期性爆发,最近一次是2008年爆发的债务危机。“信心”真的“比黄金更珍贵”吗?资产阶级政客、学者的“信心”,怎么就没有能够阻挡住经济危机的爆发呢?
类似“信心比黄金更珍贵”的话,在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时就有人说过,历史事实证明信心还是没有阻挡住经济危机的爆发。当时我就写了《一句名言的破产》的文章,批判了这种错误观点。历史事实证明,经济发展存在着不以长官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的“信心”只能建立在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上,否则必将被客观规律撞得粉碎。
二、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
《重磅文章》说:“经济長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一段时间国内生产总值以两位数的增长,经济发展较快,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结果。但是,从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增长速度一直下滑,从两位数增长下降到保8、保7,以至2019年下降到6%。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2.3%。这种局面还是在央行大量发行纸币,中央政府大量发行债券,地方政府不断卖地,广大群众债务累累的情况下出现的。从2008年至今已经十几年,增长速度一直下滑,“经济長期向好的大势不会改变”的结论,是根据什么事实得出来的?符合实际吗?
三、扩内需这盘棋该如何下?
《重磅文章》还提出:“扩内需这盘棋该如何下?”回答是:“我国扩内需依然后劲充足:14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政策扎实有力,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无限。”
我国存在着14亿人口,这是一段时期的事实,既然“市场潜力巨大”,为什么还要下“扩内需”这盘棋?为什么经济增长一会儿两位数,一会儿又出现增速下滑?
自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有关方面就一直提出扩大内需。十几年过去了,虽然大量发行纸币,债务越积越多,地方政府卖的土地不少,内需仍然不足,关键是实行了雇佣劳动经济制度。
实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消费品价值,因此,工人群众始终处于贫困状态。我国至今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就是实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短短的几十年就“培育”出一些亿万富豪,名列世界富豪榜。这种经济制度必然出现“内需不足”,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是“内需不足”的集中表现。这和毛泽东时期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总是不够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我国有14亿人口,但是,大量群众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扩内需”这盘棋不可能有人“下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只有根本改变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重新回归毛泽东时期的发展公有制的道路才能改变。
四、《重磅文章》说:“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
这段话说了已经有几十年了,先富带了“后富”吗?“帮后富”了吗?没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名列世界富豪榜的富豪,而另一方面还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贫富差距达到惊人的程度。富豪们不仅没有帮这些人,马云还说什么:“996是这些人修来的福报”等等。可见,“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空想,是不能充饥的“画饼”!
以上只提出几个问题,目的是说明《重磅文章》宣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历史唯心主义。
《重磅文章》最后说:“观察中国经济,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方能在短期波动中认清大势”。文章完全不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中国经济,没有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有“全面辩证”的眼光吗?不能!《重磅文章》只讲人们的主观意愿,只讲政策,完全不讲事实,不分析经济发展的客观性质和发展规律,宣传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因此,我对新华社的这篇文章提出质疑。希望新华社能够发表一些分析经济事实以及发展规律的“重磅文章”,而不说、少说一些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可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广大劳动群众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