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王复元贪污公款后出卖省委书记,红队紧急锄奸

  1929年8月16日傍晚,青岛中山路的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天空。

  第二天,《申报》上一则快讯这样写道:“……王复元十六日下午六点二十五分,在中山路遭到刺杀……”

  快讯中所提及的王复元,曾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因贪污被开除党籍,随后怀恨在心。他转过身投靠国民党,并逐渐沦为敌人抓捕共产党员的爪牙,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邓恩铭,就是被他出卖,牺牲时年仅30岁。

  那么,王复元是如何因贪腐逐渐走向歧途,曾经和他共事过的邓恩铭又是如何被其陷害,英年早逝?王复元这样的叛徒,最后又落了一个怎样的下场?这些都要从1921年,浙江嘉兴的那艘红船开始说起。

邓恩铭

  众所周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这其中,上文提及的邓恩铭是13名代表中

  唯一一个在校读书的中学生,也是其中唯一的少数民族(水族)。那一年,邓恩铭20岁。

  邓恩铭放在当时,毫无疑问是一个志向远大的有为青年,这些从他当年给父亲的家书中就能初见端倪。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

  父亲大人:

  不写信又三个月了,知双亲一定挂念,但儿又何尝不惦念双亲呢。儿一向很好,想双亲及祖母……均安康如常?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

  年纪轻轻,却能不被名利遮住双眼,邓恩铭如此抱负,不得不让人钦佩。

毛泽东

  1927年3月,邓恩铭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之后他又应邀去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讲课,毛泽东对他颇为欣赏。

  5个月后,邓恩铭回到山东并接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彼时革命形势危急,中共山东省委曾在那年9月15日请示中央,希望能将邓恩铭调离山东,以防不测。

  中央原本打算派刘少奇出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但因为刘少奇因病住院,邓恩铭只能留在山东主持大局。

  后来,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

  1929年1月9日,因叛徒告密,邓恩铭在省委宣传部机关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邓恩铭被押赴刑场枪决,牺牲时年仅30岁。

  那个出卖邓恩铭的叛徒,就是笔者上文提及的王复元。

王复元

  1900年,王复元出生于山东历城县,早年间读过私塾,算是有些文化。

  1919年,19岁的王复元在济南山东省立一中当电工兼传达员,受当时的进步思想影响,王复元也积极地参加革命活动,表现颇为踊跃。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谁也意料不到,王复元会在后来踏上歧途。

  两年后,王复元和王尽美、王翔千共同创办《山东劳动周刊》,这份杂志在当地很有影响力。

  1921年,王复元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第二年被党组织派往张店开展工作。1925年,他又被派往青岛,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

  掌权后,王复元逐渐展现出其贪婪的一面,本着明哲保身的想法,他开始暗地里偷偷贪污腐化。

  1927年4月27日,王复元参加完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后,党中央交给他1000块大洋的活动经费,主要用于山东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谁知王复元回到山东后,频繁出入妓院和高档餐馆,除了将活动经费拿出一部分寄存在亲戚家外,其余部分全部被他挥霍一空。

  当时的1块大洋足够买1袋洋面粉,就是这么一笔巨款却被王复元私用,他后来甚至欺骗青岛的同志:

  “上级拨给的经费,在路上遭到偷窃,被偷走了。”

  纸终究包不住火。

  1928年4月,王复元故技重施,他找到山东省委机关的印刷单位,捏造说军委准备购买枪支弹药,要拿2000元救急。出于对同志的信任,单位负责人连忙筹集了2000元交给王复元。

  王复元手握巨资,先是去上海潇洒了一趟,然后用剩下的钱去做生意,毫无经商头脑的他赔了个底朝天,王复元心中叫苦不迭。

邓恩铭

  这么一笔巨款没有落到实处,负责筹钱的同志很快向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汇报了此事。邓恩铭与上海党组织联系密切,从来也没有收到过要购买枪支弹药的通知,为了查清事情的经过,邓恩铭亲赴上海核实此事,最后证明王复元说了谎话。

