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为什么现代社会这么多渣男渣女?

  1、拒绝言辞之争

  首先呢,要对渣男渣女做一个定义.

  简单来讲,就是不拒绝不负责,可能会发生性关系,但不愿意确定恋爱关系,不给对方名分这种做法,都叫渣吧。

  其次,渣男渣女的外延还包括,给钱就能发生性关系,出轨但还没愧疚感,吊着各种男生给自己花钱但是还不愿意确定男女关系等等。

  也就是说渣男渣女的外延其实很广,包含了许许多多“主流价值观不接受的男女关系”。

  注意,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确定下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主流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首先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价值观这个东西是个矢量,有正负方向的。

  假设你认为出轨是个好事,那么结婚的就是渣。

  而你认为出轨是个不好的事,那么出轨就是渣。

  我们认为人应当结婚,而且不应当出轨,所以相反方向的就是渣,这个是要提前定义好的。

  因为某些价值观已经被扭曲的人会通过言辞之争混淆渣的定义(内涵)来达到诡辩的道德开脱。

  这时候一直看公众号学习逻辑学的好处就显现了,你绝对不会被你的男朋友/女朋友靠狡辩蒙混过关。

  2、科技的发展

  言归正传,开始论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渣男渣女呢?

  这要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来解读。

  从科技的发展来看,电脑、互联网、手机的出现使远距离的感情维持得以实现,以前是没有“异地恋”这一说的。

  出国往往就代表着分手,甚至跨省都很难维系男女感情,长时间出差或者异地工作都有可能导致双方出轨。

  而现在许多人表面维持着跨国恋情,但实际上时间长了肯定会觉得寂寞,一旦寂寞就必然出轨。

  这种出轨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换到五十年前,你们早就分手了,而分手之后就不算出轨,而现在出于……不想伤害对方的考虑,才勉强维持了异地恋。

  仅仅是因为网络的出现,感情才得以维系,能维持异地恋的人是少数,异地恋分手的才是大多数。

  随着科技的发展,恋爱的内涵还会产生新的变化,从最初的书信到电话,再到短信,再到QQ,再到语音、视频、微信。

  而且,因为4G的普及,手机视频才可以实现,而如果没有4G的话,可能那些“通过视频维系男女朋友感情”的群体就会分手,感情阈值标准会降低至“可以通过语音维系感情”的群体。

  再次,由于社会的发展,本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业变成了脑力劳动为主的科技行业,那么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也发生了变化,女权主义开始抬头,整个世界亟待男女平权,在这种情况下。

  本身女生以前从受压迫的地位变成了“平等”的地位,而男性和女性如果不能好好处理这种“伪公平”的话,男性会无法满足权力欲,因此更容易出轨,女性也因为拥有了自主的处理自己的性欲的权利,因此也容易出轨。

  最后,由于生物医学的发展,我们渐渐明白了处不处女这个事本身对满足繁衍冲动并没什么太大影响。

  在古代,只要破处就可以确定儿子是自己的,而其他情况就只能靠滴血认亲了,万一给别人养一辈子儿子那就很难过了,所以即使现代还有不少人有处女情结,但绝对没有古代那么重要了。

  于是处女与否并不是男女关系的一个“绝对硬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可以真正尊重自己内心的性需求,而不是主动拥抱物化,即使令自己憋出各类妇科疾病也绝对不进行婚前性行为。

  所以也给渣男渣女的出现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3、生产结构的改变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大生产使劳动力要素不仅只能囿于小农经济下的家庭结构,而是可以让单身男女自由选择自己的经济伴侣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能选择对务农有利的伴侣。

  这种小农阶级的解体同样会导致建立在小农经济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产生变革。

  比如为什么农村人更看重面子?因为祖祖辈辈都在这种地,由于大家平时除了种地什么都不懂,也不会去看书,每天念叨的就是那点事,低头不见抬头见。

  你没了面子要被人数落一辈子,自然要多顾忌面子一点,而且你家那点破事分分钟就会被事主找人打上门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愿意轻易出轨。

  而现代社会撕裂了这一遮羞布,人们可以直面自己的性欲——什么叫直面?你不喜欢美女? 一个村就10个女的给你选,现在你到了大城市,每天都要见上百个女的,你敢说你不动心?

  这种性欲的释放并不仅仅是因为城市人很渣,而是因为农村人想渣也没的渣。

  俗称男人有钱就变坏。

  如果拉近时间轴来看呢,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讲,早期的战时国制度变迁到现代市场经济,使铁饭碗不再存在,体制内的同单位解决男女问题这个事也变成了次优选项。

  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经济中早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由于经济主体的性质变化,人们对未来的男女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男女朋友的选择。

  比如:我到底要不要找个同单位的人一起过一辈子?还是找一个体制外的?甚至是其他城市的?

  这种不确定性和迷茫也导致了男女关系的不稳定,也就是出轨。

  4、文化与婚姻的解放

  不过仅仅是这几点还不足以让男女关系变成今天这种情况,在西方文化的感染下。

  我们发现离婚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并不是某一方被“休”了。

  而是我主动选择不想和你继续过下去了。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没有结婚的男女朋友之间的感情容忍度就会非常低,平时坚持坚持,比如坚持到结婚就好了,比如为了孩子先不离婚,这种想法就会越来越少,选择Soulmate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即使找不到合适的,也绝不将就。

  为什么要将就呢?又不是非你不可,即使和你分手了也不会觉得难堪,大不了辞职换个地方找工作就是了,而且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搬走而不是我搬走。

  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我们的虚假关系,那么既然感觉不合适,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分手。

  而这种“容忍度”阈值的降低,也会让人更倾向于出轨。

  实质还是分手,只不过是把分手这个事“默认提前”,就变成出轨了。

  5、生活重压下的父母

  不仅如此,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由于劳动力开始自由流动,农民开始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大规模出现,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人为了生计一辈子在外奔波(而不是在家里或者单位里)。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父母之爱,长大之后也就不会爱别人,从而变成渣男渣女。

  而在发展经济学中,发展中国家为了优生优育而实行的计划生育也让许多本应有兄弟姐妹可以懂得什么叫责任和分享的独生子变成了只会满足自己私欲的自私鬼

  同样,这个问题被应试教育的给这些独生子巨大压力进一步放大了。

  所以让这些本来就不懂得什么叫责任和感情的独生子一次性学习到将近30岁才能从只会应试学习的校园中走出来。

  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象牙塔中,在这种情况下,让这些孩子怎么能够理性对待男女关系呢,他们肯定是不知道该怎么办的。

  最后,由于社会化过程中本身会强化这一自我认知,导致的自反性产生也会进一步加剧男女关系的矛盾。

  比如,一个被惯坏的独生子女小公主,走到社会上之后也还以为自己是个女神,别人都要惯着她,同理,一个被妈妈惯坏的小皇帝,走到社会上之后也还以为自己是个妈宝,女朋友要无底线惯着他。

  本来是政治经济学文化制度等问题综合导致的结果,结果这些人却以为自己的自私是“天经地义”,那么男女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崩盘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