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是生怕全香港人不知道你们做了汉奸,还要把自己的汉奸证书po出来让大家看看?
11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两院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使之成为美国的国内法。这一法案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反对香港特区政府止暴制乱,阻止在任何情况下中央政府出手挽救香港局势。
对香港来说,这是一条“乱港”、“祸港”的“支持香港暴力法案”;
但在一些乱港分子那里,这是比他们家族谱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要洗干净手跪受谢恩的宝贝。
1
12月15日,黄之锋在脸书上晒了自己跟何韵诗面带微笑、手持法案副本的合照。
他还在贴文中写道,非常感谢美国国会幕僚远道而来,向他和何韵诗送上特朗普、佩洛西等美国政客签署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副本“留为纪念”。他同时扬言,来年窜美分子罗冠聪、敖卓轩等人将继续致力于“游说工作”, 以求美方执行所谓“制裁机制”。
怎么,这是生怕全香港人不知道你们做了汉奸,还要把自己的汉奸证书po出来让大家看看?还专门放大法案上特朗普、佩洛西等人的签名,可以隔着太平洋给你们力量?
与黄之锋这条得意洋洋的脸书帖子形成对比的是,留言中不少香港网友忍不住冷嘲热讽。
“下次把特朗普的粑粑也留作纪念吧!”
“看到了呢,上面有美国粑粑的签名呢!”
别看领证书的时候他们这么积极,每一次香港反对派要组织大型行动的时候,倒是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2
一些港人跪舔西方的情形这也不是第一例了。
11月2日,港大及科大同一天上演了学生向校长“逼宫”的闹剧,但是当两校不约而同的由外籍副校长面见学生时,这帮原本气势汹汹的学生们都瞬间 “变成鹌鹑”。
一班黑衣蒙面的港大生原本恶气腾腾,要冲上校长室逼校长张翔回应“诉求”。但当外籍副校长何立仁现身后,学生们立马变得“乖巧”,不但发言细弱如丝,毕恭毕敬,粗口也登时隐形。
谈话结束后,学生暴徒更主动让路让何立仁离开。
而科大学生原打算逼科大校长史维对话,外籍副校长贺致信一出来,他们也立即乖巧无比,静听洋副校长说话,收起嚣张无礼的气焰。
黑衣闹事学生这种见到外籍人士即变“鹌鹑”的现象十分普遍。
之前,在理大,搞事学生曾在校内一间由美心营运的饭堂发难,阻止店里的客人点餐、四处叫嚣张贴标语,后来有外籍教授到场劝阻,搞事学生便安静下来,但洋教授一离开,这些人就又变回原形。
另外,黑衣人在街头闹事,对地面交通,市民的正常工作出行都造成巨大不便。一些在港生活的外国人看不惯黑衣人用路障占领道路的行径,上前清理路障,愤怒指责时,黑衣人不仅不敢打人,连话都不敢多说一句。
3
香港学者闫小骏曾经提过一个观点,他认为香港与内地长期以来都有一种疏离心态,由于英国殖民者长期宣传教育的毒化,香港人从来没有获得过平视西方的机会,而他们对待内地却又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香港回归之后不是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
我们或许从来没有意识到,一个能够平视世界的机会是多么的珍贵。
有了解香港事务的专家向刀妹讲,香港长期以来都奉行奴化教育,社会文化里已经形成了这个氛围。在香港文化教育里,他们把华人视为低等群体,而香港人则是高等华人群体。
概括起来,香港的教育一直围绕着两方面,奴化和毒化。奴化就是把自己看作西方的奴隶,毒化就是反华、反中华民族。这不仅在教育领域,在整个文化领域都是业已形成的风气。所以他们对外籍人士的讨好心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一点都不奇怪。
而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内地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逐渐获得了平视西方的心态和眼界,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到过殖民统治的国家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一是在中国100多年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里,中华民族一直为民族独立而奋斗,学习西方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奴化,我们有我们的坚守,那就是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富强放在第一位。虽然社会上不时泛起崇洋媚外的思想,但从未变成主流。中国的国家主权从来没有丧失,新中国成立以后骨气很硬,应对西方世界时不卑不亢,坚持我们民族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这些都是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是5000年中华文化传承带来的东西,从来没有中断过,没有被奴化毒化教育所渲染,没有形成像香港这样一面倒的社会氛围。
二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带给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我们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人有这个自信,不光是我们自己能站起来,我们也能让自己富起来、强起来。
此外,中国内地这几年的变化,让内地和香港的关系发生逆转,内地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香港,这也让一些香港人产生了愤愤不平的心理。他们一方面看不起内地,另一方面由于内地的崛起反而强化了一种“凭什么比我们差的人现在还比我们强”的心理。
当然,自香港修例风波开始后,这些现象已经不断被各种媒体自媒体所提起。刀妹再提,也并不是想要渲染内地与香港的情绪对立。应该看到,站在我们对面的不是香港,而是西方自冷战开始后持续不断的舆论和人心攻势。
在这种攻势下所形成的香港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已经对内地形成了一堵无形的舆论墙壁。即使是内地市场化的在商业上很成功的文化产品,比如《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也因为种种政策限制无法在香港打开局面,即使上映,也无法在香港社会引起共鸣,反而会有所谓“强国心态”的逆向种族主义讨论。这不但是体制限制,更是心态上的隔膜。
但积极的一面是,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是不能扭转的,这已经被这些年来的许多事件所证明,关键是有没有下定功夫的决心以及久久为功的意志,去化解这层隔膜。
同时,内地的全方位发展,始终是最好的见证。融入中国是香港未来的唯一出路,这既要靠持续不断的努力去做,也要靠持续不断地努力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