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石
第十集《说石丛稿》
——《诸子说石》(下)
黄奇石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三、鲁迅论庄子
四、毛主席谈庄子
五、《庄子》说石
六、庄子说石简评
一、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姓庄,名周,字子休(《史记》中未提及庄子的字),战国时代宋国蒙地人(今河南商丘市东北,另说今山东东明县、安徽蒙城),曾任漆园吏。享年84岁,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
庄子的亲人不见于史载,据考证,庄子的先祖是宋戴公。张远山《庄子传》说庄子父亲庄全,母亲狶韦氏。关于庄子的妻子,《庄子·至乐》篇有提到,但没说名字。从惠施口中可知庄子的妻子为庄子生了儿子,但没有留下名字。而据《庄子传》,庄子妻子为钟离氏,长子庄遍,次子庄咸。
今山东省东明县东、北一带有庄子后裔。据当地《庄氏族谱》记载,庄子的六十九世孙庄济(字毅亭)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中进士。
庄子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先祖可以追溯到宋国的第十一代国君宋戴公。
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宋国是商亡后殷商后人的封国,爵位很高,为公爵,地位待遇都较为特殊。孔子、墨子和庄子几位大思想家都是宋国人,且都是宋国贵族的后裔,不是偶然的,应是殷商文化积淀之厚的表现。
“礼崩乐坏”,战乱之中贵族沦为贫民,已是常态。一直到六朝隋唐以下,无不如此。(杜甫《哀王孙》有逼真的描写:王孙埋没于蒿莱,乞为奴而不得。)孔、墨、庄亦然。
庄子一生很平淡,只当了个“漆园吏”(管漆园的园长)。只是个小吏,连小官也够不上,且他很快也辞职不干了。
他宁愿住在穷乡陋巷,过穷苦日子,困顿时织草鞋为生,有时还得借粮度日。他去见魏王的时候,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粗布衣,鞋带也是断了用绳子接上的。他晚年大概教了几个弟子,人数不会太多,与孔子弟子三千无法比。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庄子晚年主要精力是写他的高妙文章。清代邓石如书斋自题联赞曰: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庄子内心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逍遥游》一篇。他不当官不是装的,也不是“酸葡萄”心态(吃不上嫌酸)。他也不是没机会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的,但他不干,为何?他生性放浪不羁,使他觉得当官受拘束、不自由。
据《史记》记载,楚威王听说庄子是个贤人,曾派使者用重金要拜他为相。庄子对使者笑着说:“千金,是很厚重的利了;卿相,是很尊贵的官了。可你没见郊祭当献牲的牛吗?养了几年,披上锦绣,进了太庙。这个时候,牛虽想当只孤单单的小猪,可能吗?你快走,别弄污了我这里。我宁愿游戏于沟渠自寻快乐,也不愿为国君所管束与控制。我一辈子都不会去当官,为让自己心志快乐。”
著名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他的名言。这已涉及到物质世界的宇宙无限大与分子无限可分割的科学命题了(现代国际物理界认定的“毛粒子”,实际上是由此引申生发的。)
像庄子这样清高脱俗的智者,有一两个知己,并非易事。鲁迅说:“人生斯世得一知己足矣。”鲁迅难得知己,庄子更难。《庄子》中所记载的好友,恐怕只有惠施了。他们都博学、好辩。庄子是诗人哲学家,惠子则是名家——逻辑学家的代表人物。
庄子与惠施虽是同乡好友,却因志向、见解不同而经常吵架。《庄子》中二人争论的记载不少。惠施一死,没人与庄子吵架了,这类记载也没了。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庄子·徐无鬼》)。
《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足见其著书、藏书之多。后人的“学富五车”典故即由此而来。惠施的书没有留传下来,他的言行全靠《庄子》一书的记载而传世。
《庄子》记载这样一件事: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一时风光无限。有一次庄子去了魏国,也想顺便去拜访这位身居高位的老朋友。
惠施因听谗言,说庄子是来谋取他的相位的。庄子便派人在魏都搜查了三天三夜。
庄子发现惠施处处提防他,生怕他夺其相位,便上门拜访。二人见面时,庄子毫不客气地将惠施好一通奚落。他用惯用的寓言作比喻,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鹓鶵(鸾凤类),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一天,猫头鹰得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梁国宰相的权势来吓唬我吗?”(《庄子-秋水篇》)
庄子言下之意是:你惠大人就像那只猫头鹰,你那宰相位子就像那只死老鼠。猫头鹰能了解鸾风吗?
后惠施被张仪排斥,想去楚国谋个位子,因楚王怕得罪张仪,没敢用他,只好将他送回宋国。惠施回来,当然很落寞。庄子又数落了他一通,奔走于名利地位有什么好?何如乡间生活自由自在?
庄子又是提倡天地间万物平等的,有《齐物论》一篇。他最著名的典故是“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意思是:往昔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栩栩如生的一只胡蝶,自己感觉十分适意,完全不知自己还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分明觉得自己又成了庄周。再回想起梦中的情景,竟有些仿佛:不知是庄周梦见胡蝶呢,还是胡蝶梦见庄周?庄周与胡蝶,毕竟有分别啊。这究竟怎么回事?这就叫“物化”(人变成了“物”)。
“庄周梦蝶”已成了著名的成语典故。应怎么理解才对?历来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认为是表现世间万物的千变万化,有的认为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的认为是表现“天人合一”。庄子自认为是“物化”,“人”化成了“物”。
哪个是对的呢?应该说都对,但也都没说到庄子哲学的一大关键处:“齐物论”,即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可以梦见胡蝶,胡蝶不也可以梦见人?扩展开去,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胡蝶和花儿、草儿岂不也都有?
这是一种什么哲学?又是一种什么境界?是诗人的哲学,是诗意的境界。
写到这里,忽感到有这种诗的哲学与诗的境界的哲学家与文学家并不多见。先秦诸子中,恐怕只有庄子一人(可能还有老子,“老、庄”同道);历代小说家中,大概只有曹雪芹一人(可能还有鲁迅,鲁迅也是诗人)。
先秦诸子先不说了,先说曹公笔下的人物。
人们一定记得《石头记》中石头变成人、人又变回成石头的故事吧?
贾宝玉是谁?太虚幻境里的神瑛使者。神者,神仙中人;瑛者,有瑕疵之玉(宝二爷身上毛病不少);使者,护花天使,专门给绛珠仙草浇水的。
林黛玉又是谁?太虚幻境里的一株仙草。绛珠,红珠。红豆是寓相思的,能结红豆的是红豆杉,是树不是草。因此,“绛珠草”世上本无有,绛珠也是虚幻之物。周汝昌先生认为,可作“血泪”解。
贾公子与林小姐都是爱读《庄子》的。庄子梦蝶,人化为蝶。贾二爷与林妹妹梦的是什么?是花。要不怎会有“黛玉葬花”、怎会写《葬花词》?“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她是将花当成人了,也将自己当成花了。
再说宝玉。晴雯冤死后,他写了《芙蓉女儿诔》祭她。什么意思?在他心中,晴雯已变成芙蓉女儿、芙蓉花神了。
不管是庄子的“人变成蝶、蝶复归人”,或是曹公的“玉变成人、人复归玉”以及“花变成人、人复归花”,其诗人的哲学与诗意的境界,都是一致的:人也是物,物也是人。万物生于天地间,都是有生命的,因而也是平等的。
正是有此哲思与境界,庄子很是达观,对生死看得很淡、很乐观。妻子死了,他并不悲悲切切、哭哭啼啼,而是“鼓盆而歌”。
《庄子·至乐》:“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意思是: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吊唁 ,只见庄子叉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瓦盆,一边唱着歌。
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居住,生儿育女直至老死。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敲着瓦盆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然,我妻子刚死时,我自己怎么能不悲伤呢!可细细一想:她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就连形体也没有,不仅没有形体,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混杂在恍恍惚惚之间,变得有了气息,气息又变成有了形体,形体又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又变化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静静地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啼哭,自己恍然明白,这是不懂通达天命,于是也就不哭了。”(《庄子·至乐》)
庄子这种参透生死的达观态度,不仅对妻子之死是如此,对自己面临死亡也同样如此。
《庄子》古本佚文(五十二篇)说:庄子病得快死了,弟子相对哭泣。庄子回应说: “我今日死了,那么还有人先我而死;过了一百年我又生了,那么还有谁后我而生。既然先死不可避免,又何贪生于须臾一小会儿?”
弟子们又想厚葬老师,庄子觉得弟子们并没有看破生死关。于是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陪葬的)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难道我的陪葬品还不够完备吗?”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老师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心了吗?”
