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1958年 毛主席和我们一起修建十三陵水库

  1958年5月25日的北京,万里无云、碧空如洗,在十三陵水库大坝工地上,十几万人正热火朝天地劳动,突然,坝顶骚动起来,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了北京市郊十三陵水库的施工现场。

  “毛主席来啦!毛主席来啦!”一声叫喊让人群就像山洪似的,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原来,这支特殊的队伍正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一天,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刚刚结束,毛泽东主席提议与会者都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2.jpg

  毛泽东主席一行纷纷为水库题词,毛主席题写的是“十三陵水库”5个大字;刘少奇题写“劳动万岁!”;周总理回想起工人们劳动时的身影,写道:“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朱老总不改豪放的性格,挥墨写下“移山造海,众志成城!”。直到当天下午六点,毛主席一行人劳动结束后才离开。

1.jpg

  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来参加劳动,仿佛给沸腾的工地添了一把柴。工人们不停地发明工具、改善工作方法,以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速度提高劳动效率。先后涌现出1万9千多个劳动模范,2600多个先进单位。

  九兰组合影

2.jpg

  在这些劳动模范中,九兰组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她们之中,年龄最大的不过22岁,最小的只有17岁。因为她们名字里都有个“兰”字,所以取名九兰组。

  一开始村里的领导觉得她们年纪小,怕她们做不了这些重活,不让她们来。可是后来到工地上一瞧,她们个个生龙活虎,干劲十足。无论是铲、挖、夯、挑都跑在了许多男队员们的前面。

  三月的北京,天气还很寒冷。为赶工期,参与修建水库的劳动大军继续坚持着工作。虽然缺少机械,虽然只能在休息时啃几口冻得梆硬的窝窝头,但九兰组的几位小姑娘却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们咬着牙,在工地上坚持了下来。时间临近五月,姑娘们又主动向领导请示,希望担任打夯的工作。

  夯,是由夯头和一根粗木柄组成的用来夯实地基的工具,修建十三陵水库的石夯的夯头有好几十斤重。每一夯打下来的时候,都必须掌握好方向和力道,如果配合的不默契,夯头就容易砸到其他人的脚。因此,打夯的工作通常都需要三五个壮汉来完成。而几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来打夯,根本就是闻所未闻,她们能干得了吗?

  让大家意外的是,九兰组的小姑娘们唱着夯调子,经过无数次的受伤和磨炼,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打夯技巧,把夯打得扎扎实实。

  就这样,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民群众加入进来。北京市各区县的农民、各中学的学生,共计2万多人。他们自带干粮,背着行李,翻山越岭,也要投入到十三陵水库的建设中。

  包括保加利亚、波兰、苏联在内11个大使馆也派出了共计2000多名国际友人队伍,参与到了十三陵水库的修建当中。

3.jpg

  随着北京汛期的临近,毛主席又向周恩来总理传达了关于组织政府部门的部长们去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一周劳动的指示。

  四天后,周恩来总理亲率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直属机关的干部职工500余人组成了第一批劳动队伍,开赴十三陵水库施工工地。此时,距离汛期来临,只剩下最后的19天。

4.jpg

  1958年6月30日,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十三陵水库胜利竣工。

  十三陵水库工程是首都各界群众向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如今的十三陵水库,已变成北京市昌平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集防洪、水利发电及教育为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北京市和昌平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jpg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