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疫情有一个消息特别值得关注,就是84%的新冠患者出现后遗症!这个消息来自国外,被国内多个官方权威媒体转述。三甲详细查阅了国内这些转述,主要转自美国疾控中心(CDC)、《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公开(JAMA Network Open)》、《柳叶刀》。下面提炼3个核心点,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后面还要重点展开分析。
第一,新冠病毒能杀死脑细胞,84%的新冠感染者出现了神经症状、味觉或嗅觉丧失、癫痫发作、中风、意识丧失及意识混乱等新冠后遗症。新冠病毒除了攻击肺部外,还能杀死一种被称为内皮细胞的脑细胞。内皮细胞受损可能会导致大脑血管损伤,损害认知功能。
第二、新冠感染者在感染的几个月后出现了记忆问题,甚至“无法思考”。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纽约西奈山医疗系统740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这740名新冠住院患者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在感染的几个月后大脑无法保留信息和集中注意力,他们会出现脑功能下降,认知障碍。
第三、新冠病毒感染者智力水平下降速度比患过中风的人群还要大,相当于智商下降了7分。这项研究对81337人进行了智力测试,这8万多人中包括了1.3万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研究人员发现,与未感染的人群相比,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在需要推理、计划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上表现最差。更明显的是,那些曾使用过呼吸机(应该可以认为是重症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智力水平下降速度比患过中风的人群还要大,相当于智商下降了7分。
以上这些数据均来自对国外新冠患者的研究,为何有这么多新冠患者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遗症,至今成谜。然而对比之下,国内的新冠感染者很少有出现后遗症或严重后遗症的,这是为什么呢?三甲觉得,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找找原因。
第一,中医药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对密切人员、次密集人员、隔离人员采取“中药漫灌”。
这样的做法在我们国家一波又一波的疫情防控中随处可见。正是这样的做法从源头上避免了确诊病例的激增,试想一下如果不这么做,每次疫情确诊的病例恐怕很难想象。
这样的做法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的武汉疫情之初。
张伯礼院士曾说过,去年1月27日到的武汉,情况远比想象中要严重的多,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发热门诊几百个人排队,排队几个小时看不上病。感染者、疑似病例、其他疾病患者以及病人家属全部混在一起,交叉感染非常严重!面对武汉疫情混乱的局面,中央指导组果断决策,集中隔离、分类管理,把发热的、留观的、疑似的、密接的病人坚决隔离开。用了几天的时间基本上把病人隔离开了。但是只隔离不给药,这只是成功的一半,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但是我们有中药,就仿照古代熬大锅药的方式,采用“中药漫灌”大面积给患者使用中药。
一开始中医药的推广是很难的,很多人说中医药没有效,这么大面积的让患者喝中药,对老百姓负责任吗?武汉13个区,第一天才只发放了3000多。两三天之后,大家看到中药的疗效了,烧也退了,咳嗽也减了,就主动要药喝,达到了一万多袋药,以后越来越多,一共发了60多万人份的药物。有一组数据,2月初到2月中旬,从刚才说的这四类人当中诊断出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比例是80%多,到了中旬就降到了30%,到2月底就降到了个位数。
这些充分说明集中隔离、普遍服用中药是被证明有效的,从根本上阻断了隐形、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扩散和疫情大范围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
三甲之所以要把这个情况告诉大家,就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早期的武汉之所以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就是因为中医药介入难、推广难。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在每一次疫情反弹中,中医药关口前移、早期介入的做法已经推广至全国,中医药不仅便宜而且管用,对比国外,也许正是因为此,中国的确认病例才没有呈几何数字的增长。总量控制了,感染的人少了,后遗症自然也就少了,这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大疫出良方,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横空出世,精准阻击力挽狂澜。
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这三个方剂。特别是清肺排毒汤,是国家中医药局推荐的抗疫名方,是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不仅可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也能用。需遵医嘱,每天一剂,煎好后早晚饭后40分钟各温服一次,连续服用3天即可。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
