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在开国大典阅兵式时,有26架战机凌空而过,如今人们已知只有17架,其中9架飞过天安门广场2次,且有4架是世界罕见的带弹受阅,以防国民党飞机进行空袭。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具有直接威胁的敌机并非来自台湾岛,而是舟山群岛,由此便引出一个“门户”问题。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一、威胁开国大典的舟山机场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党并非龟缩于台湾岛,也并非仅占据着金门、马祖、澎湖等,至少还有海南岛,以及扼制珠江口的万山群岛、长江口的舟山群岛等。

在舟山群岛的主岛定海有一座机场,其辖下岱山的主岛高亭也有一座机场,不仅可以就近轰炸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甚至曾追杀起义炮舰“长治”号至南京,也能够辐射到北京。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为了消除空中威胁,更是解放战争的顺势而为,我军于1949年8月18日发起舟山群岛战役,先后攻取30余座外围岛屿,台军则投入5个军的兵力进行对抗,以期保住这一战略要地。

与此同时,我军在收复福建厦门后,于10月25日发起金门战役,经三天三夜血战损失惨重,被迫取消行动;

再回看浙江舟山群岛,我军于11月3日攻打登步岛,以期蛙跳式夺取定海、高亭机场,仍是三天三夜血战损失惨重,双方由此进入僵持阶段。

1950年5月1日,我军解放海南岛,蒋介石为了固守确保台湾岛,下令从舟山群岛撤离,我军于5月17日收复定海、18日收复高亭,从此消除来自这里的空中威胁。

几乎同时,蒋介石出于同样考虑,下令从遏制广东珠江口的万山群岛撤离,我军顺势于5月25日发起万山群岛战役,历经72天的夺岛与海战以大胜结束。随后,乘胜将广东沿海的岛屿全部收复。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长江口的舟山群岛战役、珠江口的万山群岛战役,虽然也算是清理门户,并且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意义,但并非本文所要讲的“清理门户”。

其缘起是在1953年7月27日签订《朝鲜停战协议》后,我军的战略方向随之进行调整,中央军委于10月在杭州召开会议,朱德指出,解放台湾首先要清理门户(台军占据的离岛)。毛泽东拍板决定。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也就是说,广义上的清理门户是以朝鲜战争为中间点分为两个阶段,之前是解放战争的顺势而为,之后则是有计划的战略行动,本文重点所讲的“清理门户”是指后者,但要从更早些的全球战略态势讲起,以免就事论事而钻进牛角尖。

二、抗美援朝、解放台湾与清理门户

至今,坊间仍在流传一个说法,即抗美援朝耽误了解放台湾(另详见笔者发表于察网的《被沈志华歪曲的未能解放台湾真相》一文)。简而言之,这是一个有失历史大背景的误读误解,不仅没有考虑当时的客观条件,尤其是世界局势等,还忽略了门户问题。

1、蒋介石的战略企图

蒋介石虽然在1949年1月被迫辞去总统职务,但仍是国民党总裁,并以此身份于7月10日飞赴菲律宾。其间,他与菲律宾总统基里诺一同致电韩国总统李承晚,邀请韩国加入计划中的远东国家联盟。当时,李承晚正在面对来自金日成的压力,当即一口答应,并于7月19日发函邀请蒋介石访韩。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1949年8月6日,蒋介石从上文提及的舟山定海机场飞抵韩国镇海,李承晚亲自迎接。当晚,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

【“到韩后,更觉定静光明,内心澄澈无比,是天父圣灵与我同在之象征也。”】

在三天内,蒋介石与李承晚多次会谈,不仅在结盟问题上达成一致,还拟定了军援清单。

不可否认,蒋介石与李承晚结盟的背后有美国白宫的默认,以及美国军方的变相支持,这就直接触及北京的底线了。

2、东亚局势的风云突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

有说是金日成急于实现统一,在北京不同意——仍在清剿大陆地区的残匪、准备解放西藏等,尤其正在巩固政权、恢复生产等的情况下,朝方便发起军事行动。另有一说,李承晚同样在准备反向统一朝鲜,双方矛盾激化必然要用战争手段解决。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6月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半岛,并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几乎同时强势介入越南(当时法国占据越南),并为越南战争埋下伏笔。至于韩国、菲律宾直接派兵参加越战已是后话,只说朝鲜战争,菲律宾实际派兵参战了,蒋介石则提出要求,美国考虑到中俄的反应而予以拒绝,但接纳了台湾的政战及医疗。