庄子悠然逝去,死得颇有诗意。 他不怕死亡,也不想苟活。他珍惜生命,主张养生(有《养生主》一篇)知道生命的可贵。无论生与死,他都采取超越的、乐观的态度。
茫茫尘世,多灾多难,你争我夺。你一个弱小的文人,既不能救世救民,你不以退以隐,又如何生存?短暂人生,生也不足喜, 死也不足忧。多愁喜感,见花落泪,望月生悲;老之将至,死到临头,悲悲戚戚,哭哭啼啼,又有何用?还不如泰然处之、悠然而逝为好。
现、当代人则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千方百计抢救、割喉插管,既浪费国家医疗资金,又使自己如同受刑罚一般,真像是过“活地狱”的日子;死后又是追悼会,又是遗体告别,死了再来一次展览。死者何辜?生者受罪!至於丰碑大墓,占地无数,更是死者无知,活者有罪。
给领袖做水晶棺的做法是愚蠢的,学苏联的。中国人讲“入土为安”,不入土,国不能安,民不能安,连子孙都不得安宁,既不合国情,又违背领袖的意愿(领袖生前是想将骨灰撒入江河给鱼儿吃的,说:“鱼儿啊,我生前吃了你们,死后你们也吃了我。”)。
周总理学恩格斯,逝后骨灰撒入大海。很多将帅将骨灰撒在生前战斗过的地方,井冈山、太行山、大别山、祈连山。。。。。。与牺牲的战友永远在一起,同悲欢、共不朽。
大学者钱锺书做得也很彻底,连骨灰也不留。死去万事空,何须想不通?他不留骨灰,却留给后人一本本书,《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中国文学史》(主编唐宋部分)。。。。。。
应该说,自古至今,像庄子这样的哲人达人,又有几个?这,也许是历朝历代,庄子备受文人们喜爱推崇的原因吧。
二、《庄子》其书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现存的只有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写的,外篇多数庄子所著,间有其弟子所纂补编,杂篇则是庄学后人编纂的。
《庄子》是继《老子》后道家又一经典,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到了唐玄宗手里,《庄子》被尊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何谓“南华”?有二说:一是庄子晚年隐居于曹州南华山。一是喻“南方太阳之光华”。宋国地处南方。唐玄宗之前应以前说为主,之后尊为“经”、加封“真人”,应以后说为主。
《庄子》笔法不同于其他的诸子书,书中包含了大小寓言二百多个,文学性很强,充满了浪漫色彩,为先秦浪漫主义散文之集大成,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先生对庄子高度评价:“其
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从大结构上看,《庄子》与《道德经》是相仿的。《道德经》包括宇宙观与方法论两大部分:“道经”是宇宙观,“德经”是方法论。道者,宇宙万物运行变化之大道。“道经”是研究大道运行之规律;德者,得也,“德经”是研究得与失之方法(主要是君王“南面之术”,也包括兵法。)
历来《道德经》都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马王堆帛书甲、乙本则倒过来,“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一时轰动且困惑整个学界。为何如此?众多学者研究争论了半天,并未拿出什么有说服力的解释。
如果不是故弄玄虚,或求之愈深、得之愈浅的钻牛角尖的话,此事并不玄妙费解。这得与汉初社会风气联系起来,才能说明白。
西汉初年,崇尚“黄、老”,“无为而治”,获得“文景之治”的成果。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她处的时代已是汉末了。可见“黄、老”无为之风尚影响之深远。
皇家君王及其贵族阶层关心的是什么?自然不是“道经”的虚无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如何永远保存权位、长治久安、子孙永享富贵的实实在在手腕与方法(又称帝王“南面术”)。他们将“德经”置于“道经”之前,是毫不奇怪的。
那么,《庄子》一书的结构大致与《道德经》相符:世界观在前,方法论居后。其内篇七篇多为世界观、人生观的论述,外篇十五篇则是达到这种人生高境界的方法与路径。
《庄子》的版本很多。两汉盛行的儒学因其繁琐、说教遭学人厌弃,至魏晋玄学风行,《老》、《庄》、《易》称为“三玄”,成为显学。王弼《老子指略》:“玄者,谓之深者也。”都是高深、玄虚的学问。《庄子》注家蜂起,有几十家之多,留下来的很少。最早的是向秀的《庄子注》本27篇、司马彪的《庄子注》本52篇。郭象《庄子注》本33篇是在司马彪的《庄子注》本52篇基础上,吸收诸家尤其是向秀注本后删定。
向秀生前注本基本完成(仅剩《秋水》《至乐》二篇未注)。向秀逝世后,孩子尚小,未能将注本留住,落到郭象手里。郭象有才而无行,窃取向秀的注本,据为己有(仅补注那二篇),便堂而皇之成为郭象的《庄子注》(纸包不住火,过了二百年,唐初写《晋书》就被揭开了。)
虽然郭象注本未署向秀之名,被后人视为贪名、“无行”,但他的注本因有其独到的诠释,被庄学界评为“精纯”而备受看重,认为郭象《庄子注》本是最好的注本。客观上,向秀注的成果也因他而留传下来。
唐代因定老子为先祖、道教为国教,老、庄一派地位上升。唐玄宗赐《庄子》为《南华真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注疏又蔚然成风,有二十多种,留传下来仅两种:陆德明《庄子音义》、道士成玄英《庄子注疏》,弥补了郭象本只重义理不重训诂的不足。
宋明理学“引庄入儒”、“以儒评庄”。大凡名家都对庄子有所研究与评论,其中以王安石、苏轼对后世庄学影响较大。
清代中期前,清代学者研究《庄子》既重义理又重文法,有《庄子因》《庄子经解》。中期乾嘉之后尤重训诂,有卢氏《庄子》、王念孙《庄子杂志》、俞樾《庄子平议》、孙贻让《庄子札趋》(刍为“多”)。
清末好的注本有两种:一是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汇集历代注释,较为完备。一是王先谦的《庄子集解》,清通简要,言简意赅(本人有王本,刚又网购了中华书局郭本。)
现代庄学研究也有发展,两种路子:一是训诂,以传统训诂校勘加以深入研究,有马叙伦《庄子义证》、刘文典《庄子补正》、闻一多《庄子内篇校释》、杨树达《庄子拾遗》;一是吸收西方近现代哲学成果作新的阐释,如《庄子哲学》《庄于学案》《庄子研究》。
此外,还有毛主席读湖南一师的恩师刘策成主研《庄子》。军阀赵恒惕派兵搜捕毛主席,时任省警察厅长的刘先生预先通知,多次救过这位得意门生的命。建国后,刘先生任中央文史馆员,后集终生研究成果,有《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一书问世(详见后文“当代庄子”)。
近年著名的有台湾名学者南怀瑾在台北“十方书院”的讲学稿《庄子喃哗》(喃哗均“言”旁,自称“喃喃自语,哗拉哗拉”,乃“夫子自道”之意。)
【附录】历代评庄子:
1、古代——
战国·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唐·白居易: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宋·王安石: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清·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2、现代——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郭沫若: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他那思想的超脱精微,文辞的清拔恣肆,实在是古今无两。(《鲁迅与庄子》)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古典新义·庄子》)
【附录】苏轼《庄子祠堂记》
庄子,蒙人也1。尝为蒙漆园吏。没千余岁2,而蒙未有祀之者3。县令秘书丞王兢始作祠堂4,求文以为记。
谨按《史记》,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 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5,以明老子之术。此知庄子之粗者6。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7。
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门者难之8。其仆操棰而骂曰:“隶也不力。”9门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仆为不爱公子,则不可;以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庄子之言,皆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10,其正言盖无几。至于诋訾孔子,未尝不微见其意。其论天下道术,自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之徒,以至于其身,皆以为一家11,而孔子不与,其尊之也至矣。
然余尝疑《盗跖》,《渔父》,则若真诋孔子者。至于《让王》,《说剑》,皆浅陋不入于道。反复观之,得其《寓言》之意,终曰:“阳子居西游于秦12,遇老子。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太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13。其往也,舍者将迎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去其《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以合于《列御寇》之篇,曰:“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曰:‘吾惊焉,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然后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14。”
