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时利和,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 11月11日卫健委发布优化防疫工作的20条措施,新20条把隔离政策调整为“5+3”,取消了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不再判断密接的密接。这次调整的核心在于:基于现在的病毒特性和医疗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民生的影响,尽可能保护弱势群体。
2. 做出这样修改的原因有三点,直接原因是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短于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体,仅有3.4天。间接原因是由于疫苗接种人群比例超过90%,人群免疫力上升。深层原因是公共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在相同的经济成本下,调整防疫政策可以给更多人带来有质量的生存时间。
时隔近5个月,国内再次松绑入境隔离要求与密接人员隔离等措施。
11月11日,卫健委发布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宣布将针对入境旅客的严格 Covid-19 措施进行重大更改,入境人员隔离“7+3”调整为“5+3”。
同时宣布取消实施近三年的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这项几乎是疫情三年来,开放力度最大的政策,同时宣布,将对密切接触者,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
在很多人眼里,这些是“放开”的信号。
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调整的核心在于:基于现在的病毒特性和医疗资源,尽可能降低对民生的影响,尽可能保护弱势群体。
入境隔离为何由“7+3”调整为“5+3”。
为什么这样修改?
以入境时间为例,入境隔离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因素是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间接影响因素是人群的免疫力,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是公共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首先是潜伏期,在人群缺乏免疫的情况下,一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7天,如果对入境者只隔离3天,显然是不够的;相反一个病毒的平均潜伏期是3天,结果要求隔离14天,那对人力物力也是很大的浪费。
疫情期间各国的隔离期在逐渐缩短,包括我们也是一样,比如将之前的“14+7”改为“7+3”,因为奥密克戎的潜伏期短于原始毒株和之前其他变异体,从最初的6.6天缩短至3.4天,接近季节性冠状病毒。
除了潜伏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群的免疫力。
人群免疫力来自于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同时也受到时间因素和新变异体的影响。混合免疫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群在病毒冲击之下有多大缓冲能力。目前国内全程接种人群覆盖人口比例90%,加强接种覆盖57%,加上奥密克戎本身内生致病力降低,在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已经大幅降低了。
所以入境隔离时间的最终考量因素,是公共卫生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为何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对于短潜伏期、高传染性并且造成大量无症状感染的病毒而言,进一步延长隔离时间在理论上对于降低本土感染会有帮助,但是作用有限。
公共卫生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人类社会可以用于延长生命、改善健康的资源是有限的。在相同的经济成本下,设计良好的公共卫生对策可以为更多的人带来更有质量的生存时间。
这一点也反映在另外一个调整上——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根据有限的研究,次密接的阳性率实际上很低,但是群体很大,而对次密接的监管增加疾控和基层人员大量工作。
所以这次不再判定次密接,也是基于节省有限的公卫资源。
这次防疫二十条中,为何反复强调的一点是保护弱势群体?
比如第17条,
“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药房等建立直通热线,小区配备专车,做好服务衔接,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我相信会有利于急重症、慢性病和孕产妇的就诊 。
之前一些地方出现过度防疫,仅有很少的感染病例、甚至没有感染病例就实施大面积静默,这必然会造成特殊群体的就医困难,因此我们也在网上经常看到一些求助帖,这种一刀切的过度防疫是与“生命至上”的理念相违背的。
但是,虽然强调不得推诿拒绝,实际上这个压力是直接传递给医院了,如何落实是个难点。医护力量本身很紧缺,尤其在疫情暴发时大量医护人员需要支援核酸检测和方舱医院,剩余的医护人员不能拒收患者,那出现了院感谁来担责?这些都需要有详细的预案。
冬季本身是传染病高发季节,2020年、2021年全球最大的两波浪潮都是发生在冬季。
而公卫和临床资源是有限的。
对于个人而言,这个冬天继续做好各种防疫措施,比如戴好口罩、勤洗手,这些物理防控措施始终有效,另外还没接种加强针的尽快接种,家中适当储备一些必要的药物,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