此外,还有一个美国领衔的地缘战略合围问题,似乎被诸多历史学家忽略了。

先说当时的巴基斯坦还不是巴铁,其于1947年从印度独立出去后,迫于来自后者的全方位压力,加之又是英联邦国家,因此巴基斯坦迅速倒向美国,以至于1955年加入针对莫斯科的《巴格达条约》,以及针对北京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后者因为于1954年在菲律宾马尼拉草签,所以又称《马尼拉条约》,第二年正式签订于泰国曼谷。

再说越南,与朝鲜金日成对阵南韩李承晚相仿,北越胡志明面对的是南越吴庭艳,不同之处在于二战结束初期,美国针对朝鲜半岛采取的是柏林模式,即按照《雅尔塔协定》分而治之;法国针对越南则是重返殖民地,并于1945年9月23日以武力进入,并进逼至中越边境设防驻军。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夕的1950年4月,应胡志明的请求,北京决定向越南派出军事顾问团;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1950年7月,陈赓率领军事顾问团进入越南,于9月协助武元甲指挥中越边界战役,最终歼俘法军9个营8000余人,其中5个营属于机动部队,占法军在印度支那北部机动部队的一半,并由此打通1000公里中越边界。

也就是说,法军当时已经进驻到中越边界,这与美军先头部队抵达鸭绿江边相仿。

3、三选一的战略抉择

相比而言,印度因为坚持不结盟,反而成为美国合围中国链条断掉的一环,这应该是加快进军西藏步伐的原因之一,解放时间为朝鲜战争期间的1951年5月23日。

请注意,前文提及韩国、台湾、菲律宾、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印度等,仅是在回顾当年的历史背景,即美国针对北京的战略合围态势,其实在欧洲冷战成形之后、朝鲜战争之前就已初具规模,至1954年、1955年则是以国际条约等形式加以巩固。

也就是说,美国针对北京的战略合围是全球大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始于1947年的冷战是主因,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则是直接导火索,随之必然会波及亚洲,即便不在朝鲜半岛,也至少会在越南爆发。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进一步而言,当时北京必须要在台湾、越南、朝鲜之间做出战略抉择,而以当时的客观条件来看,只能选择其一作为切入点。于此,仅从军事角度而言:

若解放台湾的话,必须要海、空军及相关装备,这在当年难度相当大,即便有苏联的全力军事援助(其本身的海军装备也乏善可陈),但列装、培训并形成战斗力需要时间。何况美国当时只是基于维护在华利益,加之国民党的腐败颓废已为举世公认,因此,美方虽然确实在施压并尝试让蒋介石流亡菲律宾,但肯定不会放弃台湾这一战略要地,诸多史料也表明,美方意图培植孙立人为台湾代理人。

若进军越南的话,比之解放台湾的难度要小,何况在出兵朝鲜之前,陈赓仅率军事顾问团便将法军驱离中越边境,但继续深度介入就要打丛林战了,这对当时以北方兵为主的我军而言,仍然需要适应的时间,尤其越南比朝鲜半岛还要狭长,类似仁川的登陆点更多。

综上所述,出兵朝鲜是在被迫情况下的必然选择,包括苏联在地理上就在旁边,战争规模尤其战场范围相对可控,实际则是苏联派出航空部队配合志愿军空军,沿着鸭绿江划出一条“米格走廊”。

虽然出兵朝鲜有着必然性,不过——这才是关键点,决定何时出兵就属于战略智慧了,这需要对美国及苏联的战略底线有着准确判断,尤其是站在自身战略布局的基础之上,以对国际战略局势施以影响乃至扭转。若以时间顺序来看,想必就会一目了然,如下:

1948年,朝、韩分别建国;

1949年5月,朝鲜人民军政治部主任金一奉命访华,主要目的是索要包括3个“朝鲜师”在内的朝鲜籍(族)官兵;