庄子之言未终,而昧者剿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凡分章名篇,皆出于世俗,非庄子本意。
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注释】1、蒙: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庄子者,蒙人也,名周。2.没:去世。3.祀:祭祀。4.王兢:字彦履,邓州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人,嘉祐进士,历峡州户曹、蒙城县令,官至左朝请大夫。5.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国君,公元前369一前319年在位。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君。公元前319一前301年在位。老子:即老聃。寓言:有所寄托的话。《渔父》、《盗跖》、《肤箧》:张守节《正义》载:“此《庄子》三篇名,皆诬毁自古圣君、贤臣、孔子之徒,营求名誉,咸以丧身,非抱素任真之道也。”窥:涉足、研究。訾(zī):说人坏话。6.粗:粗糙不精。7.为法:成为当初儒学的典范。8.门者:守城的士兵。9.隶也不力:指你这个奴才真没用。10.阳挤而阴助之: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
11.“其论天下道术”四句:《庄子·天下》以为天下之道术皆原于一,而裂为数派。墨翟、禽滑厘为一派,宋钎、尹文为一派,彭蒙、田骈、慎到为一派,关尹、老聃为一派,庄周为一派。各得其一,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12、墨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宋国大夫,死于楚国。禽滑厘:战国初人,曾学于子夏,后为墨翟弟子。
彭蒙:战国齐国隐士。为慎到、田骈之师,并游稷下。
慎到、田骈:战国齐人。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骈与驺衍、淳于髡等皆赐列第为上大夫。
关尹:成玄英《疏》曰:“姓尹名熹,字公度。周平王时函谷关令,故谓之关尹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关尹,关令尹喜也。”与:同意(儒家学说)。
阳子居,即杨朱。成玄英《疏》曰:“姓杨,名朱,字子居。”战国时魏人。后于墨翟,前于孟轲。倡言重爱己,不拔一毛以利天下。
13.阳子居蹴然变容:惊惭不安貌。
14.是固一章也:意谓《寓言》篇终阳子居西游与《列御寇》篇首列御寇之齐,均言混迹同尘,和光顺俗,语意衔接,文气相连,不可分割,故为一章。
【译文】
庄子是蒙邑人,曾经作过蒙国的漆园吏。死了已一千多年了,而蒙从未有过祭祀他的人。如今当地的县今秘书丞王兢开始为他立祠堂,求我为文作记。
根据《史记》的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学问见识无所不到,但大旨归结于老子的学说。所以他著书十万余言,大多都是寓言。作《渔父》《盗跖》《肤箧》等文,用来诋诮孔门弟子,阐发老子的学说,这种看法只是对庄子粗浅的看法。我以为庄子其实是帮助孔子的人,只是不能效法他。
楚国有一个公子,穿着普通的衣服逃亡,把门人为难他。公子的仆人举着鞭子骂道:“你这个家伙敢不卖力气。”把门人才放他们出去。办事本有倒行逆施的情况。说仆人不爱公子是不对的;但把他当作事奉公子的法则,也不行。所以庄子的言论都是实际上赞同,而文字上不赞同;表面上排挤,而暗地里帮助;正面的言论很少。至于诋诮孔子,也未尝不略带此意。
在论天下道术的时候,从墨翟、禽滑厘、彭蒙、慎到、田骈、关尹、老聃等人,以至于说到了自己,认为都是一家,而没有说到孔子。这说明对孔子尊重到极点。但我常疑心《盗跖》《渔父》两篇,好像真的在诋毁孔子。至于《让王》《说剑》两篇皆浅陋而不合道。反复观看,知道它合于《寓言》一文结尾的意思:“阳子居西游秦国,遇到老子。老子说:“你这种傲慢的态度,谁愿意和你同处呢。太洁白的东西是好像含垢的东西,具有盛德的人,总好像是不足的样子。”阳子居听了之后愧然变色。当初阳子居来的时候,旅舍的人都迎接他。主人为他安排坐席,女主人为他拿毛巾梳子,先坐的人让出位子,烧饭的人都不敢当灶。等到回去的时候,旅舍的人都和他争席位了。
而《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合于《列御寇》一篇的意思:“列御寇到齐国去,半道就回来了。说:‘我感到惊骇,我曾到十家卖浆店饮食,而有五家先送给我。”我读完之后才领悟到,于是不由地笑着说: “这本是一章啊,”庄子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些愚昧的人就去攻击他,结果恰恰被他言中。
对此我不能不辩。凡是把《庄子》一书分开章节,加上名称的都出于世俗之手,井非是庄子的本意。元丰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创作背景】宋熙宁九年(1076年),从京都开封来了一位掌古今经籍图书、国史的学问家秘书丞王竞担任蒙城县令。他感到作为县令,有责任为这位先哲建立祠堂。于是动员地方乡绅集资,又拨公款,在今蒙城东北三里庄子任漆园吏的漆园城内动工兴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冬十月竣工时,王兢请作者作碑记,作者欣然答应,于当年十一月十九日写成交付王竞。
三、鲁迅论庄子
《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中山大学讲课又讲过,改为《中国汉文学史纲要》。鲁迅生前讲义未正式出版,逝世后被编入《鲁迅全集》,改为今题《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本是将此书当《中国文学史》全编来写的。可惜他在“厦大”仅任教一学期即离去,转赴“中大”。此书仅完稿十篇,即《自文字至文章》、《书与诗》、《老庄》、《屈原及宋玉》、《李斯》、《汉宫之楚声》、《贾谊与晁错》、《藩国之文术》、《武帝时文术之盛》、《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从先秦至汉代。书中贯穿着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对先秦至汉代文学予以中肯准确的评价。
此讲义用精雅的文言文,讲课时用的白话文应更精采,可惜至今没有听课学生的记录稿传出。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是《老庄》。文中称赞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认为庄子的文章,汪洋大海一般,大开大合、仪态万方。先秦晚周诸子之作,没有能超过的。
鲁迅书中分析老子与庄子的差异:“然老子尚言有无、别修短、知黑白”,庄子“则欲并有无、修短、白黑而一之,以大归于‘混沌’。其‘不谴是非’、‘外生死’、‘无终始’,胥此意也。中国出世之说,至此乃始圆备。”
鲁迅意思是说,同样是“出世”的思想,老子还是分辨有无、长短、黑白的(此章前面论老子时,说老子也是矛盾的: “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老子“出世”实际上还是想“入世”、以“南面术”“治天下”。
但是,庄子“出世”却更为彻底:有无、长短、黑白都不分了,“归于一”,全都一样;归于“混沌”,无是非、死生、始终。鲁迅认为,从老子到庄子,出世思想才算完备。
鲁迅既肯定庄子文章,诸子无人能超越,又认为他的出世思想比老子彻底、完备。出世思想是消极避世的,没落贵族及其文人常有此种毛病。老子是想救世而不得,庄子则连救也不救了。死生都一样,死比生甚至还快乐。
1935年12月,鲁迅写了历史小说《起死》(后收入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起死》是取材于《庄子-至乐》中的一个寓言:
庄子在去楚国路上,遇见一个骷髅,用马锤子敲打它。问它是怎么死的?是他杀或是自杀?是冻死或是饿死?后来,他干脆躺在骷髅边上睡着了。
晚上他梦见骷髅对他说:“你说的那许多,都是人活着的拖累。你想听听人死了的快乐吗?”庄子说:“好吧。”骷髅便说人一死,上既无君王,下也无臣子。也没有四时,只与天地同春秋。即使是“南面王”也无此快乐。
庄子不信,对骷髅说:“我让太司命使你起死回生,让你重归故里,与妻儿父母团聚,你愿不愿意?” 骷髅说:“我怎能抛弃比君王还快乐的事,重返人间去受苦受累呢?”
庄子的这种人死了比活着好的厌世思想,实际上是战国时代混战不休、人民生不如死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从汉魏至南北朝,也是充满了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生命朝不保夕。文人们写的很不少,如东汉张衡的《髑髅赋》。
鲁迅先生所处的北洋军阀统治时代,也是同样的黑暗与苦难。庄子这种思想,对鲁迅早期思想有很深的影响。他离开北平去厦门前写的散文诗集《野草》中有《死火》、《墓碣文》、《死后》等篇,其思想与《起死》是大致相同的。
鲁迅找不到出路,路的尽头是死亡、是坟墓。他为自己的随感集题名为《坟》。他在厦大也有一张坐于坟上的照片,也都反映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失望与愤懑。
但鲁迅又不是庄子,他失望而并未绝望,他仍用笔在战斗,仍在寻找他的路,像《野草-过客》中那位过客,即使是荆棘遍地,也仍奋然前行。他还说:“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故乡》)
应该说,在先秦诸子中,对鲁迅的思想和文章影响最大的,还是庄子。
1940年,郭沫若在《中苏文艺》上发表《庄子与鲁迅》一文。郭沫若认为,鲁迅颇受庄子的影响,“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该文列举了鲁迅引用庄子的完整的词句共十一条。
鲁迅学“庄子”、用“庄子”而又不拘泥于“庄子”,而是批判性的。作为旧传统、旧思想、旧文化的猛烈批判者,鲁迅写历史小说,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联系现实,有所批判。《起死》既批判了庄子,也批判了现实。
《起始》后一大半,是《庄子》中没有的:庄子让太司命把“骷髅”救活了,活的“汉子”不仅不感谢,还诬赖庄子偷了他的东西,要他赔偿损失。这是何等颠倒、何等忘恩负义!
