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子午:特斯拉为何这么嚣张?

  今年的315晚会之前,刹车失灵事件以及厂商的傲慢回应再一次将特斯拉推上了风口浪尖,让特斯拉上315的群众呼声高涨,然而,最后特斯拉依旧安全地避开了315。

  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现场,一名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车顶维权,被现场保安粗暴抬离;随后,特斯拉一名高管回应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还强调“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特斯拉高管的傲慢回应再次将特斯拉推上了风口浪尖。

  20日,上海警方发布公告,该名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对于这位“维权”的女车主,特斯拉一再宣称发生追尾事故的车辆在追尾前时速高达118公里,属于严重超速造成的追尾,不是刹车失灵的问题,并声称车主拒绝第三方机构检测。

  然而,根据车主自述,追尾发生在国道的两个红绿灯路口之间,且不说具不具备提速到时速118公里的距离,当时正处于晚高峰,能具备如此超速的条件吗?国道红绿灯路口一般都是有监控的,至少是视频监控,如此严重的超速,交警可能不去追究车辆驾驶人的责任?

  特斯拉所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就是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据悉CQC目前是唯一有资质对进口车辆进行检测的机构,但车主不信任,从而形成了僵局。

  车主的质疑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CQC与TÜV、SGS性质相近,笔者以前在工厂工作时与这些机构都接触过,已经是高度的市场化运作。至于“市场化运作”是什么含义,懂的应该都懂。

  特斯拉在车主维权事件中的“不败”传奇是有目共睹的,“刹车失灵”的事件都发生好几起了,特斯拉的回应五花八门、令人发指,要么就是像这起事件中的“严重超速”,要么就是“因为有坡度”,要么就是“停车场地坪漆打滑”……总之,全都是车主一方的责任,没有特斯拉的问题,然后无一例外地“行车数据丢失”或“数据调不出来”。

  特斯拉将“激进维权”指责为背后有人推动,然而,特斯拉的售价并不低,特斯拉也一度试图把自己营销成“豪车”,就像有人调侃的,“特斯拉是‘良心车企’,不坑穷人”;这也反过来说明一个问题,这群不差钱的中产阶级吃饱了撑的,要花几十万买了车去碰瓷特斯拉?

  新华社针对此事件的说法令人玩味:

  这个说法将冲突的原因引向了消费者和厂商的态度与方式问题,却回避了监管方的责任。

  事情都闹成这样了,难道就没有人出来主持公道?

  关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恶劣表演,本文就不一一罗列了。上面红线的标题是被媒体转载时“提炼”的,新华社的原标题是“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何在?”

  顺着原标题,笔者也想追问,“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何在?”特斯拉为什么这么嚣张?

  2019年,特斯拉宣布落户上海的时候,宣称未来要带来“500亿的投资、10万人的就业”,首期投资140亿元。

  2019年7月30日,特斯拉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最新季度申报文件中披露,该公司就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土地使用权,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为期50年的经营租赁协议。根据协议安排,特斯拉需要在未来5年内完成对上述工厂140.8亿元的投资。同时,从2023年底开始,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年须上缴22.3亿元的税收。

  特斯拉在这份文件中写道,“如果我们无法满足上述协议安排,就需要归还这块土地。但会获得剩余土地租赁、建筑物和固定资产的补偿。”“我们相信,即使实际产量远低于我们预测的数量,上述投资开支要求和税收目标也是可以实现的。”

  事实上,特斯拉的确不用担心投资和盈利税收的问题。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浦东临港地区破土动工,项目首期投资人民币140.76元。但2018年8月,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中表示,上海工厂的建设将主要依靠本地贷款


  有这么多国内银行抢破头给特斯拉贷款,特斯拉自己都不需要带多少钱过来,还需要担心融资问题吗?

  至于中国市场的盈利就更不是问题,特斯拉向SEC递交的文件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收入达66.62亿美元,同比大增123.6%。特斯拉2020年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收入为40.44亿美元,以此计算,单单第四季的营收就高达26.18亿美元(这还是在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实现的)。这一增长速度是惊人的,2019年特斯拉在中国区实现营收29.79亿美元,而2018年为17.57亿美元。

  2020年,特斯拉在全球实现营收315.36亿美元,抛去在美国市场的152.07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区的营收占比从2019年的12%,猛增到2020年的21%。中国成了拯救特斯拉、拉动特斯拉营收的主要市场;中国市场的扩大,也让特斯拉在2020年首次实现了净利润由负转正。

  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贫富分化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六亿人月入不足千元,日用品消费增长乏力,一方面却是高端消费品和奢侈品消费猛增。正是这样的趋势支撑了“美国豪车”特斯拉在中国的快速增长。

  所以,只要舆论公关做的好,特斯拉到2023年实现盈利和税收目标将指日可待。君不见某些打着“反美爱国”旗号的大V都开始为美企特斯拉站台了。

  2018年11月,《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商务委和市外商投资协会联合发布“2017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榜单显示,纳税总额上,百强合计2365亿元,大众、保时捷、通用占了前三名,而后来居上的特斯拉显然有取传统车企而代之的前景。

  看到这里,列为看官应该明白为何特斯拉这么嚣张了……

  GDP、利税、就业面前,动不了拼多多,还想动特斯拉?

  被张女士这么一闹,某记者都出来大喊“友邦惊诧”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