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顾凌英|学习:郝贵生教授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7讲的体会(下)

学习:郝贵生教授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7讲的体会(下)

顾凌英

 

  五、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贡献有三点,即:一,阶级与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的关系。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和无阶级的过渡。

  这三点就是马克思提出“消灭阶级”的“理论和实践”。下面郝老师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第一、阶级和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的关系

  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历史范畴。

  阶级不是人类历史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有的,而且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社会生产力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社会(阶段)之后即将进入消灭阶级之后的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之间的过渡阶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完成了第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化过程。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下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2、阶级的实质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劳动的占有。阶级斗争的实质是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阶级就是在生产活动中,由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分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他们之间的对立斗争就是阶级斗争。

  3、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4、阶级斗争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就是阶级斗争。即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先进阶级与落后阶级之间的斗争。

  5、阶级斗争的形式: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政治斗争。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

  6、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斗争中。首先俄国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于20世纪初1917年胜利的夺取了国家政权,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面积就有2240万平方公里。

  这一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革命理论掌握了群众,就会变成改造世界伟大的物质力量。人类也从此开辟了自己历史的新纪元。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示范和鼓舞下,世界革命风起云涌。19世纪中叶,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正在寻找自己的出路。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如饥似渴地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建立起了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在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仅学会了阶级斗争,而且把马克思阶级斗争的理论运用得出神入化,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许多奇迹;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横扫千军如卷席,倒海翻江卷巨澜;只用了28年中国人民就改换了自己的天地。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理论如果被无产阶级真正学懂弄通,运用自如,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可以:一天等于20年的!

  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物。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就是资产阶级占有工厂、原料、雇佣劳动者。这两个阶级就是:一、大资本家阶级,他们在所有文明国家里现在已经几乎独占了一切生活资料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和工具(机器、工厂)。这就是资产者阶级或资产阶级。二、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个阶级叫作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

  2、无产阶级的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必然导致其起来反抗斗争。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者人数愈多,他们这一革命阶级的力量也就愈大,社会主义的实现也就愈是接近,愈有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革命斗争中,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的都不会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因此这些国家无产阶级的人数都不多。苏联和中国,尤其是中国,民主革命成功的时候,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的20%,80%是农业。因此中国革命的胜利,依靠的主要革命力量,是农村的贫下中农和雇农。军队也主要是由贫下中农、雇农建立的革命武装所改造成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

  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证明即使是贫苦的农民,经过革命的集体军事共产主义的训练和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工作,他们同样可以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纪律严明的、英勇顽强的革命战士和革命军队,夺取革命的彻底、最后胜利。

  正因有着这样的基础,中国解放之后,中国广大的农村治安完全由农民组成的民兵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战争年代延续下来的民兵武装,成为社会主义农村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农村的集体化,发展得特别顺利;改革以来全国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抵制资产阶级私有化的最革命的力量也在农村,都是与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特殊地位分不开的。

  3、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内容不单纯是进行经济利益的斗争,而必然发展到政治斗争。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从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专政,转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和对大多数人的民主。

  无产阶级从社会的奴隶,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对无产阶级来说,完全是新生事物,是完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

  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所建立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上大多出现了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袖完全是依靠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阶级社会。但是它已经剥夺了资产阶级的资产,消灭了阶级剥削。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方面已经被剥夺了主导权。但是他们人还在被改造的阶段,改造和反改造,就是这个阶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中国突出地表现在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的过程中。

  人们没有发现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特点,仍然表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政权问题上的争夺。这方面的斗争是特别集中和尖锐的。却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并没有引起各国共产党的重视,包括中国共产党。甘祖昌将军的解甲归田当农民,受到称赞;百万抗美援朝英勇战士,1958年农垦戍边;毛主席的主动提出退居二线;......。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当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尖锐和艰巨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直到1956年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公开做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苏联出了修正主义。这个问题才引起了毛主席的充分重视。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大变局的大形势下。中国党内的阶级斗争也不可能违反这个客观规律。毛主席在他的晚年,一直在坚持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道路,但是还没有完成这个心愿,他就离开了我们。如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最后战胜资产阶级,彻底消灭阶级,过渡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因此而复辟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反复。

  4、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实践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由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

  这次历史的大反复使我们认识到,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熟练运用是革命成败的关键。看来只有革命领袖掌握革命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广大的革命群众,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和运用革命的科学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才能从自在阶段发展到自为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才可能早日到来。

  第三、这个专政是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是彻底废除国家,而是建立新型的国家,“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和路。忽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共产主义就只是空想,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要剥夺剥夺者,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发展生产力。

  《宣言》中说,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这一点我们现在要做到,似乎还是很困难的,连写在宪法上的两个“主体”,都难以落实。放弃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又怎么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呢?!