别说鲁迅时代,社会乌烟瘴气,即使是当今社会,有些人道德沦丧,马路上救人者,反被诬为伤人者,不是比比皆是吗?以至于导致马路上躺着伤病者,竟无人敢上前救助!
鲁迅对历史小说的写法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说:“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须怎样的手腕。”
鲁迅的《故事新编》八篇,采取的也是这两种手法。前一种,即“博考文献,言必有据”,所以写得较费力。从1922年的第一篇《补天》到1926年在厦大群贤楼上的“石屋里”,写了最后两篇《奔月》和《铸剑》,因转赴中山大学而放下了(他本来也许会多写点),前后共花了十三年。
然而,他又不会照抄照搬庄子,也会采用第二种,有所增删、“据一点原由,加以点染”。
以《起死》为例:大致前三分之一(骷髅复活前的庄子独白)是“言必有据”的,后三分之二(骷髅复活至巡士上来这两大段,复活汉子的纠缠)是作者“据一点原由,加以点染”的(所谓“保甲”、“警棍”、“警笛”“警局”都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现实)。
只要比较一下《庄子-至乐》寓言的原文与鲁迅新编的小说《起死》,就不难领略到鲁迅的这种特异的笔法。
【附录】鲁迅小说《起死》全文
(一大片荒地。处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遍地都是杂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路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远处望见房屋。)
庄子—— (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道冠,布袍,拿着马鞭,上。)出门没有水喝,一下子就觉得口渴。口渴可不是玩意儿呀,真不如化为蝴蝶。可是这里也没有花儿呀,……哦,海子在这里了,运气,运气!(他跑到水溜旁边,拨开浮萍,用手掬起水来,喝了十几口。)唔,好了。慢慢的上路。(走着,向四处看,)阿呀!一个髑髅。这是怎的?(用马鞭在蓬草间拨了一拨,敲着,说:)
您是贪生怕死,倒行逆施,成了这样的呢?(橐橐。)还是失掉地盘,吃着板刀,成了这样的呢?(橐橐。)还是闹得一榻胡涂,对不起父母妻子,成了这样的呢?(橐橐。)您不知道自杀是弱者的行为吗?(橐橐橐!) 还是您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成了这样的呢?(橐橐。)还是年纪老了,活该死掉,成了这样的呢?(橐橐。)还是……唉,这倒是我胡涂,好像在做戏了。那里会回答。好在离楚国已经不远,用不着忙,还是请司命大神复他的形,生他的肉,和他谈谈闲天,再给他重回家乡,骨肉团聚罢。(放下马鞭,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
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 ……
(一阵阴风,许多蓬头的,秃头的,瘦的,胖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鬼魂出现。)
鬼魂——庄周,你这胡涂虫!花白了胡子,还是想不通。死了没有四季,也没有主人公。天地就是春秋,做皇帝也没有这么轻松。还是莫管闲事罢,快到楚国去干你自家的运动。……
庄子——你们才是胡涂鬼,死了也还是想不通。要知道活就是死,死就是活呀,奴才也就是主人公。我是达性命之源的,可不受你们小鬼的运动。
鬼魂——那么,就给你当场出丑……
庄子——楚王的圣旨在我头上,更不怕你们小鬼的起哄! (又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
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秦褚卫,姜沈韩杨。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敕! 敕! 敕!
(一阵清风,司命大神道冠布袍,黑瘦面皮,花白的络腮胡子,手执马鞭,在东方的朦胧中出现。鬼魂全都隐去。)
司命——庄周,你找我,又要闹什么玩意儿了?喝够了水,不安分起来了吗?
庄子——臣是见楚王去的,路经此地,看见一个空髑髅,却还存着头样子。该有父母妻子的罢,死在这里了,真是呜呼哀哉,可怜得很。所以恳请大神复他的形,还他的肉,给他活转来,好回家乡去。
司命——哈哈!这也不是真心话,你是肚子还没饱就找闲事做。认真不像认真,玩耍又不像玩耍。还是走你的路罢,不要和我来打岔。要知道“死生有命”,我也碍难随便安排。
庄子——大神错矣。其实那里有什么死生。我庄周曾经做梦变了蝴蝶,是一只飘飘荡荡的蝴蝶,醒来成了庄周,是一个忙忙碌碌的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了庄周呢,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这样看来,又安知道这髑髅不是现在正活着,所谓活了转来之后,倒是死掉了呢?请大神随随便便,通融一点罢,做人要圆滑,做神也不必迂腐的。
司命—— (微笑,)你也还是能说不能行,是人而非神……那么,也好,给你试试罢。
(司命用马鞭向蓬中一指。同时消失了,所指的地方,发出一道火光,跳起一个汉子来。)
汉子——(大约三十岁左右,体格高大,紫色脸,像是乡下人,全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用拳头揉了一通眼睛之后,定一定神,看见了庄子,) 哙?
庄子——哙?(微笑着走近去,看定他,)你是怎么的?
汉子——唉唉,睡着了,你是怎么的?(向两边看,叫了起来)阿呀,我的包裹和伞子呢?(向自己的身上看,) 阿呀呀,我的衣服呢? (蹲了下去。)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你是刚刚活过来的。你的东西,我看是早已烂掉,或者给人拾去了。
汉子——你说什么?
庄子——我且问你: 你姓甚名谁,那里人?
汉子——我是杨家庄的杨大呀。学名叫必恭。
庄子——那么,你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呢?
汉子——探亲去的呀,不提防在这里睡着了。(着急起来,) 我的衣服呢?我的包裹和伞子呢?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我且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
汉子—— (诧异,)什么?……什么叫作“什么时候的人”? ……我的衣服呢? ……
庄子——啧啧,你这人真是胡涂得要死的角儿——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澈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那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所以我首先要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唉唉,你不懂。……那么,(想了一想,)我且问你:你先前活着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什么故事?
汉子——故事吗?有的。昨天,阿二嫂就和七太婆吵嘴。
庄子——还欠大!
汉子——还欠大? ……那么,杨小三旌表了孝子……
庄子——旌表了孝子,确也是一件大事情……不过还是很难查考…… (想了一想)再没有什么更大的事情,使大家因此闹了起来的了吗?
汉子——闹了起来……(想着,)哦,有有!那还是三四个月前头,因为孩子们的魂灵,要摄去垫鹿台脚了,真吓得大家鸡飞狗走,赶忙做起符袋来,给孩子们带上……
庄子—— (出惊,)鹿台?什么时候的鹿台?
汉子——就是三四个月前头动工的鹿台。
庄子——那么,你是纣王的时候死的?这真了不得,你已经死了五百多年了。
汉子—— (有点发怒,)先生,我和你还是初会,不要开玩笑罢。我不过在这儿睡了一忽,什么死了五百多年。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快还我的衣服,包裹和伞子。我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且让我来研究一下。你是怎么睡着的呀?
汉子——怎么睡着的吗?(想着,)我早上走到这地方,好像头顶上轰的一声,眼前一黑,就睡着了。
庄子——疼吗?
汉子——好像没有疼。
庄子——哦……(想了一想,)哦……我明白了。一定是你在商朝的纣王的时候,独个儿走到这地方,却遇着了断路强盗,从背后给你一闷棍,把你打死,什么都抢走了。现在我们是周朝,已经隔了五百多年,还那里去寻衣服。你懂了没有?
汉子—— (瞪了眼睛,看着庄子,)我一点也不懂。先生,你还是不要胡闹,还我衣服,包裹和伞子罢。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庄子——你这人真是不明道理……
汉子——谁不明道理?我不见了东西,当场捉住了你,不问你要,问谁要? (站起来。)
庄子—— (着急,)你再听我讲: 你原是一个髑髅,是我看得可怜,请司命大神给你活转来的。你想想看:你死了这许多年,那里还有衣服呢! 我现在并不要你的谢礼,你且坐下,和我讲讲纣王那时候……
汉子——胡说!这话,就是三岁小孩子也不会相信的。我可是三十三岁了! (走开来,) 你……
庄子——我可真有这本领。你该知道漆园的庄周的罢。
汉子——我不知道。就是你真有这本领,又值什么鸟?你把我弄得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包裹也没有了……(有些要哭,跑开来拉住了庄子的袖子,)我不相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 我扭你见保甲去!
