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常与共:“农村包围城市”的三重境界

常与共:“农村包围城市”的三重境界

有人说毛主席是文(诗)人情怀、浪漫思维,太过理想主义,治党治国治军如写诗作词天马行空,云云。说这话,不是没良心,就是没常识。书读得好,诗写得好,画画得好,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口号喊得响,就能把革命领导成功?岂非咄咄怪事!老人家的诗,是战歌,老人家的文,是檄文,老人家的农村包围城市,是基于个体气象的神来之笔,更是扎根苍茫大地的如椽巨笔。

农村包围城市和柔弱必胜刚强

之前,一直以为“农村包围城市”,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哲学的“柔弱胜刚强”。从高亨、任继愈等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有关研究文章看,恐怕是天大的误会。柔弱胜刚强,要义在“不争”,不管是善利万物、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水之本体,还是贵柔的弱德之喻体,本质上都是安于现状,承认弱、肯定弱、安于弱,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一切交给时间。“水滴石穿”,若取向形似,近乎精神胜利法,且等着吧。

农村包围城市,重在弱者一方不甘于平庸和弱势地位,要不认命、不信命,要焕发起主体性、主动性,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才是土地的主人、粮食和蔬菜的创造者,也是普天下幸福生活的主人翁。所以,所谓包围者,首先是突出乡村大地封建禁锢,父权夫权神权族权的千年束缚,拆庙建校、偶像破坏、拉单算账、土地还家,然后才有农民子弟集体性成长为拯救者,“杀向”大中小城市,去彻底刨除封建余孽得以寄生的那个城市资本主义、全球帝国主义的根脉。以强筋骨、以壮声势、以养正气、以绝后患。

农村包围城市和豪杰起于陇亩

自古,天子守国门,崇祯死也不离开国都,煤山自挂,之前的的遗言中,“诸臣误朕”很可能是真的,“无伤百姓”有可能是真的,“尽杀百官”一定是假的;至于被洋鬼子吓得屁滚尿流的慈禧太后,为了性命,可顾不上估计国本,一路能从北京跑到西京,恨不得直接奔向西域、西西里去,管它什么城市与乡村。西逃也会找个秋狩的遮羞布,那是一帮颟顸而低能的王公贵族和饱学鸿儒几千年来干习惯了的春秋笔法,堪为可耻的笑谈。

有些地方,把慈禧逃亡过程中吃过的某样菜肴或面食,本来是祖祖辈辈劳动妇女巧手所为,非要拉扯上这么一位卖国老太添油加醋、大加宣扬、渲染卖相,不知道存的是什么心?天子脚下是非多,袁光头小站“钓鱼”(练兵),就是从远离京城的乡村开始的。乡贤豪绅、土豪恶霸,都可能起于陇亩,小说里的诸葛亮还被人家骂为诸葛村夫,刘备更是织席贩履小儿,张飞是涿州卖肉之徒,跟被鲁提辖打死的镇关西是正儿八经的同行,要说这些一方豪强,和黄巾起义军中的无依无靠无所取食的流动的农民是亲兄弟是真哥们,那就真是骗大傻子的。

可是,我们红军和红军队伍就不一样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在组织保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行为尺度;向前、向前、向前,向着太阳,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是目标所向。有人以为我们只会在山里打转,只会迈开大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是一支适合在农村割据的小股力量,实在太过短视。力量对比的改变,农村包围城市的烈度,到了一定程度,当然会引发质的变革,“老农民”用上运输大队长送来的洋枪洋炮洋机器,照样能够浩浩荡荡进城去。“上海”不是滑铁卢,以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会像糖衣炮弹一样,攻陷了我们钢铁战士们的心理防线,那是低估了共产主义信仰一旦入脑入心的真正伟力,也低估了劳苦大众的中国式倔强。《南京路上好八连》不过是一类象征、一种隐喻,这样的好八连,随处可见。

于是,自始至终,我们这支队伍的魂魄不失,即便在最危险的时候,毛主席始终相信,最可爱的人,会和最可敬的人民和领袖在一起,正反多方面的事实证明,就是如此。这支长期由最广大的劳苦大众、农家子弟构成的人民解放军,是捍卫我人民政权和城乡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钢铁长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

农村包围城市和女子无才是德

祥林嫂从乡村到城市的挣扎,是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进城去,务工去、找幸福生活去,到头来,反倒是城里的封建礼教,无情地把她推下了悬崖,而且还要在其悲苦的名誉上吐上唾沫。对一些人来说,城市是天堂,对劳动妇女来说,城市则是比乡村更深的地狱。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女子无才便是德,诸多道德枷锁和杀人不见血的刀子,都并非“土特产”,而是名副其实的都市圈层里精英智造的“舶来品”。

从这个意义上,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使得农村从属于城市,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生产力发达的地区主宰着提供资源、能源和劳动力包括战俘、军力的乡村大地。其中受苦最深的,就是妇女,毛主席从早年间关注劳动妇女自戕,到提出农村地区压迫妇女儿童的四大权,可谓把问题看得通透无比。

农村包围城市,使得乡村里围着锅台转和命运完全被主宰的无知识的劳动妇女获得了大解放,从体力上智力上自信上,走向了一个大写的人,也就是把资产阶级从中世纪走出来时所需要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统统都纳入怀中,都要灵魂附体,首先让农家大嫂成长为资产阶级革命闯将,而后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一过程,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十送红军》如果按照女性主义视角看来,似乎多多少少有一点大男子主义,似乎红军里没有女兵,这在当时的历史现场,有可能是一个事实。但一路走来,我们的队伍里飒爽英姿者越来越多,从而带动了女性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大解放。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妇女解放的研究已经相当之多,不管是乡村大地中的女社员、女队长、女卫生员、女拖拉机手、女技术员、女海员等,更有城市里坐了班、当了官而绝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物件或者工具,来换取或赚得当奴隶的荣华富贵。其意义,还需要年年讲、月月讲,继续往深了挖。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