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9日,首都北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如织。(中红网江山摄)
天安门广场上,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中红网江山摄)
各界群众代表排成长队,正在进入毛主席纪念堂。(中红网江山摄)
毛主席儿媳刘思齐和儿女们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大堂,向毛主席塑像三鞠躬。(中红网江山摄)
毛主席儿媳刘思齐向毛主席塑像深深地鞠躬。(中红网江山摄)
毛主席儿媳刘思齐(左五)与儿子杨钧(左三)、女儿杨东梅(左六)、女婿马飞(左七)、毛主席警卫赵同江(左二)等,在毛主席塑像前合影留念。(中红网江山摄)
毛主席警卫与友人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合影留念。自右至左:孙成龙、毛继东、郭琳、王小合、穆宪河、谷永报、陈丽丽、王道明、贺彬、王兰、贺云卿。(中红网金梅摄)
毛主席警卫与友人合影留念。前排自右至左:赵同江、王明富、曾文、王炳州、江山。后排自右至左:钱恩平、穆宪河、郭琳、沈德福、王俊义。(中红网霍金梅摄)
今天,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44周年纪念日。
今天,首都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
今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纪念堂前,一拨又一拨人流,包括毛主席儿媳刘思齐,女儿李敏、李讷,孙子毛新宇,众多身边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老老少少的群众代表们,怀揣满腔衷情,献上赤诚忠心,汇聚成滚滚思潮,缅怀人民领袖毛主席。
一大清早,来自湖南的毛先生就从东三环宾馆赶到天安门广场。他讲,前几天已经网订了9月9日上午9点第一批次进入毛主席纪念堂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他说,每年这一天,他必定要到这儿来,代表父老乡亲看望毛主席;只有亲眼见到了毛主席老人家,才放得下心来,过日子才踏实。
来自陕北的农民李大爷告诉记者,他这次专程来北京看望毛主席,是要告诉他老人家,陕北老乡的心里头一直牵挂着毛主席,还让他发个心愿,让毛主席的英魂重回延安来;还让他告诉毛主席,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革命老区已经脱贫致富了,老百姓过上了舒心的日子,请毛主席放心。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编辑彭中玉,早晨7点钟就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前北大门排队进堂。她说,这几年有许多纪实文学作品,用历史的真实还原了毛主席作为党的缔造者和人民军队统帅的真实形象,歌颂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历史地位不容诋毁,毛主席的伟大功绩不容抹煞。
69岁的老兵武先生,退役前是中央警卫部队的一名军官。他挺立在毛主席纪念堂东北侧凝望着。他对记者说,这儿曾经是他的“战位”,许多年来,每到这一天都要来看望毛主席,风雨无阻。你们看,这么多人,中国人,外国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家都来瞻仰毛主席,都来深情地缅怀他。毛主席一辈子都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永远会把毛主席记在心里。
齐白石的弟子、知名“女虾王”画家王丽萍,为了赶在今天第一批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她昨天晚上就从顺义过来住到北京朋友家。她说,毛主席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华文化自信的领袖和文化人,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学习毛主席崇高的民族气节,不信邪、不媚俗、不自卑,要坚定文学艺术的政治方向,坚持文艺创作的双百方针,坚守中华文化的主阵地,用好作品来歌颂好生活,用正能量去压倒歪风邪气。
吴先生来自江苏江阴,退休前是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他告诉记者,江苏连续多年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这既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是毛泽东时代打下的坚实物质基础;要尊重历史,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搞人为的割裂,不能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功绩。
来自上海旅游团的退休老人们说,毛主席离开我们44年了,毛主席的伟大谁也比不过,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是呀,毛主席像红太阳,
人民心中的太阳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