庄子——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 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有毛,然而王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
汉子—— (发怒,)放你妈的屁! 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 (一手捏了拳头,举起来,一手去揪庄子。)
庄子——(窘急,招架着,)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
汉子—— (冷笑着退开,)好,你还我一个死罢。要不然,我就要你还我的衣服,伞子和包裹,里面是五十二个圜钱, 斤半白糖, 二斤南枣……
庄子—— (严正地,) 你不反悔?
汉子——小舅子才反悔!
庄子—— (决绝地,)那就是了。既然这么胡涂,还是送你还原罢。(转脸朝着东方,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
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秦褚卫,姜沈韩杨。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敕! 敕! 敕!
(毫无影响,好一会。)
天地玄黄!
太上老君! 敕! 敕! 敕! 敕! ……敕!
(毫无影响,好一会。)
(庄子向周围四顾,慢慢的垂下手来。)
汉子——死了没有呀?
庄子—— (颓唐地,) 不知怎的,这回可不灵……
汉子—— (扑上前,)那么,不要再胡说了。赔我的衣服!
庄子—— (退后,) 你敢动手?这不懂哲理的野蛮!
汉子—— (揪住他,)你这贼骨头! 你这强盗军师! 我先剥你的道袍,拿你的马,赔我……
(庄子一面支撑着,一面赶紧从道袍的袖子里摸出警笛来,狂吹了三声。汉子愕然,放慢了动作不多久,从远处跑来一个巡士。)
巡士——(且跑且喊,)带住他! 不要放! (他跑近来,是一个鲁国大汉,身材高大,制服制帽,手执警棍,面赤无须。) 带住他,这舅子! ……
汉子——(又揪紧了庄子,) 带住他! 这舅子! ……
(巡士跑到,抓住庄子的衣领,一手举起警棍来。汉子放手,微弯了身子,两手掩着小肚。)
庄子——(托住警棍,歪着头,) 这算什么?
巡士——这算什么? 哼! 你自己还不明白?
庄子—— (愤怒,) 怎么叫了你来,你倒来抓我?
巡士——什么?
庄子——我吹了警笛……
巡士——你抢了人家的衣服,还自己吹警笛,这昏蛋!
庄子——我是过路的,见他死在这里,救了他,他倒缠住我,说我拿了他的东西了。你看看我的样子,可是抢人东西的?
巡士——(收回警棍,)“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到局里去罢。
庄子——那可不成。我得赶路,见楚王去。
巡士—— (吃惊,松手,细看了庄子的脸,)那么,您是漆……
庄子—— (高兴起来,)不错!我正是漆园吏庄周。您怎么知道的?
巡士——咱们的局长这几天就常常提起您老,就您老要上楚国发财去了,也许从这里经过的。敝局长也是一位隐士,带便兼办一点差使,很爱读您老的文章,读《齐物论》,什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真写得有劲,真是上流的文章,真好! 您老还是到敝局里去歇歇罢。
(汉子吃惊,退进蓬草丛中,蹲下去。)
庄子——今天已经不早,我要赶路,不能耽搁了。还是回来的时候,再去拜访贵局长罢。
(庄子且说且走,爬在马上,正想加鞭,那汉子突然跳出草丛,跑上去拉住了马嚼子。巡士也追上去,拉住汉子的臂膊。)
庄子——你还缠什么?
汉子——你走了,我什么也没有,叫我怎么办?(看着巡士,) 您瞧,巡士先生……
巡士—— (搔着耳朵背后,)这模样,可真难办……但是,先生……我看起来,(看着庄子,)还是您老富裕一点,赏他一件衣服,给他遮遮羞……
庄子——那自然可以的,衣服本来并非我有。不过我这回要去见楚王,不穿袍子,不行,脱了小衫,光穿一件袍子,也不行……
巡士——对啦,这实在少不得。(向汉子,) 放手!
汉子——我要去探亲……
巡士——胡说!再麻烦,看我带你到局里去! (举起警棍,) 滚开!
(汉子退走,巡士追着,一直到乱蓬里。)
庄子——再见再见。
巡士——再见再见。您老走好哪!
(庄子在马上打了一鞭,走动了。巡士反背着手,看他渐跑渐远,没入尘头中,这才慢慢的回转身,向原来的路上踱去。)
(汉子突然从草丛中跳出来,拉住巡士的衣角。)
巡士——干吗?
汉子——我怎么办呢?
巡士——这我怎么知道。
汉子——我要去探亲……
巡士——你探去就是了。
汉子——我没有衣服呀。
巡士——没有衣服就不能探亲吗?
汉子——你放走了他。现在你又想溜走了,我只好找你想法子。不问你,问谁呢?你瞧,这叫我怎么活下去!
巡士——可是我告诉你: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呀!
汉子——那么,你给我想法子!
巡士—— (摆脱着衣角,)我没有法子想!
汉子——(缒住巡士的袖子,)那么,你带我到局里去!
巡士——(摆脱着袖子,)这怎么成。赤条条的,街上怎么走。放手!
汉子——那么,你借我一条裤子!
巡士——我只有这一条裤子,借给了你,自己不成样子了。(竭力的摆脱着,) 不要胡闹! 放手!
汉子—— (揪住巡士的颈子,) 我一定要跟你去!
巡士—— (窘急,) 不成!
汉子——那么,我不放你走!
巡士——你要怎么样呢?
汉子——我要你带我到局里去!
巡士——这真是……带你去做什么用呢?不要捣乱了。放手! 要不然…… (竭力的挣扎。)
汉子—— (揪得更紧,)要不然,我不能探亲,也不能做人了。二斤南枣,斤半白糖……你放走了他,我和你拚命……
巡士—— (挣扎着,)不要捣乱了!放手! 要不然……要不然…… (说着,一面摸出警笛,狂吹起来。)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
四、毛主席谈庄子
(一)游学谒翰林
毛主席与庄子缘份也不浅,在少年读书时代就有所涉猎,而且颇有见地。
有文献可查的,1913年他二十岁,考入湖南第四师范,《讲堂录》中就有庄子的记录。隔一年,四师并入一师,1917年暑假,与同学萧子升沿洞庭湖东五县游学。后萧氏有回忆录《我和毛泽东一段当乞丐的经历》。书中写他们到了宁乡,拜谒当地声望很高的刘翰林。两个身无分文、饥肠辘辘的穷学生为得到翰林的接见,先献上四句联句——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泽东)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瑜)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瑜)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泽东)
刘翰林见诗句,颇感惊讶,果然接见,先问:“你们是读洋学堂的,怎还会写诗?诗不错,字也好。”
萧答道:“我们不仅学写诗,还读古书呢。”
刘输林又问:“你们都读了什么古书?”
毛回答说:“读过《十三经》,也读过《老子》与《庄子》。”
刘翰林:“你说这两部书,谁的注最好?”
毛答:“《老子》是王弼注,《庄子》是郭象注。”
二十出头的年纪,青年毛泽东不仅读了《十三经》,还读了《老子》与《庄子》,并知道谁的注最好。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他的这种认识,一来可能从老师那得来的,二来可能是自己读了不止一个注本后得出的结论。
毛主席晚年对郭象注本仍有所关注。1975年8月,他在初唐房玄龄等编纂的《晋书-郭象传》中旁批四个字:“郭象无行”。(关于“郭象无行”,上文谈《庄子》版本已涉及,此处不赘。)
(二)“当代庄子”
毛主席在一师时,有位教“范文”的老师刘策成先生主要研究《庄子》,称庄子才是“万世师表”。他也十分赏识毛这位学生,日记中写道:“润之,该生意气锐、思非凡,天纵奇才也!”
