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涅熟读毛选,这篇文章一眼看去就觉得并非主席文风,绝不可能出自主席手笔……”
近10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篇题为《民主颂》的文章,在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各种网上社区和微博上流传,并且特意标注这是毛主席为1943年7月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撰写的社论。
这篇文章,用颇为天真烂漫的口吻,对美国做了一番文青式的颂扬,并且在最后宣称,“我党的奋斗目标,就是推翻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见截图)。
余涅熟读毛选,这篇文章一眼看去就觉得并非主席文风,绝不可能出自主席手笔,看到最后一段,就确定这是伪文无疑了。
为什么呢?因为1943年仍然是国共合作时期,《新华日报》又是在国统区的心脏“陪都”重庆出版的,怎么可能公开号召“推翻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派”呢?
须知在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时,我党都没有提出“推翻”之类的口号,只是号召解放区军民“用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一直到了1948年,我军已开始战略决战,解放战争胜负基本已见分晓的情况下,才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余涅认为,很明显,伪文炮制者的真正目,是要通过写入“我党的奋斗目标……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这句话,以此来攻击毛主席在解放后自食前言,这是旧炎黄春秋集团和李锐之流老一套的造谣手法了。
一些网友已经找到了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并拍照上网。
这一天的报纸头版全是广告,并无社论。
社论在第二版,与美国国庆无关,题为《巩固工作竞赛成绩》。
《民主颂》刊登在第四版“新华副刊”上,署名唐徵。徵为“征”的繁体字,如果在今天,就会写成“唐征”。
网上流传的《民主颂》,除了前述最后“推翻独裁的国民党反动派”那一段是造假者刻意加上去的之外,都是当年《新华日报》发表的原文。
根据相关资料,唐征是当年四川知名的进步报人唐征久,供职于国民党四川省政府机关报《华西日报》社。1948年8月20日,唐征久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逮捕,1949年11月27日被杀害于重庆渣滓洞(即著名的“中美合作所”),和江姐、陈然(即《红岩》中的成岗)等是同一批遇难烈士。
唐征久虽是进步报人,但当年他写这篇文章时年仅31岁,对美国的认识并不深刻,所以其中也不少溢美或错谬之处。
比如,文章中说,“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指美国)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好像美国真的是白莲花了。
其实,给中国造成深重伤害,向中国强索四亿两白银赔偿的“八国联军”,美国就是其中的一员,怎么能说美国“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呢?
再比如,文中说“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的寄赠与援助”。
实际上,当年中美是共同对抗日本军国主义的盟国,美国帮助了中国,中国也帮助了美国,没有中国(主要是敌后战场)拖住日本陆军主力,美国在太平洋战场和其他战场的伤亡会大得多,所以这些“寄赠与援助”绝不是美国对中国单方面的恩赐,而是盟国之间的相互援助,美国出的是物资,中国出的是鲜血,不必如此对美国感激涕零。
更何况,没有珍珠港事变前美国对日本的纵容与支持,日本也很难持续地进行侵华战争。
《新华日报》刊登的这一类文章,在延安整风后期就受到批评,被认为是“没有站稳无产阶级立场,尤其是对罗斯福的‘新政’的看法不够正确,宣传乃至欣赏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自由、民主’”,“大后方的知识分子想得太多,感觉得太少。是观念论与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民主颂》一文也受到党内点名批评。
这意味着,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党当时对美国的认识就很清楚,并不抱任何幻想。
此外,在国统区出版的《新华日报》,带有统一战线报纸的性质,并不是每篇文章都代表了我们党的立场。
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伪文会周期性地出现?为什么有人会精心地用真假参半的方式制作这种伪文?他们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
余涅认为,这和精英们为了推动所谓“转轨”,多年来形成了“骗出一个新体制”的路径依赖有关。
前两年,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就曾这样解释他们在国企改制问题上是如何忽悠舆论和公众的——
“打个比方,我们(从北京出发)的目的地是天津,但一开始只能说我们去廊坊,等到了廊坊再说去天津。你要一开始就说是去天津,就没人愿意跟你去了。”
制作并大肆传播这样的伪文,表明他们又把目标转到了政治方面的“改制”,用的手法还是瞒和骗。
但这种做法真的有效吗?余涅表示很怀疑,历史的大方向是不可能被用欺骗的手段改变的。
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余涅愿意把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送给伪文的炮制者,也送给梦想用欺骗手段误导中国“转型”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