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复旦大学网红老师陈果的“毛至之年”在朋友圈刷屏,引起了大家阵阵哂笑。
复旦大学的网红老师陈果,习惯性的弓着身子、手舞足蹈、扭来扭曲地说到:“不论你是中年、少年、青年,还是mao zhi之年,啊,不论你是体力劳动者,啊,还是一个保安,还是一个小摊贩……”
一位资深博士、高级讲师,将耄耋(mao die)之年,错读成毛至之年,的确是不该犯的错误,但比读错字更可怕的是在大学课堂里传播鸡汤。
01 可怕的课堂鸡汤化
想想很多青年人经过多年寒窗,总算进到大学,没有得到真理的指点、学术的探索、事业的建构、人生的启悟,得到的却是陈果这种毒师的误导,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大学生的家长们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我们再来看一段陈果的课堂视频↓↓↓
学会与黑暗和解,
当你与黑暗和解的时候,
黑暗已经不那么黑了。
——陈果
这几句话乍看之下,还以为于丹写的,因为这几句“黑暗论”与于丹的“雾霾论”如出一辙:
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
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
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
——于丹
此言一出,骂声一片。但可别以为陈果仅仅说错一句话就会遭到攻击,骂陈果和于丹在北大被轰下台一样,有一个积累、发酵和最后爆发的过程。相信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经开始反感和批评陈果了,只是还没形成气候。
02 他们都有一颗生产毒汤的心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陈果思想,我试着阅读了她《好的孤独》一书。
这本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且看一段——
人性的问题,终究是人心的问题;人性的弱点,终究源于‘内心的软弱’。要摆脱人性的弱点,除了使内心逐渐强大,我们别无他途。
这与于丹的鸡汤如出一辙:
人生苦短,相逢的狂喜,必经的崩溃,所有的境遇,自在人心。你若匍匐惊惶,即使走到最好的地方,仍是毁灭;不改坚定天真,则任凭何处,都是成全。
陈果讲课之时浮夸造作,喜欢用煽情的排比句,再加上频频使用的肢体语言,让一干小清新眼前一亮,小心脏马上就被俘虏了。
而于丹讲课喜欢操着拐弯抹角的古文,捻着半生不熟的古词,夹杂着现代庸俗社会学和成功学什么的,成功地熬了一大锅文屁冲天的鸡汤。
陈果、于丹这种味精、鸡精、十三香一锅炖的鸡汤,喝第一口或许觉得鲜,再喝多了就会反胃。
再者于丹外貌上不讨巧,胖乎乎的,圆滚滚的,一笑起来那富态的脸上都能往下流油。
以这样的颜值,五十以上的老男人或许还能稍稍注目一会儿,再年轻一点的就不行了。
江湖代有才人出,一个于丹的没落,千千万万的于丹站起来。
高挑、骨感,眉目之间略带点轻佻的陈果,于是应运而生,从倒下的于丹们手中接过教主的冠冕。
不知不觉,陈果就火了,微信群、朋友圈,到处都是她的讲课视频,仿佛不看她的视频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low逼。
在青年君看来,此女颧骨高,嘴大,手插裤袋,喜耸肩(两肩高低不平),弯着个腰,讲课时身体频频像虾米似的一弹一弹,实在不觉颜值高在何处。
不管他们外表如何,他们都有一颗生产毒汤的心。
03 别怨外界,与世无争
陈果力推“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于丹散毒“遇事多找自己原因,别怨外界”。
她们都善于包装自己,用碎片化的东西在你面前展现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她们舌绽莲花,“正能量”语录随口而出,大谈快乐哲学,劝慰人们要“适应日常秩序”,实则是对民众进行奴化和软化教育。其饱含温度的敦敦言论实乃是闭塞民众视听、鼓励民众逃避现实和放弃抗争。
学会与黑暗和解,黑暗就不那么黑了。这与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又有何异?
向往光明,与黑暗抗争,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是人类孜孜不倦探索未来的动力。
“黑暗和解论”,显然与向往光明背道而驰,让人们甘于现状,在挫败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屈服于命运而不敢抗争。
在她看来,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是有罪的,不停往山顶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是傻的,与黑暗和解不好么,干嘛要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04 网红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陈果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强,声音和节奏感也都出色,这些都是她作为一个老师的优势。她最终凭借这些优势,在课堂上收获了掌声、赞叹和流量。
走红和流量,本身都不是坏事,但它只意味着“传播广”而已,并不意味着输出它们的人就是“好老师”——可能只是个“好演讲者”。
而流量的逻辑延伸到大学课堂之中,却有点让人担忧,何况是在文史哲学科底蕴深厚的知名学府。
陈果和于丹有着类似的大学老师身份,因此害处也类似。他们的讲演似是而非,混沌不清。看似高深而实则浅薄。当学生把肤浅当深刻、把鸡汤当干货加以膜拜的时候,他们能够延续什么样的知识传统?
至少从目前看来,高校师生受害不少:
第一,陈果给学生的不仅是一碗没有营养,空洞无物的鸡汤,而且是一碗教会学生更加张扬自我,无视他人,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毒鸡汤。
第二,她的思修课传播一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很多言论,缺乏逻辑支撑,缺乏严谨的学理。
第三,把她作为典型宣传,会把全国思政课教学引入一个误区。据我所知,有个别高校已让老师向陈果学习,按照她的讲法讲,搞得思修老师叫苦不迭。不去钻研教材,只能像陈果那样自造什么“金句"。
第四,我的学生告诉我,说乍听很新奇,很有感染力,但听多了感觉不知所云。就学会一句,要“活出自我“!有的女生说,学会一句“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只能说,世间有一种悲哀,叫做我们听了于丹和陈果们的课,看了咪蒙们的书。
但愿大家在无处不在的鸡汤面前擦亮眼睛,学会用独立思维甄别它们。
珍爱生命,远离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