他见毛也酷爱《庄子》,赠他王先谦《庄子集解》(八卷)。
1920年,谭延闿聘刘先生出任浏阳县长。先生犹豫不定,正好毛来家(时他无家亦无业,常至刘先生家投宿)。刘先生向他咨询意见。他说:“先生是当代庄子。您常教导我们:庄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不为虎作伥之谓也;‘无不为’也,为百姓有益之事都应做。”
刘先生再问:“如果你去当这县长,你会怎么办?”毛又引庄子的话回答:“庄子说,‘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庄子-徐无鬼》)”。意思是:为天下服务的,与牧马有何不同于呢?也是去除害马者而已。
1921年7月,毛主席参加“一大”后任中共湘区(湖南)书记,发动工人罢工,抗议军阀赵恒惕倒行逆施。有“平民县长”美誉的刘先生意外升任省警察厅长。赵贼一再派他抓捕毛,刘先生每次都预先报信。一年之内,警察三次扑空,引起赵贼的怀疑,又抓不到证据,便将其调离,去了郴县。
毛主席之所以能一再化险为夷,全仗刘先生这位恩师暗中保护。
1950年,刘先生被聘任中央文史馆员,并应毛主席之邀来京。师生欢叙,临别主席回赠《庄子集解》,说:“先生赠我的让赵恒惕抄走了。这本是长征中得到的。每看到它,就想起先生。您作个纪念吧。”
后先生潜心研究,著有《庄子集解-内篇补正》,特送主席求正。
毛主席与恩师刘策成这段佳话,可称为今古奇缘:缘于《庄子》,始于《庄子》而又终于《庄子》。一部《庄子集解》,凝结了时代风雨、民族兴衰与师生四十年的生死情谊。
(三)庄子认识论的不足
关于哲学中的“认识论”,先秦诸子用“知与行”来表达。各有各的说法,如孔子的“生而知之”、孟子的“思而得之”,都轻视“行”、轻视实践。
关于老子与庄子,毛主席认为他们和历代哲人们一样,都没有讲清楚“知与行”的关系。1964年8月他同周培源、于光远等就日本坂田昌一《关于量子力学理论的解释问题》发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的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毛主席说了一段话:“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道理。。。。。。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
老、庄都否定实践,排斥“行”对于“知”的作用,主张“不行而知”。
庄子主张“天道无为”、“道先天地而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这使庄子不可避免地跌入唯心论的一边去了。他的哲学,与老子一样都属于客观唯心论的范畴。黑格尔读过《老子》,他的“绝对理念”与老、庄的“天道”有相似之处。
尽管庄子是主张事物不断变化的,但他的无生死、无是非、无始终的观念,却又比老子走得更远,陷入“相对论”“宿命论”之中。这一点,连信奉道教的王羲之也不认可。他在《兰亭集序》中说:“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死与生怎么是一样的呢?长寿的彭祖与夭寿的殇者怎么能等量齐观的呢?
哲学上认识论的实践——感性、感性——理性这“两个飞跃”,不仅老、庄等先秦诸子没有解决,马克思和列宁也没有彻底解决(都偏重于强调唯物论,而忽略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只有到了毛主席的《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才彻底解决、才真正讲清楚了。
连马克思和列宁都没讲清楚的认识论,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两千年的庄子能讲清楚呢?
然而,庄子之所以为庄子,自有其精采之处。这看了下文“毛主席对庄子的妙用”便略知一二了。
(四)毛主席对庄子的妙用
诸子中,毛主席引用最多的,除了孔子就是庄子。他对孔子,批判多于赞扬;对庄子反之,欣赏多于批判。仅举以下数例。
(1)《逍遥游》中的鲲鹏
早在1913年,他在“讲堂录”中就已记下国文老师袁仲谦讲《庄子-逍遥游》的内容:“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上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言鹏不知道里之远近,趣足以自胜而逝。”。。。。。。
学生时代的毛主席,《逍遥游》中展翅一冲九万里之鲲鹏,一直是他向往的崇高形象,1918年《送纵宇一郎(罗章龙)东行》长歌行中写道:“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毛泽东诗词集》)
毛主席晚年还记得学生时代写的一首诗残存的两句:“当时我写的诗有两句还记得:‘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击水三千里”,也是从《逍遥游》中来的:“鹏之涉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
1945年4月毛主席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口头报告中说:“。。。。。。靠打麻雀战,打游击战,麻雀满天飞,哪里有东西吃,就飞到那里去。。。。。。客观事实完全证明了,我们这个麻雀与别的麻雀不同,可以长大变成鹏鸟。从前中国神话中说:有一个大鹏鸟,从北方的大海飞到南方的大海,翅膀一扫,就把中国扫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准备那样,准备发展到三百万、五百万。这个过程就要从小麻雀变成大麻雀,变成一个翅膀可以扫尽全中国的大鹏鸟。”(《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与讲话集》)
1965年秋,毛主席写了《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可见,毛主席从少年学生时代到晚年黄昏岁月,展翅高飞的鲲鹏,一直是他心目中最为美好的形象。
(2)《齐物论》的得与失
《庄子》名篇《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不同事物,其性质是相同的,故称“齐物”。生死、物我、是非、善恶、彼此。。。。。。等等,都一样。生即是死,死亦是生。其他对立关系也是如此。
庄子高论,其得也,承认事物是变化的、非绝对的,如生变为死、死变为生;生中有死,死中有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等等。毫无疑义,这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其失也,抹杀不同事物“质”的区别,陷入“不可知论”与无是非、无善恶的“相对主义”。
1917年,学生时代的毛主席在读泡尔生《伦理学原理》就注意到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我即宇宙,生即死,死即生,现在即过去及未来,过去及未来即现在,小即大,阳即阴,上即下。。。。。”
毛主席注意吸取庄子《齐物论》中的辩证法这一面,扬弃其混同的“相对主义”与“不可知论”。
如他曾对卫士说:我们在地上或在天上?是人或是神仙?——既在地上又在天上,既是人又是神仙:地球上看,我们是地上的人;别的星球上看,我们岂不也是天上的神仙?
他还对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夫人朱仲丽说:“我们把外国人当成洋人,外国人岂不也把我们看成洋人?”(朱仲丽《毛泽东、王稼祥在我生活中》)
显然,他幽默的话中,也是话中有话,使听者豁然开朗:破除对神仙、洋人的迷信。
(3)“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是康生写的一幅章草:“作始也简,将毕也巨”。意思是:开始做时很简单,将要完成时就很巨大了。
当时觉得很有哲理,且古雅、简洁。此语出自《庄子-人间世》。后才知道,康生书写,更主要的还是毛主席的影响。因在延安时,毛主席一再引用过庄子这句名言。
1939年5月,毛主席在艾思奇编的《哲学选辑》批示中引用庄子这句名言:“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他对此书很重视,先后批读了三遍,其中在第四章第一节旁批:“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也是康生书写的那八个字。
这八个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由“简”而“巨”、从小到大。如建党大业,开始时仅十二个人,到胜利开国则成千上万。
另一种解释是:毛主席在“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后又批了八个字:“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认识论上,唯心论与唯物论一开始差距很小(“简”),到最后差距很大(“巨”),即“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开始二者都是感性认识,“差之毫厘”。但到后来唯物论从感觉——感性——理性的两次飞跃,完成“知与行”的认识过程,而唯心论则停留在感性阶段,未经实践检验的。即使像老、庄的“天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也是唯心的、先验的,是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与唯物到最后,便“谬之千里”了。
两种解释都可通。
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七大”预备会上作报告说:“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了。”他用的又是第一个解释。
1945年6月,刚开完“七大”,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发表演说:“我经常和一些同志讲:‘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是古书《庄子》上讲的。‘作始’就是开头的时候,‘简’就是很少,是简略的。‘将毕’就是快结束的时候,‘巨’就是巨大、伟大。这可以用来说明有生命力的东西,有生命力的国家,有生命力的人民群众,有生命力的政党。”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与讲话集》)
毛主席对《庄子》这句名言如此欣赏、反复引用,难怪康生会用他“康体”章草加以书写了。
(4)庄子“鼓盆而歌”
《庄子-至乐》有庄子“鼓盆而歌”故事: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好友惠施前去吊唁,很不满,批评他:“妻子跟你一起过穷日子,生儿育女。死了你不哭便罢,竟鼓盆而歌!”
