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9点,我在家做了抗原测试后,又去小区院里做了核酸检测。已经一个月了,尽管我们这个居民小区没有阳性感染者,但一直在被严格地封控管理着,我爱人看电视剧,我看玄幻小说,女儿与同学们手机聊天……足不出户,我甚至把公众号“满子典频”都休刊了十多天,真的是心好静啊!不过,我心里一直不明白:都静默了这么多天,社会面咋就清不了零呢?这个“零蛋”比我上学考试都难得呀!
呼和浩特这次疫情爆发,真的比头几年厉害多了。经过将近1个月的奋战,虽说最近确诊病例不像前一段时间——每天动辄好几百人,但每天仍然有新增,所以我们依然还在居家静默中。居家静默对吃公家饭的人、对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来说就等于带薪休假,但对于很多个体工商业者就意味着收入为零。所以,再不能实现社会面清零,恢复社会秩序,群众就会受不了,就可能会有怨言甚至有舆情。
不过,呼和浩特市推出了硬核措施:计划从10月25日至10月30日,六天时间开启新一轮高质量的核酸检测,每48小时完成一轮核酸检测,6天共开展3轮,每轮上午6时开始采样,晚8时完成送样,48小时内全部出检测结果,实现社会面真正意义上的清零。“新一轮高质量的核酸检测”,以前的检测是低质量吗?我看关键还是要把社会面上“流动 ”的人真正管住,特别是保供人员、包联干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这些同志要每天实现应检尽检,绝不能漏检一人。
昨天内蒙古日报还报道了一个好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表态说,要下决心把未出现疫情高校的学生有序地分流回家,已出现疫情的高校要把该救治的学生及时转出去救治,把该隔离的学生全部隔离到位,把未感染的学生按照防疫有关规则陆续分流回家。依我看,孙书记的话不仅对高校的学子而言,是一个大好消息;对呼和浩特地区的疫情防控来说,也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
呼和浩特地区有26所高校、24万多在校生在封闭管理,还有15000多名教职工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全力保障着学子们的饮食起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么多学生和这么多教职工“集体”生活在一个小天地里,只要校园里有一例阳性感染者,后果就极其严重,真的很不好控制。所以,我觉得孙书记的建议非常好,应该尽快启动落实。在确保疫情不外溢的前提下,能返乡的学生及时安排回家,一时不能返乡的要妥善安置。
当然,近日的防疫好消息不断,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的检测结果,就把一些潜伏的“定时炸弹”给清出来了——社会面病例主要分布在中低风险地区和保供人员中,如10月23日检出中风险区6人、低风险区3人、保供人员5人。只要能够盯住并且拔掉这些个隐藏的“定时炸弹”,我们就能如期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要真正打好“六天决战”,实现社会面清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安全的“保供”。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只有保证市民不用为吃喝发愁,才能确保他们在家里“坐得住”。否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购买食物,成为疫情防控链条上的潜在风险。
安全保供,首先要确保源头安全。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经常传说这个菜市场封了,那个菜市场出问题了……如果蔬菜的源头出了问题,这条线上的所有人都会有问题。所以,要加大排查力度,对全市的大型市场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特别是要对人、菜、环境进行专门检测,在确保源头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市场保供的相关工作。
安全保供,还要确保渠道畅通。当前有很多小区的超市、粮油店不让开门,一些小区甚至不让物流配送,这是会出问题的。对于小区内部或者外部的超市、粮油店、蔬菜店,只要符合规定的就应该让人家开门,不能层层加码、一关了之。这样对管理人员来说是省事儿了,但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可就费事儿了,时间长了肯定会引发矛盾。
安全保供,更要严格管控措施。只要和保供有关的人员,一定要实施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他们持“绿码”、最新核酸证明以及抗原证明上岗,同时还要严格佩戴N95口罩和手套,严格实施闭环管理。同疫情作斗争,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我们这些居家隔离的人难过,一线防控人员更难过,他们每天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管住人员流动,还要保障群众日常生活。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将自己置身于被感染的危险之中,从事着高强度的防疫工作,有的同志累倒累瘫在工作岗位上。说得“瘟疫”一些,我们居家隔离,他们却脚步匆匆;我们吐槽出不去门,他们心心念念却回不去家;我们坐拥的灯火可亲,是他们在费心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是他们在负重前行。所以,防疫人员的付出理应得到我们的包容、理解、感恩,毕竟一时的不便是为了长久的安宁,多理解一下,多配合一些。此时此刻,理解、包容和配合不仅能凸显人性温度,更是对“抗疫”的最有力支持。
只要我们严阵以待、谨慎应对,打好这六天的决战,我们就一定能够迎来云开疫散,迎来街市繁华……那时地铁将重新拥挤、街道将重返热闹,一切都会和往常一样。期待呼市社会面清零消息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