  3、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

  马克思为什么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阶段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个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幼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列宁还说,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剥削者阶级,即地主和资本家阶级,还没有消失,也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剥削者已被击溃,可是还没有被消灭。他们还有国际的基础,即国际资本,他们是国际资本的一个分支。他们还部分地保留着某些生产资料,还有金钱,还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正是由于他们遭到失败,他们反抗的劲头增长了千百倍。管理国家、军事和经济的“艺术”,使他们具有很大很大的优势,所以他们的作用比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要大得多。被推翻了的剥削者反对胜利了的被剥削者的先锋队,即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变得无比残酷了。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阶级对更强大的敌人,对资产阶级进行的最奋勇和最无情的战争。资产阶级的反抗,由于资产阶级被推翻(哪怕是在一个国家内)而凶猛十倍;资产阶级的强大不仅在于国际资本的力量,在于它的各种国际联系牢固有力,而且还在于习惯的力量,小生产的力量。这是因为世界上可惜还有很多很多小生产,而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由于这一切原因,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不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拼命的、殊死的战争,不进行需要坚持不懈、纪律严明、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和意志统一的战争,便不能战胜资产阶级(135页)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夺取政权之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毛主席七届二中全会就讲,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之后,不拿枪的敌人任然存在,依然存在糖衣炮弹。

  以上革命导师的教导都说明了,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非常尖锐和激烈的。否任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实践上苏联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因放弃无产阶级专政而被颠覆,红旗落地,资本主义复辟,给我们以很深刻的教训。

  经过44年的改革开放,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反复,我们对此也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但是要认真做到无产阶级专政的这一切要求,还要依靠全党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新学习和运用,衷心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4、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共产党人、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阶级及其经济基础私有制。

  私有制消灭了,阶级也就消灭了,个人隶属于阶级的现象也消灭了。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也就消亡了,“虚假的共同体”也就必然为社会所有成员利益、命运根本一致的“真正的共同体”所代替。“个人隶属于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马克思恩格斯还说,“对我们说来,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只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对立,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列宁说,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在理论上是毫无疑义的。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兼有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或特性。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换句话说,就是已被打败但还未被消灭的资本主义和已经诞生但还非常幼弱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

  实际上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这个历史阶段。如果继续放弃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5、共产党人要实现两个决裂,批判和清除剥削阶级意识形态,自觉改造世界观。

  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不仅要同旧的私有制决裂,还要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第293页)。实际是就是要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世界观的改造,这方面更加薄弱,很多党的干部,在这个问题上纷纷打了败仗,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这是社会主义革命遇到的最大问题,至今在实践中似乎也还没有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良方。

  六、人性,在阶级社会就是阶级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毛主席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这决定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对产品可以无偿占有,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就是资本的本性。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们在政治上镇压劳动者的反抗,对无产阶级实现最残酷的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性、腐朽性、寄生性,垂死性等,就是他们在帝国主义阶段的阶级本性。

  而无产阶级却一无所有,只有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受着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勉强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因此他们具有反抗压迫、剥削的革命要求。在阶级斗争中培养了他们的斗争性和组织纪律性,形成了坚强的斗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阶级感情。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有着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明确目标。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1、批判资产阶级的“普世价值”

  近些年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又重拾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过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理论,改头换面为“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是西方学者、文人认为: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人权是不分领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特别是阶级的所谓“人类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念。

  事实上,特别是阶级社会,根本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民族、阶级共同的价值观念。所谓的“普世价值”实际上只是资产阶级统治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颜色革命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必须加以批判。

  2、发扬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为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斗争!

  “自私性”是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和人生价值观的核心,与无产阶级的“大公无私”和“为人民服务”根本对立。共产党人要实现《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决裂”思想,必须深入批判“人性自私论”。

  今天的中国在私有化、市场化改革导向下,以资产阶级的不劳而获为荣。忘记了社会上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尊重劳动,充分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题中应有之义。有的农口干部居然提倡要为农民,争取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以为这是改善农民生活的好主意。在他们的心目中“财产性收入”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似的。不知道这仍然是农民的被别人无偿占有的劳动果实。以他们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糊涂思想来指导农村的改革,会把改革引向何方?令人担忧。

  千万烈士牺牲换来的社会主义人民天下。人民的基本利益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应该得到保证的。全国劳动人民至少应该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有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有健康生活的权利;有安度晚年的权利,.......。总之,一切应该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努力地满足人民。

  回忆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之后华东《革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华东军政大学》,就多次在上海社会登报公开招生。上海社会失业青年,就都踊跃报名,经过短期学习,就都被吸收参加了革命工作。我有一个姑母,解放前长期失业。上海解放以后,通过《革大》学习,参加了工作。当然,那时是全国刚刚解放,事情千头万绪,很需要人去做。但是,为人民的工作什么时候会不需要人去做呢?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建设,正是围绕着这样一些内容去奋斗的。到了1956年,旧中国的失业青年已经全部就业,农村集体化业发展了,农民生活有了依靠和指望,社会安定,人民喜气洋洋,看看那时的相片,人人脸上都是忍不住的笑容。即使暂时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大家也是感到很幸福的。

  改造大自然、改造社会,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会觉得人是不够用的。生产力提高了,人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开发新的领域,更好地美化和改善自己的生活,生活的创造是没有止境的,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也是这样。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劳动者能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吗?如果只为少数人发财就不需要社会主义革命了。我们建国已经74年,这些利益关系都应该能够摆正,否则我们就对不起为此而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也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