庄子作了一番解释,意思是:我原先也难过,后来一想,人啊本无生、无形、无气,后有了生、有了形、也有了气。现在又变回去了,生变成了死。生死是“天意”,也是“天命”。:她与春秋四季同行,卧于天地之“巨室”。而我却嗷嗷大哭,岂不是有背于“天意”、不通于“天命”?所以忍住没哭。
毛主席更是位达观之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庄子这一点格外欣赏,多次引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毛主席讲话:“突变(生死都是突变)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有灭亡,才有生长,还归自然,再造生物。如孔子至今存在,岂非一大灾难?鼓盆而歌是正确的。人死应开庆祝会。”(《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步入晚年,多次谈到生死问题:
六十年代初,一次在火车上同列车员谈话:“人总是要死的,我也是要死的。什么高瞻远瞩,没那回事。我死后,我搞的这些东西也会有人骂。”
1961年9月同蒙哥马利元帅谈话: “我现在只有一个五年计划,到73岁去见马克思。”“中国有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闫王不请自己去。”
1962年初,中央开会,中办举行会餐,与同桌的曾希圣夫人、李先念夫人、杨尚奎夫人等闲聊。他席间说:“不老不死,地球怎么装得下哟。”“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违反不了。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仙。”
1964年8月毛主席在北戴河同几位哲学家谈话:
“发生,发展,一个消灭一个。。。。。。给人家消灭,或者自己消灭。。。。。。任何事物都如此。”
“人为什么要死?这是自然规律。。。没有死,那还了得?如是今天还看到孔夫子,地球就装不下了。赞成庄子的办法,死了妻子,鼓盆而歌。死了人要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庆祝旧事物的消灭。。。。。。我们说,人类灭亡,是产生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现在人类很幼稚。”(陈晋《毛泽东之魂》)
1975年10月,毛主席与康生谈话。二人都重病在身。
康:“(自己)机器老了,快报废了。”
毛:“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违抗不了。应该学学庄子嘛,老婆死了,还鼓盆而歌。如果所有的人都活一百岁,地球上不就人满为患了?”(盛巽昌《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
他晚年对护士吴旭君说:“我死了,你们要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有一次游长江,他对着江中的鱼儿说:“鱼儿啊,我吃了很多的鱼。等我死了,骨灰扔在江中,你们都来吃我。”
多么豁达、乐观的老人!伟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早把生死都看透、参悟透了。
而最早的思想渊源便是庄子。
(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庄子-天下》篇第八节,庄学后人收入“辩者二十一事”,其中最后一事便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棰,每天取一半,万世都取不完。
这是很了不起的。先秦哲人已懂得今人所说的这个物理学原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1955年1月,毛主席召集中央领导人与科学家共商发展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大计。他说了以下的话: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还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上虽然还没有证实,将来实验条件发展了,将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8日)
以后美国科学家陆虔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反粒子”,证实了毛主席关于基本粒子对立统一、无限可分论断的正确性与预见性。
1957年1月,毛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上指出:
“一个原子分两部分:一部分叫原子核,一部分叫电子。原子核很小,但很重;电子很轻,一个电子大约只有最轻的原子核的一千八百分之一。原子核也是可以分的。”
1957年11月,毛主席参加莫斯科世界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在物理科学新发现基础上,再次阐明物质内部结构的对立统一关系:
“你看在原子里头,就充满了矛盾的统一:有原子核和电子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原子核里头又有质子和中子的对立统一。质子又有反质子,中子又有反中子。总之,对立面的统一是无所不在的。”(《毛泽东与自然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64年八月毛主席同康生、陈伯达、关锋、龚育之等谈“分析与综合”的哲学问题,其中提到:
“列宁讲过,凡事都可分。举原子为例,不但原子可分,电子也可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个真理。。。。。。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六天后,他又约见周培源、于光远再次谈到《自然辩证法通讯上》日本坂田昌一的文章:“世界是无限的。世界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从大的方面看来是无限的。宇宙从小的方面看来也是无限的。。。。。。庄子讲‘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是对的。因此,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关于人的认识问题》)
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自然科学界关于基本粒子以下层次的“层子”、重粒子结构的“夸克”(大致相当于“层子”)以及比“夸克”更小的“轻子”“胶子”等“微粒子”的陆续发现,一次次证明毛主席关于“物质无限可分”论断的科学性与预见性。所以,国际物理学界将这些“微粒子”统称为“毛粒子”。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毛主席用辩证唯物主义解剖刀分析世界、巧用庄子的哲理名言, “化古为新”、“古为今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令人赞叹,足为“学而能化”的楷模。
五、《庄子》说石
甲、《内篇》
《逍遥游》:
1、“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注】
大浸,大水,洪水。
稽天,滔天。
金石流,金石熔化。
【释】
(庄子虚构两个人物:肩吾与连叔,谈及楚狂人隐士接舆说,藐姑射神山上有位“神仙”——)
“此人没有任何东西能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死他。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烧焦,也不能让他感到炽热。”
2、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注】
大瓠,大葫芦。
石,古代容器。一石合今120斤。
【释】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种下,成熟后,果实容量五石(700斤)”。
《齐物论》:
3、“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石)之昧终。”
【注】
坚白,石之质坚色白。“坚白之辩”,为先秦名家的一次大辩论。诸子几乎都卷入了。
【释】
(惠施他们)并非别人都明白而强要人家都明白,结果终其一生让“坚白同异”的命题弄糊涂了。
《人间世》:
4、“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注】
匠石,名石的工匠。
曲辕,地名。
栎社树,社里的栎树。社,祭土地神之处。
不辍,不止。
匠伯,众匠之长,即匠石。
【释】
一个名叫石的木匠到了齐国,走到曲辕,看见一棵社里的栎树,其大能遮蔽一千条牛。。。。。。观者如闹市般。匠伯(匠石)看都不看,连脚步都没停下(因为他一眼看出这不是好木材)。
乙、外篇
《马蹄》:
5、“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左旁加“玉”)璋?”
【注】
纯朴,原始木料。
不残,不加雕斫。
牺尊,刻有牛形纹饰的酒尊。尊通樽,木制酒杯。
圭璋,上尖下方为圭,形似半圭为璋。
【释】
所以原木不加雕斫,怎能成牛纹酒樽?白玉不切开,怎能成为圭璋?
《天地》:
6、“金石不得无以鸣。故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注】
金石,金为钟,石为磬。
不考,不敲击。
【释】
金石钟磬不到人手里,不会自己鸣响。所以金石钟磬不叩击,不会有乐声。
《秋水》
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注】
自多,自满。
比形,比,借为庇,寄托形骸。
【释】
我不曾以此自满,自以为寄托于天地,承受正气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子、小树木之在大山中一样。
《山木》:
7、“孔子问子桑乎(上加“雨”):‘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患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
子桑乎(上加“雨”)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注】
子桑乎(上加“雨”),姓桑,名乎(上加“雨”),隐士。
千金之璧,价值千金的玉璧。璧,圆形,中一圆洞。
赤子,婴儿。
布,古代钱币。
【释】
孔子问子桑乎(上加“雨”):“我一再被鲁国驱逐,在宋受砍树的惊吓,在卫国无立足之地,穷困于宋与东周,被围于陈、蔡之间。我遭受这么多忧患,为什么呢?”
子桑乎(上加“雨”)说:“先生没听说假国之人逃亡的事吗?有个叫林回的抛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背着婴儿逃走。
有人问:“你这样是为钱财吗?可婴儿比玉璧钱小得多。你为怕累赘吗?可婴儿比玉璧拖累多得多。放弃千金玉璧,背着婴儿逃走。这又是为何?”
林回说:“我与玉璧不过是钱财之利关系,我和幼子却是骨肉天性相连。”
(下面子桑乎(上加“雨”)又说了一番道理:以利害关系建立的,祸害来也必相互抛弃。以天性骨肉法合的,一迫有忧患必互相包容。“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以此回答孔子的疑惑。)
8、“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注】
履,踏上。
仞,古代长度,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若,你。
射,射箭。
【释】
(列御冠伯昏无人表演射箭,臂上放杯水,连箭连发,百发百中。伯昏无人说,你这是用技巧的“有心之射,还不忘怀无心的不射之射。” )
“试着与你你起登上高山,踩上危石,临百仞深渊,你能射吗?”
丙、杂编
《则阳》
9、“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
【注】
比,譬如。
泽,水汇集处,湖泽、湿地。
度,居,处。
坛,土石之台。
【释】
“譬如大湖之泽,百树同生长其中;观望大山,树与石同处于土石台之上。”
《让王》
10、“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曰:‘卷卷乎后之为人,葆力之士也。’”
【注】
石户,地名。
卷卷,用力貌。
后,君,指舜。
葆力,葆,养,葆养气力(养力不养德)
【释】
舜要把天下让给他的朋友石户的农民。石户的农民说:“你做国君是多么辛苦,可你只是劳苦用力而不知养德的人啊。”(他认为舜尽管辛劳,其德行还没达到至高境界,带着妻儿隐居海岛,终身没回来。)
11、“大王檀(左省去‘木’)父居邡(左为 ‘分’)”。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注】
大王檀(左省去‘木’)父,古公檀(左省去‘木’)父,王季父亲,周文王祖父。
邡(左为 ‘分’),同豳,今陕西旬邑西南。
狄人,北狄。汉称匈奴。
【释】
大王檀(左省去‘木’)父住在豳地,北狄来攻。送上皮货丝绸不接受,送上狗与马也不接受,送上珍珠宝玉仍不接受,北狄人要的是土地。
12、(曾子居卫)“。。。。。。曳涉(左加“丝”与“彳”)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注】
曾子,曾参,字子舆,孔子弟子。
曳,拖曳。
涉(左加“丝”与“彳”),破旧鞋子。
金石,钟磬。
商颂,《诗经》之“颂”,共五篇。
【释】
曾子住在卫国(穷困之极)。。。。。。拖着双破鞋子,歌唱《商颂》,声满天地,如同钟磬的金石之声。
《盗跖》
12、“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注】
申徒狄,姓申徒,名狄。
负石,背着石头。
【释】
“申徒狄进谏而君王不听,背负石头自已投河自尽,为鱼鳖所食。”
《列御寇》
13、“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注】
纬萧,编芦苇席女。
没于渊,潜于深潜。
骊龙,黑龙。颔(音含),下巴。
寤,醒。
【释】
庄子说:“河边上有一家贫穷,靠编苇席为生。其儿子潜没于深渊,获得千金之珠。他父亲对儿子说:‘拿石头砸碎它!那千金之珠,一定藏在九重深的深渊里那黑骊龙的下巴下面。你小子能得到珍珠,一定是它睡了。假使黑龙醒了,你就会被吃得一点也不剩了!’”
