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湖北日报官微: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44年前的今天

  一代伟人毛泽东去世

  回顾毛主席的一生

  他与湖北有着不解之缘

  湖北,也是他的钟爱之地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体

  毛泽东与湖北的第一次邂逅

  是在1918年8月

  他率领一批新民学会会员

  曾在武汉短暂停留

  转乘火车赴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1927年

  毛泽东实际主持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

  撰写了著名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数十次视察湖北

  对武汉东湖更是情有独钟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在武汉第一次畅游长江。

  从1953年2月至1974年10月

  毛主席先后48次到东湖

  最长的一次住了178天

  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

     构想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

  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了汉水两岸,坐木船浏览了东湖。19日,在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中南局通知,让他陪同毛泽东登上“长江”舰,前往南京。

  在“长江”舰上,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林一山展开一张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毛泽东的目光缓缓掠过图上标注的众多待建水库群,定格在三峡峡谷,他指着草图问:你觉得,这么多支流水库加起来,能不能抵上在三峡修建一个大水库?林一山回答,从防洪效益上来讲,这些支流水库加起来也抵不上在三峡修一个水库。

  1953年2月,毛泽东在长江舰上听取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提出了南水北调和兴建三峡大坝的宏伟设想。

  轮船快抵达南京时,毛泽东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颁布,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

  从1953年至1958年,毛泽东来武汉和下榻东湖梅岭期间,多次召见林一山,探讨修建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构想。

  如今,毛主席当年的构想已成为现实,图为三峡大坝泄洪。

  拍板长江大桥、武钢等重大项目

  同样是在1953年2月,毛泽东到武汉黄鹤楼一带勘察时,决定了在龟山和蛇山之间架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方案。大桥建设期间,毛泽东多次来到工地。

  1957年9月,大桥通车前夕,毛泽东来到桥面,从汉阳桥头一直走到武昌桥头堡。晚上回到东湖梅岭后,挥笔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至今,镌刻着这几个遒劲大字的纪念碑仍矗立在桥头。

  武汉长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极为落后,而武汉拥有工业基础,加之区位优势明显,毛泽东在思考如何部署我国工业化布局时,将一批重点项目落子武汉,有武钢、武重、武锅、武船、青山热电厂,等等。

  1958年9月15日,毛泽东视察武汉重型机床厂

  1955年10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武钢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下午,武钢炼铁厂第一号高炉提前炼出第一炉铁水,毛泽东亲临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指挥炮击金门和华沙谈判

  1958年,中东局势骤然紧张。美国一面入侵黎巴嫩,一面支持蒋介石骚扰大陆。此前,美蒋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也开到台湾海峡“巡逻”。

  这年4月,毛泽东由重庆乘“江峡”轮到武汉后,下榻东湖梅岭南山甲所,就一直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反复思考,毛泽东将目光锁定在金门,决定从这里入手,“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8月23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一声令下,几万发炮弹射向金门。4天后,艾森豪威尔发表讲话,美国将注意力从中东转至远东。9月,毛泽东离京来汉,在南山甲所就炮击金门和中美华沙谈判问题给周恩来、黄克诚写信。他提出炮击金门集中打与打零炮相结合的策略。9月15日起,中美代表在华沙谈判,我方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撤出在台湾海峡的一切武装力量,不再向我领海领空军事挑衅。

  这一仗一直到1979年元旦才结束。中间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边谈边打,毛泽东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挫败美国“划海而治”分裂中国的意图。后来,军事界称之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接见64国的94批外宾

      据东湖宾馆资料显示,从1958年至1974年,毛泽东先后在此接见了来自64个国家的94批外宾,其中13批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率队,9批由副总理、副议长或部长率队,还包括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韩素音等许多国际知名人士。

  1958年11月25日,毛泽东在东湖宾馆会见金日成率领的朝鲜政府代表团。26日,设宴款待金日成一行后,毛泽东、金日成、朱德、周恩来等共同观看晚会。

  特别是,金日成先后6次来东湖,毛泽东接见了4次,另有2次是金日成路过武汉,出于对东湖的喜爱,就下榻在东湖宾馆;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先后13次下榻东湖宾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也多次来东湖宾馆住宿。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66年7月,毛泽东在东湖梅岭接见了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的16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来自52个国家。

  1966年7月17日,毛泽东与亚非朋友在东湖宾馆。

  在梅岭,毛泽东还两番接见蒙哥马利。在二战中,这位英国陆军元帅曾成功指挥了北非阿拉曼战役和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诺曼底登陆。他十分想了解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看法,毛泽东坦率地一一作答,他表示,中国即使强大后,也不会向外扩张,去侵略别的国家。这些谈话,经西方媒体报道后,在世界产生很大反响。

    毛主席为何钟情湖北?偏爱东湖?

  湖北日报记者此前采访过多位研究人士,试图寻找答案。

  一是楚文化情结。

  毛泽东是湖南人,少年时深受湖湘文化影响,而湖湘文化是从楚文化分流出来的区域文化形态。湖北则是楚文化中心和发祥地。屈原流放时,曾在东湖边行吟。毛泽东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熟读了屈原的《离骚》,对屈原无限欣赏。站在屈原放逐之地,面对烟波浩渺的东湖,毛泽东何尝不曾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二是革命经历情结。

  新中国成立前前,毛泽东已经多次到过武汉。从1918年至1922年,毛泽东去北京、上海和返乡途中,多次路过武汉。其中,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武汉时,住在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并深受启发,回长沙后创办了“文化书社”。1926年末,毛泽东在武昌红巷筹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次年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出席会议的代表22人,毛泽东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图为“八七会议”旧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又发动“七一五”政变,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可以说,武汉是毛泽东成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摇篮。

  三是杨开慧情结。

  1927年2月,杨开慧携幼子毛岸英、毛岸青,随毛泽东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怀着身孕的杨开慧一遍一遍帮着誊抄。同年4月4日,毛泽东第三个儿子毛岸龙在武昌同仁医院(今武汉三医院)出生,那天恰逢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典礼,直到第四天,毛泽东才赶到医院看望妻儿。

  武昌都府堤41号。

  1927年8月,毛泽东回湖南,着手发动秋收起义,妻儿被送至长沙,谁知这次竟成永诀。1930年10月,由于叛徒出卖,杨开慧在长沙板仓家里被捕,次月被杀害,年仅29岁。

  武汉的日子,是毛泽东和杨开慧母子最后团聚的时光。武汉,也是毛泽东骨肉离散的地方。

  四是水情结。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北至北京、南至广州、东至上海、西至成都,坐火车均可朝发夕至,毛泽东由此到各地视察都十分方便。尤其是,长江和汉水在这里交汇,武汉又有“江城”之美誉,加之东湖水面辽阔,大而美,符合毛泽东的审美情趣。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乘坐“W506”交通艇观看武汉市第11届横渡长江游泳大军。

  智者乐水,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武汉的大江大湖便深深吸引着毛泽东。从1956年5月,63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畅游长江,到1966年7月,73岁的毛泽东最后一次畅游长江,11年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40多次。

  其中,1956年5月31日至6月3日,毛泽东3次畅游长江后,在东湖梅岭南山甲所挥毫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

  毛主席,您离开我们已经44年了

  荆楚大地遍布您的足迹

  您的音容笑貌

  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湖北人民永远想念您!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