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绝密工程“两弹一星”的基地开拓者

 绝密工程“两弹一星”的基地开拓者
 

7169部队(特种工程指挥部)简介

1958年初,周总理访问朝鲜,经与朝鲜领导人协商,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撤军。第19兵团是首批回国部队的领率机关。
1958年4月11日,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主持0029工程建设会议,决定工程兵成立特种工程指挥部(简称“特工指”),代号为7169部队,由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兼任司令员和政委,曾旭清少将任副司令员,黄文明少将任副政委,赵东寰少将任参谋长,姚国民少将任政治部主任,李基少将任后勤部长,王云任器材部部长,樊省轩任营建部部长,负责原子弹试验场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整个工程建设。
1958年4月24日,19兵团作为志愿军归国第一批部队的领率机关回到北京。经过一星期休整,随后宣布了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撤销志愿军第19兵团,除司令部少数业务处(办)外,兵团司令部其它各业务处(办),政治部和后勤部全体以及兵团直属的通信营、警卫连、报社、印刷厂和服务社等单位与志愿军工指和志愿军后勤部二分部的人员整编成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为7169部队)。部队受军委工程兵领导,将担负起建设中国两弹试验基地的繁重任务。拟于五月份开进西北大漠深处的内蒙古额济纳旗。
6月起,陈士榘又多次率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赴新疆勘察选点,最后经中央军委批准,核武器试验基地(0673工程)选址在新疆罗布泊地区。
1958年3月30日起,中央军委为了在计划内完成建筑施工任务,下达了调集部队的命令。大批施工部队迅速从全国各地调来,共计有:两个步兵师(原19兵团65军195师和东北守备三师)、一个铁道兵师(铁道兵十师)、一个空军分部(相当一个师)、九个工程兵团、两个汽车运输团(汽车36和37团)、一个通信工程团(工程二团)、两个工程建筑公司(北京建筑公司和兰州第四建筑公司)、三个野战医院、一个机械修配厂、一个木材加工厂。此外还有测绘大队、水文大队、两架小型运输机(安—2型)等,沉睡了千年的戈壁滩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聚集了大约十万将士。
特工指机关人员于5月15日乘火车从北京出发途径西安、兰州到达酒泉后又转乘汽车朝北走了几百公里,路上一片土黄,别无它色,于傍晚时分到达了内蒙古额济纳旗。这里没有水,没有路,没有桌凳和保暖设备,也没有降温设备,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贫瘠荒凉,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三、四十度,夏季酷热达四、五十度。年平均降水仅43毫米,而蒸发量达3413.1毫米。地表水盐碱性很大,无法饮用。联合国专家过去曾来此考察后断言:“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一切的一切需要自己“创造”。
0029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现代化军事工程。该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场地分散,工程种类复杂,技术质量要求高,任务急,工期短,地区荒凉而且施工条件差。
首期工程分布在1万3千平方公里面积,分甲、乙、丙、丁4个区域,共41个场地。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技术厂房和普通营房总面积48万5千多平方米(不含弹着区和海上部分)。混凝土机场(跑道4200米长,60米宽)、公路、场坪152万平方米,铁路干、支线(站)294公里,常备通信架空线路5260对公里,各种电缆990(条)公里,高低压输电线273公里,土石方632万立方米。全区包括技术阵地、发射阵地、发电厂、特种燃料库、观测站、遥控站、收发信台等2555个建筑物。有钢筋混凝土、砖、石、木等各种成分,其中有些工程要求达到二级精度。
由于0029工程(第二十训练基地)是在戈壁滩深处进行建设的,非常荒凉,许多地方连地名都没有。为了基地建设和部队联络需要,便以工程代号命名地名,如20基地机关驻地叫10号,7169部队(特工指)驻地叫8号,以此类推从一号到几十号。如果是有特征的地方就以形迹名称为地名,如8号由于有树也叫绿园,有桥的地方叫向阳桥,10号也叫和平里。各部队的驻地往来,通信联络就以此为地址。
各单位的分布位置是:特工指在8号(绿园),20基地机关在10号(和平里),海军组驻4号地区,工兵8团驻1、2、3、4号地区,工兵109团驻15、16、17号地区,工兵7团驻7号,工兵6团驻9号地区,营建部驻10号,北建驻11号地区,空建6分部和工兵4团驻14号地区,铁道兵10师驻铁路沿线,195师和工兵5团驻清水打石场地区,通信团驻5号地区,守备三师,两个汽车团和三个医院,指挥部后勤及所属单位留守酒泉地区等。
到达戈壁滩后特工指首先召开了第一届党委会,确认了党委书记、副书记以及党委委员(详见附件)并从工作实际出发,确定在党委书记陈士榘不在期间由党委副书记黄文明代理党委书记职责,负责现场全面工作。
绝密工程“两弹一星”的基地开拓者
原7169部队(特种工程指挥部)党委部分常委及机关部队同志于1988年4月23日召集座谈会,回忆当年两弹基地创建情况后之合影。前排左起,左1马苏政、左2黄文明、左3陈士榘、左4赵东寰、左5姚国民,后排右2蔡传云、右3李光勋、后排左2黄鹤寿。
就这样7169部队广大指战员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在头上青天一片,下有沙漠无水源的恶劣环境下发挥艰苦奋斗和机动灵活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地理条件,选择背风朝阳的地方挖地窑,然后把篷布盖在地窖上,再盖上一层草和土。此法既可御寒又能隔热避风沙。大家乐观地把这比喻为:

 
建成新村,美化环境。当间马路, 两面蓬窖。
内部整洁,有条不紊。文体有场, 歌声嘹亮 。
战士之家,标语成行。生活改善, 斗志昂扬。
战斗序幕就在这样一个风吹石头满地跑的艰苦环境下揭开了,一个宏伟的建设蓝图开始付诸实施了。
整个工程共分:准备、施工、收尾三个阶段:
1958年4月至1959年4月为施工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思想、组织、技术以及物资准备。编制各种规划,进行工程勘察和技术力量、机具、材料、车辆的筹划与运输工作。完成大量砂石生产,木材(加工成型材)以及钢筋(加工成型材)的准备。修建暂设工程并积极进行铁路、公路、通信、给水、供电等先行工程的施工。
1959年5月至1960年5月为施工阶段,施工部队集中主要力量完成特营工程,同时还完成大部分普营工程,并先后对电厂、铁路、公路通行以及将特营的大部分和普营的部分工程进行移交,从而保证0029部队使用。
1960年6月至11月为收尾移交阶段。施工部队集中力量突击并完成以10号场地(和平里)为主的普营工程,同时进行特营工程的收尾并办理总验收移交手续,最后还要进行清场、收场和转场工作。
从始至终7169部队广大指战员在完成工程任务和部队建设中,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用就地取材、土洋结合和加工替代的方法,自己烧砖、制瓦并脱坯达14000000块,烧白灰3600多吨,割笈笈草780000斤,自编草席7200多张,条筐30000多个,自制工具86000多件,并且用204种钢材加工替代了500多种钢材。
施工部队还发挥了群众智慧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07300多条。,其中采纳了28500多条,各种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45900多条,从而减轻了重体力劳动,提高了功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使部队面貌一新。仅1960年上半年就涌现出520个先进集体,1005个安全单位,540多名五好干部,9510名五好战士,7780多名官兵职工受到各种嘉奖。
施工部队还积极开展农副业生产,指战员们开垦荒地种菜1400余亩,共生产蔬菜16300000斤,养猪养羊5500余头和部分家禽,自给肉食62700多斤,采集猪饲料450000斤,搞各种代食品418500多斤。为部队改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还新修水库一座,挖土方54400余立方米,打井354眼,积极为绿化戈壁滩做贡献。
此外,部队在繁重工程任务的情况下,还积极支援地方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生产,帮助当地公社开荒、耕种、锄草、兴修水利等。共用了95700多个劳动日,植树154000多棵,为当地民众治病672人次等等。
终于,7169部队广大指战员怀着对党和祖国人民的忠诚,以顽强的毅力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完成的任务,建筑面积超额百分之三十二,而且还为国家节约了百分之二十四的经费。该项工程在1960年8月国防科委组织的验收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很好评价:这项工程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可以被评为优秀工程。因为任务赶在了苏联撕毁合同之前完成,苏方不得不履行合同将有关的全套设备交付我国。
在中央军委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全国有关省市、自治区、军区和军兵种大力支持和协作下,0029工程到1960年11月基本完成,保证了有关单位的使用。2555个建筑物全部被评为优秀工程。聂荣臻元帅曾兴奋地说:

 
【“你们(7169部队)不仅提高了质量和速度,也抢回了设备,意义重大。”】
在大批部队完成施工任务即将离场前,特工指在酒泉市召开了总结表彰大会(当时的大会名字叫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大会),各团以上单位都派代表参加。受表彰总人数占十万官兵和职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黄文明政委在大会上做了总结报告。
随着各项工程提前完成,1961年1月,7169部队(特种工程指挥部)向 0029部队(二十基地)进行了总移交。移交会在10号(和平里)新建好的招待所会议室进行。张爱萍上将副总长主持会议,0029部队参加会议的有孙继先中将司令员、栗在山少将政委、李福泽和张贻祥少将副司令。7169部队参加会议的有陈士榘上将司令员、黄文明少将政委、曾旭清和赵东寰少将副司令以及有关的工程负责人。在移交会上孙继先司令员特意请7169部队领导同志转达了他对各施工单位的谢意。
随后在会上又研究了总的施工材料如何移交,谁在移交书上签字等具体问题。另议定从7169部队选调人员新组建一个工兵团,负责以后的维护和遗留问题的解决。该团划归0029部队建制。
1961年元月下旬,在送走最后一批施工部队后特工指机关也开始撤离酒泉基地,先由管理处把机关的装备运走,而后人员再撤。黄文明政委随机关最后撤离。
至此,以陈士榘为司令员黄文明为政委,曾拥有十万官兵的7169部队从1958年到1961年在祖国的大西北历尽艰辛,在胜利完成0029工程建设后,从戈壁滩撤到我国河南省洛阳地区。在那里部队进行休整、总结、整编并继续实施对0673和0674 工程建设的指挥领导。
绝密工程“两弹一星”的基地开拓者
黄文明于1959年在酒泉导弹基地建设时期到工程兵第103团下连当兵时与部分指战员的合影。中间座椅子的是黄文明。
1962年底,在把有关事宜移交给军委工程兵工程部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连同7169部队这一代号一并从我军编制序列中撤消,而这支部队在国防科技建设中为国家所立下的汗马功劳,由于人为因素则被尘封隐匿起来,再很少被人提及。
附:特种工程指挥部党委委员名单通知( 1958年8月18日)
总政1958年8月18日批复:
同意以陈士榘、黄文明、曾旭清、赵东寰、张贻祥、胡天兰、李基、王义忠、霍长茂、张少华十同志组织7169部队党委,由陈士榘同志为书记,黄文明同志为副书记。
7169部队党委直属工程兵党委领导。部队党委行使兵团级党委职权。
凡调到7169部队执行任务的部队,在执行任务期间接受7169部队党委的领导。
7169部队在执行任务中,应与兰州军区和当地党委密切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
(注:以后又增加了姚国民和马苏政两同志为党委委员)

 

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7169部队)沿革史

年代 兵团 兵团领导人名称
1947年7月 晋察冀野战军(归晋察冀军区建制)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罗瑞卿、杨成武
参谋长:耿飚
1948年 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对外也称杨罗耿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罗瑞卿
参谋长:耿飚
1949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李志民
1951年1月 志愿军第十九兵团 司令员:杨得志
政委:李志民
参谋长:葛晏春
1953年3月 志愿军第十九兵团 司令员:韩先楚(后为黄永胜)
1958年4月 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7169部队) 司令员兼政委:陈士榘
副政委:黄文明
参谋长:赵东寰
1961年2月 工程兵特种工程指挥部(代号7169部队) 司令员:谭友林
政委:黄文明
参谋长:赵东寰
1962年底撤销编制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