1950年3月,金日成赴莫斯科面见斯大林,相关军事行动意图这才得到后者的首肯。此前,斯大林一直让金日成与北京谈,后者显然能够了解对方的急切心理与战略意图。

1950年5月~8月,我军先后收复海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以及广东沿海的所有岛屿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9月,我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军将法军驱离中越边境;美军在朝鲜半岛发起仁川登陆;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进一步而言,我军于1950年10月抗美援朝、1965年6月抗美援越也属于清理门户,不过,在出兵朝鲜前夕的收复海南岛、舟山群岛、万山群岛及广东沿海岛屿等行动,则是更具战略智慧的清理门户,只因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主要突破点之一是闽粤方向,以1953年的东山岛之战、1965年的八六海战为之最。先看一下地理位置: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我军挫败台军上述行动的胜因无需列举,只说一点,即台军只能从台湾本岛及金门出发,当即便会被我军发现并作出相应防范,若是台军仍占据海南岛、万山群岛、舟山群岛等,在反攻方向上势必会有更多选择,在行动距离上势必会更具突袭性,在协同配合上势必会有更多优势,尤其延至当前的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进一步而言,朝鲜战争的爆发时间可能无法控制,但抗美援朝的出兵时间则相对可以选择,由此便体现出战略智慧,即在最大程度地稳定后院,尤其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后,出兵朝鲜不仅更有把握,而且占据了道义优势;再之后,则是对战事、战势及战场范围的选择,结果则是将美苏紧紧地粘在朝鲜半岛,并必须出现在北京摆好的谈判桌上。

那么,在朝鲜战争之后,我军清理门户具体所指哪里?过程又是怎样?战略智慧又体现在哪里?

三、解放台湾首先要清理门户

正式提出“解放台湾”,始于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前夕,即新华社于3月15日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当时,这一口号显然是在寓意要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至10月25日发起金门战役,便递进为实际军事行动。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若从当时解放全国的进度,以及我海空军的建设来看,金门战役当属自然而然的清理门户行动,虽说也是在为解放台湾做准备,但仅就战略布局来看,更多的则是在造势向台湾施压。

毋庸置疑且不可否认,解放台湾必须要先清理那些被蒋介石当作战略屏障的门户,即诸多离岛,而在抗美援朝前夕收复海南岛、万山群岛、舟山群岛等,等于是切掉了这一战略屏障的两翼。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台军仍占据的离岛如下: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具体而言,这一横亘在台湾海峡的屏障由北至南为:

1、台州沿海的①大陈列岛,含下大陈、上大陈、一江山等29个岛屿;②东矶列岛,含田岙、东矶等57个岛屿;③渔山列岛,含北渔山、南渔山、五虎礁等13个岛屿;

2、福州沿海的马祖列岛,含南竿、北竿、高登等36个岛屿;

3、莆田沿海的南日群岛之乌丘屿;

4、厦门沿海的金门列岛,含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11个岛屿;

5、靠近台湾岛的澎湖列岛,含澎湖、渔翁、白沙等90个岛屿。

其实,针对解放台湾的清理门户方案,在1952年6月就已上报(1951年11月27日,朝鲜半岛交战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最初计划是先攻取大陈岛,后屡经修改再上报,其中曾调整为先攻取金门,但因朝鲜战争仍在进行中,所以整体计划被暂时搁置,直至前文所述1953年10月杭州会议,由朱德提议、毛泽东拍板决定清理门户。

需要说明的是,毛泽东鉴于朝鲜战争刚结束,国内建设尤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需要尽快落实,以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实际并未将解放台湾提上日程。可是,美国不仅横插台海,还介入越南,并与东南亚及中亚部分国家缔结相关条约,以对北京进行战略合围式封杀,所以,北京必须要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包括给反美的国家及组织以信心,给有意与北京缓和关系的国家及组织以决心。

总之,除了外交方面的积极斡旋——周恩来率团分别于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4月参加万隆会议,军事方面主要是重提“解放台湾”口号,具体行动则是清理门户,首要目标是浙江台州沿海、台湾北翼的大陈岛。

