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亿矿权案案卷丢失事件的调查结果出来了:所谓“案卷丢失”系王林清故意所为。王林清因工作中对单位产生不满而窃取相关案卷材料。
观察者网报道这个新闻时,标题是“最高法‘案卷丢失’调查结果公布,太意外了!”观察者网的这个标题确实反映了很多人对这个调查结果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结果意外呢?
原因当然很简单:崔永元有大批的粉丝,这些粉丝是完全相信崔永元的,因为相信崔永元,他们也自然地相信王林清,认为“案卷丢失”一定就是最高法院领导指使他人所为,现在调查结果出来了,他们能不感到意外吗?
但是,在举报最高法院的事情发生后不久,很多人就在网上质疑王林清了,而且这种质疑的文章和微博都相当的多,相当一部分人早就不相信王林清了。所以,认为调查结果意外的人,也只是部分人群,甚至这部分人还并不一定占据多数。
不过,即使多数人对这个调查结果并不感觉意外,但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即使是在曾经质疑王林清的人中,也仍然有很多人存有疑问。事实上,这个调查结果确实留下了一些让人无法忽视的疑点:
1、王林清在自述视频中说,“案卷丢失”前后,最高法院监控录像“黑屏”,而调查结果却是:“没有‘黑屏’和报修的记录”。一些人觉得王林清不可能公然这么撒谎,因为这个谎很容易被拆穿,人证物证很容易就让王林清身败名裂。
2、王林清将卷宗偷回家后,然后向领导反映案卷被盗,那么,再正常不过的结果应当是:领导调取监控视频,找出偷案卷的嫌疑人,而正常情况下,监控应当是正常运行的,这样一来,嫌疑人最后只能落到王林清身上。那么问题来了:王林清作为几乎唯一的嫌疑人(监控能证明),他偷走了案卷,然后又让领导很容易地发现是他偷了案卷(之所以没发现,仅仅是意外),他这样做正常人能理解吗?
3、最高法院领导没有调查案卷被偷事件,王林清应当感到庆幸,这时候他应当更加低调才对,尽量让这件事悄悄过去别被人注意才对,而他却不,竟然拍摄举报视频,让崔永元广而告之,然后,引起最高层重视,成立了中央政法委牵头的豪华调查组,最后自己落入法网。这个过程正常人能理解吗?即使王林清没偷这个视频,即使视频的丢失确与最高院领导有关(注意:是假设),他也应当知道,举报自己的领导——最高法院的领导应该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吧?——况且是在根本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那么,他为什么要冒着基本上没有赢的可能、输了却会赔掉一生的巨大风险去举报呢?仅仅“泄愤”能让人相信吗?
4、从最新央视关于调查结果的新闻视频来看,王林清在陈述事实时,却频繁出现“可能”这个词,譬如说自己受威胁“可能是我的夸大之词”、“赵发琦可能就想另辟蹊径”等,如果说的是事实,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可能”?
5、王林清说自己并没有受到来自最高院的威胁,却因为听赵发琦说,“给中央领导写封信,把你受处分的事也写上,将来肯定能把你这个处分给撤销掉了”,然后,“我(王林清)就听信了他的话”。根据王林清的这个陈述,是不是显得双博士王林清脑子简单得让人无法相信?
6、中央启动对陕西千亿矿权案案卷丢失事件极高规格的调查,原因就在于这事影响太大了,而之所以影响太大,则是因为是崔永元举报的,而崔永元影响太大。因此,这事跟崔永元是绝对脱不了关系的!另外,即使是调查王林清,也必然要涉及崔永元,崔永元的陈述也是证明王林清盗窃案卷以及其他犯罪行为的重要证据。但是,从整个新闻通稿来看,调查组并没有对崔永元进行调查,这是不是也让人感觉不解?
那么,有这么些疑点,是不是说明这个调查结果不可信呢?
我的回答是:不!
虽然上面列举了这么多疑点,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能证明这个调查结果不可信,更不能说明这个调查结果不可接受。
这些疑点可能说明两个问题:
一、调查可能对一些细节没有深挖,或者新闻通稿并没有将一些细节陈述清楚,从而让事件发生的逻辑显得并不完美。
二、调查组的调查结果说出了很多真相,但也有可能并没有说出全部的真相。我们不能排除,这个被调查的事件,可能牵涉到其他一些人或者事,而这些人或者事如果要一起调查的话,可能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要涉及更多、更大的问题,所以,调查组暂时将案卷丢失事件与这些人或者事做一个切割,先把大家关注的最高院案卷丢失这个事件解决了,给大家一个交代,另外的事情再慢慢解决。譬如关于没有调查崔永元这个质疑,新闻通稿上有这样一个表述,“联合调查组表示,对调查发现的违纪违法犯罪问题线索,已移交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处理”,显然,根据新闻所述,仅仅就这个举报事件而言,崔永元有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崔永元在网络发布的资料,涉及国家机密,即涉嫌泄密。另外,崔永元还可能涉嫌与王林清同谋,譬如他在2019年1月14日曾发了一个微博,说,“希望大家作证”,他与王林清“可以一起死!”如果他做的事情光明正大,何出此言?所以,可能是考虑到崔永元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大批的狂热支持者,调查组没有立即对他进行调查,而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公布,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然后再慢慢启动对崔永元的调查。不过,我还是希望崔永元对于王林清偷窃最高院案卷的事情并不知情,不然,这对许多把崔永元视为正义化身的人们的善良心理的打击是可怕的。
总之,对于最高法“卷宗丢失”事件的调查结果,我们不能仅仅从法律这个层面去看待,而应当将它视为一个法律加政治的调查结果。有些事情,你如果仅仅从法律这个角度看的话,你就会一味要求真相,而如果真相真的全部告诉大家了,产生的影响却可能是大家难以承受的,甚至会引起社会动荡。
所以,我们在追求真相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这个调查结果的社会影响。首先,这个调查结果公布之后,社会上的反应是比较平静的、完全可以接受的。更重要的是,调查结果认可了最高法院对于凯奇莱与西勘院合同纠纷案的终审判决,而这个判决我曾经做过分析,认为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应当是一个比较巧妙的相对完美的判决:“判凯奇莱与西勘院的合同有效,继续执行,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条文,没有将探矿权判给凯奇莱。这样一来,一方面,就等于西勘院与香港益业的合同作废了,另一方面,因为认定凯奇莱与西勘院的合作合同仅仅是合作勘探的合同,而勘探工作事实上已经结束,继续勘探,恐怕也很难再有什么成果,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几乎等于事实上判凯奇莱与西勘院的合同无效了!”所以,这个判决的最终结果就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了全民资产,最大程度地防止了(先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给刘娟和赵发琦背后的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的质疑,但是是可以接受的。我想,调查组应当也是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反复斟酌,才有了这样一个结果。也就是说,从政治和法律的综合角度去考虑,这个调查结果是合理的、正常的。事实上,对这个事件了解比较深的人应当大概率地很早就能预料到这个结果。
最后,我觉得这个调查结果没有让那些对这个事件有更深了解的网友们失望,可能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少数媒体(如微博和微信)的相对宽松和透明。想一想,在举报最高法之初,主流媒体都是一边倒地支持赵发琦,而且一般百姓也都一边倒地狂热支持崔永元、王林清、赵发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普通人可以发声的网络媒体都对质疑崔、王、赵的评论一律封杀,结果会怎样?我们敢说调查组的调查和结论就不会受一边倒地支持赵发琦的舆论影响吗?
所以,我们应当感谢微博、微信等少数言论比较宽松和公正的媒体,也希望它们能继续保持相对的宽松和公正,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