(这之前,有个见宋王的人,得赏赐车马十辆,以此向庄子显耀。庄子讲这故事警诫他:这不是福而是祸。)
14、“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哉!何以如此?’”
【注】
棺椁,古人死后有内外两层棺椁收殓,内层为棺,多用本制;外层为椁,木制或石制。
连璧,两块玉璧相连。
珠玑,珍珠宝玉,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
赍(音几)送,持物送葬,送葬品。
【释】
庄子快死了,弟子想厚葬他。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葬品。我葬的东西岂不十分齐全?你们何须如此?”
《天下》:
15、(道家学派慎到等人主张摒弃智能,随物顺情,不得已而后动)
“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
【注】
曳,拖。
飘风,回旋之风。还,同旋。
隧,回。
【释】
“推着才能走,拖着才往前,像旋风入之回旋,像羽毛之旋转,像磨盘石之来回转动。保全自身而无非议,动静都无过错,未尝有罪过。”
六、《庄子说石》简评
按照庄子的浪漫情怀、恣肆笔墨,“秋水文章不染尘”,作为石文化史的研究者,我多么希望庄子有一篇寓言式或神话式的文字,写一写石头或宝玉啊。
但是,翻开《庄子》,却没有。不仅没有这种寓言、神话式的文字,连管子与孔子的玉之“十德”“九德”的总结性文字也没有。庄子说石谈玉,都是零星的,借玉、石说事,以此阐述他的道理。为何如此?时代使然。
下面分三个方面对“庄子说石”简单加以评说。
其一、庄子时代是“玉文化”走向衰微的时代。
庄子处于战国中期。如果说春秋时孔子已大为感叹:“礼崩乐坏”,那么,到了战国,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一百多个大小诸侯封国,只剩七个大国,西周建立的“礼乐文化”已经崩坏成碎片了。
春秋时,周天子基本上已名存实亡,但春秋“五霸”名义上还不敢完全无视它。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还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前606年,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挥师北上,兵锋到达东周洛邑郊外,居然向周天子使者问“九鼎之轻重”。“问鼎”意欲何为?不言自明。善于言辞的周使者王孙满加以劝诫:“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野心勃勃的楚庄王根本没把周王室看在眼里,志在“问鼎中原”,照样把郑国灭了。
到了战国,周天子不明智地想联合诸侯攻打秦国,结果反被秦所灭,土地、人口并入秦国(只给一小块地让他继续祭祀周先祖先王)。东周失去天子和土地,“名”与“实”皆亡。
那么,西周所依仗的“礼乐文化”还可能存在吗?《周礼》中明文规定的种种繁文缛节、清规戒律有谁还会遵守呢?自然,“礼”中的“礼玉”、“乐”中的“石磬”,随之也派不上大的用场,有的只能闲置于高阁了。
周礼,不用说到战国崩坏殆尽,早在春秋晚期,孔子从青年、壮年到晚年,三次向老子问“礼”。老子都懒得正面回答,反面劝他:“你别过总想出头露面,退而修其身方能明哲保身”。老子很明白,孔子“问礼”是为了“入世”,而他的“入世”与自己的“出世”是截然相反的。
周礼,到了战国初,已近乎荡然无存。周天子威信一落千丈,地位岌岌可危。到了战国中期,大国兼并战争越演越烈,诸侯亡国惨剧天天上演,亡国百姓流离失所,官民生命朝不保夕。身处战乱中的庄子,拒绝宰相的高位,甘愿退隐乡间、过贫困日子以自保,不再关注“礼乐文化”中的“礼玉”与“磬乐”,也就毫不奇怪的了。
然而,石文化源远流长,虽然衰微,却又是不会也不可灭绝的。在历史长河中,泥沙冲走了,石与玉依然留下,石文化依然存在,不会了无痕迹。
《庄子》中的玉、石也是如此。
其二、《庄子》说石的特点:
《庄子》有关玉、石的文字,去掉重复的(如“坚白”石之辩),竟还有十五、六处之多。诸子中,不算最少的。初想起来,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用作文章的修饰。
如“内篇”《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文中的“金石流”,指金(铜)矿石与山石都熔化了。“金石流”是对大旱酷热的形容。
又如《人间世》:(曾子居卫)“。。。。。。曳涉(左加“丝”与“彳”)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
“声满天地,若出金石”,也是形容曾子歌声如同“金石”之声。此处的“金石”,是钟磬,又不同于“金石流”之矿物的“金石”。
二是用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如外篇《马蹄》:“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左旁加“玉”)璋?”
一块白玉不加切割、雕琢,怎会有圭璋这玉器?庄子阐述的是不残不成、不破不立的思想。
又如《秋水》:“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我不敢自满,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一样,同样依靠天地而得形、依仗阴阳而得气,阐述的是“万物齐一”的“齐物论”观点。
阐述“齐物论”观点的,还有杂编《则阳》: “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大湖泽中,百材同一处生长;大山上,林木与山石同一个坛台。
再如《山木》。庄子借子桑乎(上加“雨”)讲了一个假国亡国之际,假国人林回弃千金之璧、背婴儿逃亡的故事,意在说明庄子的价值观:以利益相交者也容易因利害而散伙,以亲情骨肉建立的关系则属于天性,而这种天性在患难面前,是不会改变的。
更如“杂篇”《让王》:“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哉!何以如此?’”
庄子临终这段遗言十分精采:“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诸子中也只有庄子,才说得出这么博大、旷达的豪言,真是令人赞叹!
这几句临终遗言,美且壮矣!淋漓尽致地表达《逍遥游》《齐物论》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生死等同”的“出世”思想与乐观、旷达的生死观。
三、保存春秋战国对珠玉、石头使用的史料:
如“石”作为量具。内篇《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一个大葫芦可装“五石”。古代一石,120斤。
又如“石”作为人名。“内篇”《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匠石,其名为石的木匠,又称匠伯,师付。
再如“石”作为地名。“杂篇”《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石户这地方的农民。
更如“石”为磨盘。《天下》:
“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
“石”为磨盘,如同石之为砚,大概上古三代甚至更早就有了。孔子殉葬品中还葬有一石砚的记载。
上述《天下》这段话,同样阐述道家学派慎到等人主张摒弃智能,随物顺情,不得已而后动的明哲保身之思想。
此外,还有玉石的从礼玉到商品的转化。
两周玉文化的演变,有一点很突出的,就是从礼玉向商品的转变。这种转变,春秋早期的管仲就十分精通了,其“玉璧谋”便是一次成功借玉石发大财的例子。
到了庄子的战国中期,玉壁的价值是用“千金”来计算的。如假国人林回抛弃“千金之璧”、背幼婴逃亡的故事。
再如“内篇”《人间世》所记载的,先周时期,珠玉便已与皮帛、犬马成为交换的物品:“大王檀(左省去‘木’)父居邡(左为 ‘分’)”。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自古以来,以“石”作为人名、地名者尤多,可以列出长长的单子。究其渊源,自然和人与石的关系相联系。
人类诞生与石有缘:从夏启到孙悟空,都是从石头中蹦出来。这是神话传说。而人类学的科学记载也与石头有关,包括殒石撞击的化合作用,促成海底产生微生物,一步步从单细胞进化为鱼类、从无脊椎动物(鸟类)变成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等等。
原始人类的生存更是离不开石头。人类产生之后,便开始几百万年的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从粗石器到细石器、从用石到爱石、从爱石到爱玉,又产生从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向奴隶社会“玉器时代”的转变,从而开创了上古三代“礼乐”文明的新纪元。
只有从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才能更清晰地理解,包括庄子在内的先秦诸子说石谈玉,在石文化史与玉文化史上“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价值。无论他们说多说小,都无一例外地留下这一群震古烁今智者的一笔,都是难以抹去、弥足珍贵的。
(2024年3月22日初稿,於古广阳石可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