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政协会议早于开国大典
岁月推移,时光流逝,从成为政协委员的那一天起,至今已经有六个年头,我总共参加了六次全体委员会会议。每当一次全委会报道之时,大会组织处都会发一个袋子,里面都会有一枚政协会徽,至今我已经珍藏六枚会徽了。
如数家珍的六枚会徽中,其中有刚开始发放的小号会徽,也有近几次会议发放的大一点的大号政协会徽。我除了别在西服上一枚以外,其它的都小心珍藏在书房的书桌抽屉里。每当伏案拉开抽屉,看到一枚又一枚政协会徽,整齐地排列着,似乎正在接受我的检阅。此时,看到眼前跟随我六年的政协会徽,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枚枚会徽,却意义非凡。不仅画面设计者的寓意非同寻常,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也就是开国大典召开前,它作为会徽被通过了。这是什么呢?顿时,禁不住让我的思绪为之涌动,想到了新政协的筹备与召开。
1948年4月30日,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就是著名的“五一口号”,正式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于是开始了筹备新政协的过程,到1949年6月11日,新政协筹备会成立,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拉开了序幕。
由于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它是基于民主集中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府,而此时全国尚未解放,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机尚未成熟。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所以新政协会议的召开显得尤为重要。
1949年6月11日那天晚上,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寓所,举行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首次预备会议,决定向筹备会提出:参加筹备会的单位为23个,每单位4-7人;筹备会组织条例;筹备会工作结构设总务组﹑组织组﹑纲领组﹑政府方案组﹑宣言组;筹备会常务委员人选及筹备会日程;当然还有政协会徽的设计等建议。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开幕,至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前,共前期召开了八次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和9月17日举行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二次会议。筹备会完成了多项预期任务,当然也包括政协会徽的设计工作。
在政协会徽的应征件中,一幅体现“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民主阶级大团结”的精神,由张仃和周令钊设计的图案,经过提交后,得到周恩来的批示。
在7月召开的一次政协筹备会上,经过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传阅后,大家一致认为它较好地体现了筹备会提出的指导思想,被制定并通过。
随之2个月后,在1949年9月21日开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使用,政协会徽便被高高悬挂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会场上,也成为了最早使用的会徽。
这个被周恩来批示的图案,设计者的附录说明为:图中的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当时的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1949”表示政协诞生的年号;缎带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个金色仿宋字,表明了政协的全称。整个会徽的设计图案,庄严富丽,充分地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彰显着政协的团结与民主两大主题。
这个政协会徽一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见证着中国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政协会徽也注入了新的寓意。图案中的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齿轮和麦穗表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和缎带表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中国地图和地球表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1949”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表示诞生时间和名称。
时隔73年之后,政协会徽所体现的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精神,拥有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作用,更加熠熠生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大团结大联合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特征。把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聚合在一起,汇聚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合力。
让记忆张望从前,从前从未走远。再回首,凝望着佩戴了六年的政协会徽,在我的眼前晃动着。倏然,它散发出一抹抹无形的光束,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政协与政协会徽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将发挥更大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它不仅仅是别在衣服上的一个装饰品,它更是一份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一份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的担当。(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