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访毛主席警卫员李宗信

1.jpg

  我今年86岁了,但是“红色文化宣讲团”的团长,我就是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红色基因传播到各个地方。

  2018年最后一天,朋友约我一起吃饭辞旧迎新。我按约来到饭店,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的老人。经介绍,他就是曾经担任过毛主席警卫员的中央警卫局政治部原主任、86岁的李宗信同志。毛主席身边的人!我肃然起敬。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5周年,各地都在举行纪念活动,今天又有毛主席身边的人在场,席间的谈话自然转到了毛主席身上。大家都邀请李老讲讲他在毛主席身边亲身经历的故事。

  李老转身从随身携带的提包内拿出了一张照片,举在手里跟大家说,这是1955年毛主席接见我们一中队全体战士时的照片。

  毛主席第一句话就说:我对不起大家,进城5年了,我才第一次和大家见面。

  我们住到这里来干什么?他问我们。

  当时有同志回答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毛主席说,也对。我们来这里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们到这里来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是战友和同志。

  当我们听到毛主席说,自己和我们这些普通战士是战友和同志时,心里特别激动。党和国家的主席把我们看成是和他一样的人,谁能够不感动呢?!毛主席那么伟大,但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普通战士,谁又能够不感慨呢?!

  这天,毛主席接见后请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江青和李纳回来了。毛主席对李纳说:“快叫,叔叔们好!”李纳马上规规矩矩地给大家鞠躬,叫:“叔叔们好!”毛主席让自己的孩子认我们为“叔叔”,是把我们当成了家里人!

  当年,我们警卫战士来自全国各省市。毛主席为了联系农民、了解农村,要求我们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调查了解情况,并写出调查材料交给他。

  为帮助我们更好地搞好社会调查,还专门给我们讲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怎样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他嘱咐我们:今后你们回家,了解农村情况,回来向我汇报,但不要说是毛主席派来的,不要摆架子。我对你们摆架子,你们不高兴,你们团长对你们摆架子,你们也不高兴。一定要,尊重乡村干部,要尊重你们的父母,礼节要周到,要谦虚,只有这样才可以调查出东西。

他还亲笔为我们调查研究写了《出差守则》:

  (一)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

  (二)态度——不要摆架子。

  (三)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

  (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

  (五)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

  《守则》结尾处,毛主席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说道这里,李老拿出了毛主席亲笔写的《守则》原件的照片。

  从那时起,我们便把农村调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回乡探亲搞调查。回京以后,毛主席总是亲自听取我们的汇报,批阅我们的调查报告。主席仔细啊,把我们报告上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都纠正过来。

  李老又拿出一张大照片,让笔者帮助他拉开。告诉我们这是毛主席周总理1968年2月18日接见8341部队全体指战员的合影。他说,当毛主席看到照片上有李纳时,就问汪东兴,李纳是个什么干部,怎么会有她?汪东兴回答说,李纳是《解放军报》的总编了。毛主席不高兴地说,她还是个娃娃,懂什么!出了问题算谁的!很快,李纳就去了江西的“五·七干校”,后来又去了农村插队。

  大家请李老多讲一些毛主席工作的情况。李老说,毛主席那么大年纪了,还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我们晚上巡逻走过他的窗前,总是看到他在工作。我们的心情就像那首《战士歌唱东方红》那样,我给大家唱一遍。李老满怀激情地唱了起来。

  “毛主席窗前一盏灯,

  春夏秋冬夜长明,

  伟大的领袖灯前坐,

  铺开祖国锦绣前程。

  毛主席挥笔拦江河,

  天空飞彩虹;

  毛主席挥笔指山川,

  大地走蛟龙;

  毛主席挥笔点荒沙,

  荒沙披绿绒。

  毛主席的神笔舞东风,

  风吹满天红。

  用尽三江五湖水,

  毛主席的恩情写不完。

  警卫战士窗前过,

  心里歌唱东方红,

  歌唱东方红,

  东方红……”

  虽然他不如歌唱家唱的好,甚至有些跑调,但那份真挚的情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说,我再给大家唱一首《语录歌》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人民好比土地

  我们到了一个地方

  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他说,我今年86岁了,但是“红色文化宣讲团”的团长,我就是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红色基因传播到各个地方。过去我们保卫了毛主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们依然要誓死捍卫毛泽东思想!

  最后,他把一本毛主席的警卫战士编辑的一本“在首长身边的日子”图集赠送给了原国防科委的老同志。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