处方组成
去年4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伟出席发布会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并欢迎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将清肺排毒汤与其他的治疗方法做对比研究。
有专家对清肺排毒汤的物质基础做了研究,目前已经完成了300多种化学成份,还有200多种入血成份的鉴定工作,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预测有790多个潜在的靶点。初步说明,清肺排毒汤可以通过多个成份、多个环节,对新冠肺炎起到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可以有效抑制内毒素的产生,避免或者延缓炎症风暴的发生。
发布会上,王伟还表示:从临床观察来看,对比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15万,使用清肺排毒汤一个疗程仅需100元左右,在医保费用支出方面也是很大的节约。
进入2021年夏季以来,新冠变种德尔塔到我国到处“踢馆”,人心惶惶。中医药再一次冲锋在前。四川全省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积极向人民群众提供中药 " 大锅汤 " 等中医药预防服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3次与德尔塔正面交锋,认为在核心病机没有大的改变的前提下,仍可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以“三药三方”为基础进行治疗,以化湿解毒清暑、宣肺通腑清热、扶正祛邪治法为核心。
针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对重症危重症患者我们也会作出针对性个性化的加强治疗。”张忠德说,对高热不退的患者,会在“三方”的基础上加倍剂量,根据病情加用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羚羊角粉、紫雪散等。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也会加倍“三方”的剂量,同时对体弱者注重扶助正气、固本祛邪,如气虚者加用独参汤,气虚且有伤及阳气者加用参附汤,阳虚者加用四逆汤等。针对大便不通的患者,会加大大黄的用量,选用大承气汤口服或灌肠,为患者通腑排毒。对咳嗽憋喘严重或腹泻患者加强中成药干预,均取得不错疗效。对于隔离点的人群,也进行了中医药干预。
三甲想说,全世界都没有特效药,但我们有中医药,这或许就是国内新冠患者很少出现后遗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中医药继续跟进,全面保障,继续发挥在新冠患者康复中的独特优势。
国内的做法是新新冠患者治愈出院后,在康复阶段中医药也是全程介入的。不管是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及新冠肺炎后期肺功能、躯体机能康复等,中医药都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中医全程参与新冠患者康复,除了中药汤剂外,还运用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经络穴位拍打、呼吸吐纳康复功法(包括八段锦)、五行音乐等多种疗法,对患者的身心进行整体调整,帮助他们增强体质,改善症状,愉悦心情,从而起到预防再次复阳、再次感染的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曾共同印发《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对基础方剂及服用方法、中医适宜技术等进行规范,并根据不同证型推荐相应的方药。比如,当表现为乏力、气短、咳嗽、胸闷、心悸、失眠、纳差、呕恶等时:
推荐基础方剂:黄芪15g、党参15g、炒白术15g、南北沙参各9g、麦冬15g、陈皮15g、茯苓15g、法半夏9g、知母12g、丹参15g、浙贝母15g、赤芍15g、桔梗9g、防风9g、甘草6g、炒三仙各9g、山药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正虚邪恋证:发热已退,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烦躁,焦虑,眠差,咳嗽,或有黄痰,恶心纳差。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推荐处方:柴胡9g、黄芩15g、桂枝9g、赤芍15g、白芍15g、炙甘草6g、煅龙骨15g(先煎)、煅牡蛎15g(先煎)、西洋参9g、北沙参15g、清半夏9g、陈皮9g、六神曲9g、茯苓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痰瘀阻络证:胸闷,胸痛,动则气短,乏力,咳嗽。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弱。适用于重型、危重型恢复期患者,肺功能损伤或肺部CT有纤维化表现。
推荐处方:黄芪15g、党参9g、麸炒白术9g、南沙参9g、北沙参9g、麦冬15g、陈皮9g、茯苓15g、法半夏6g、丹参9g、浙贝母3g、水蛭3g、土鳖虫3g、甘草6g、炒山楂3g、炒六神曲3g、炒麦芽3g、山药9g。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最后,三甲想说,通过新冠疫情,我们看到,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看似简单,实则大智慧。希望所有人通过这次疫情都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并对待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