四、迄今最后一次解放行动

当时,台军将指挥中心设置在大陈岛,防区覆盖大陈列岛、东矶列岛、渔山列岛等,部署2.3余万兵力。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解放大陈岛包含一系列外围战斗,首当其冲的便是东矶列岛。

1954年5月11日,我军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开始了(史书多是认为始于此后规模更大的一江山岛战役),但并非影视剧中那样爆裂的大场面,最初是以“护渔”为名的海空军短促接触,以为登陆战做准备。

5月15日晚,我陆军乘船突袭东矶列岛的主岛田岙,台军在该岛并未部署正规军,仅有负责袭扰大陆的游击大队,包括2名美国中情局特工(被困两天后潜逃),因此我军很快解决地面战斗。

需要说明的是,台军实际并未将东矶列岛作为必争之地,但随后仍出动海空军进行反扑,除了被困的美国中情局特工需要营救,还因蒋介石刚于5月6日携子蒋经国视察了大陈岛(被视为最后一次回大陆),尤其5月20日是蒋介石连任就职日(其首次就职总统是1948年5月20日,由此成为传统延续至今),显然,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输了阵势,但反攻也仅维持了10天时间。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东矶列岛之战于5月20日结束,其间发生各类战斗14次,我军击伤敌舰5艘、击落敌机7架、击伤敌机4架、俘敌帆船1艘等,但我海军在成立后首度遭受重创,“瑞金”号护航炮舰(由美军600吨级运输船改建)被敌机炸沉。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此后,我军将目标锁定大陈岛的外围重要据点一江山岛,在正式行动之前,毛泽东拍板决定:先夺取制空权、制海权。

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

9月15日、21日,我空军及海军航空兵对大陈岛、一江山岛成功进行侦照;

11月1日,我混合机群41架飞机对大陈岛实施轰炸,这是我军首次出动大规模编队进行战斗轰炸;

11月14日,我鱼雷快艇将敌“太平”号护卫舰击沉,这是我海军鱼雷快艇部队组建以来的首次作战;

11月18日、20日,我空军及海军航空兵分别对渔山、披山二岛实施轰炸。

12月2日,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生效于1955年3月3日,显然大陈列岛不能放在防御圈内了,被迫表述为“中国台湾地区应指台湾及澎湖和金门、马祖”);

1955年1月10日,我海空军在休整40天后再次开战。

1月18日,一江山岛战役正式开打,仅用两天时间便结束战斗。

2月2日,蒋介石被迫决定从大陈列岛(台州列岛)撤离;

2月7日,美国第七舰队出动132艘舰艇协助台军撤离;

2月13日,我军登陆大陈岛。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这也是我军迄今最后一次解放行动,即本文所讲的“清理门户”暂告一段落。

此后,敌我双方以海、空战为主,当然还有金门炮战。

五、清理门户的战略辩证法

炮轰金门应该属于另类的清理门户,而战略智慧与部署在于之前,并影响至今。仍须先讲一下当时的大背景:

1958年3月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布撤军公报,宣布年底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

5月5日~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京召开,确立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大跃进、总路线;

8月23日,我军发起炮轰金门行动。

此外,当时中苏关系已经出现裂痕,而炮轰金门的一个主要作用,便是在告诫美国:你必须要直接跟我谈!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前文有述,早在1952年就曾在大陈岛与金门岛之间进行过选择,若以当时的军事实力来看,收复金门相对更容易。事实上,美国也在对蒋介石施压撤离金门,以造成台湾独立的既成事实,而历史证明毛泽东当时留下金门,以及香港、澳门的战略抉择,更体现出其长远眼光与智慧。

至1965年4月出兵抗美援越时,美国已经能够理智且默契地止步于17度线,刻意避免直接军事接触,而当年爆发的“八·六海战”,则彻底打掉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第二年,美国官员在正式场合改称“北京”为中国首都;至越战尚未结束的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并跻身五大常任理事国。

朱新开:清理门户——毛泽东的战略智慧

总之,在“清理门户”的战略智慧之下,中国不仅成功打破(突破一词已不能诠释)美国的战略合围,并且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之一。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