  邓恩铭回到山东后,派人秘密调查王复元贪腐的证据,拿到结果的他背后冷汗直流。

  当时,党组织缺乏经费,很多活动无法展开,可王复元竟然在如此关头贪污腐败,这让邓恩铭痛恨不已。如果不将这样的败类清除出去,谁又能预料他将来会给组织造成怎样的损失。

  即便如此,邓恩铭仍是亲自找到王复元,力求追回款项,并希望对方承认错误,从轻处理。谁知王复元得知贪腐一事暴露后,面对邓恩铭的训斥,他先是面红耳赤地狡辩一番,后来见铁证如山,又谎称自己是做生意暂时借用,很快就会归还。

  此后,青岛党组织再找王复元询问此事时,已经难见其踪迹。

左一:邓恩铭

  邓恩铭见状,心知王复元这是畏罪潜逃,他根据组织规定,开除了王复元的党籍。值得一提的是,邓恩铭由此成为我党历史上的反贪第一人,而王复元也成为中共历史上因为贪腐而被开除的第一个人。

  两个“第一”,前者正义凛然,后者终将被挂在耻辱柱上,让后人警醒。

  我们言归正传,王复元在得知自己被开除党籍后,怀恨在心,他转过身投奔了敌人,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更让人气愤的是,因为对党组织比较了解,王复元叛变后竟然大肆迫害我党的革命同志,彻底沦为了敌人的爪牙。他带领敌人搜捕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四处追捕共产党员,用金钱和权势收买叛徒,俨然成为了一颗“毒瘤”。

  1929年1月19日,王复元带队抓捕了邓恩铭等17位同志,导致中共山东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山东省委一边秘密调离重要干部的同时,一边向中央汇报了此事。

  中央得知消息后,立即在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会后,中央决定切除这颗“毒瘤”,并派中央特科特工、周恩来的警卫员张英赶赴山东锄奸。

  能派出周恩来的警卫员处理此事,可见中央对这件事的重视。鲜为人知的是,因为周恩来曾化名伍豪,所以此次锄奸行动后来被人称作“伍豪之剑”。

周恩来

  在叙述整个锄奸行动之前,笔者有必要简单勾勒一下张英其人。

  1902年,张英出生于山东省潍县高里集马家庄(今潍坊市寒亭区马家村),他原名马宗显,又名马国宪。

  因为从小痴迷于武术,加上自身体质适合练武,张英由此练就了一身武艺。

  1923年,21岁的张英去冯玉祥的西北军当兵,因为一身武艺再加上胆大心细,短短两年时间,他就升为中尉排长。

  1925年11月,张英因为表现优异,所以被选派到苏联基辅红军军官学校骑兵班学习。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随后,张英又继续在维斯特拉高级军官学校深造,并于1928年返沪,在中共中央机关做保卫工作,主要负责保护周恩来。

  在周恩来眼中,张英不仅革命立场坚定,拥有一身武艺,枪法还出奇的准,而且他还是山东人,很适合此次锄奸任务。

  王复元投敌叛变后,周恩来第一个就想到张英,因为没有谁比他更能胜任这项工作。

张英

  1929年3月,张英从上海来到济南,住进悦来客栈,可任谁也想不到,到济南的第二天,张英就不幸被捕。

  原来,叛徒王复元在破坏山东省委机关秘书处时,党内同志本想将所有秘密文件烧毁,可文件就要燃尽时,王复元带领大批特务破门而出,将火盆内的文件抢了出来。

  文件中,有一封张英写给省委的密信,信中用暗语写道:“我们在青岛无生意可做,今来济南打算在这里找生意做,请兄见信即来会晤。”

  王复元读完密信,脸上立即挂上了奸笑。

张英

  借着这封密信,王复元很快确定了张英等人的落脚处,并将其秘密逮捕。张英当时被关押在三元宫看守所,审讯时,敌人先是以金钱和美女利诱张英,见他不为权色所动,敌人立即换了一副嘴脸,开始对张英上刑。张英被打了400多皮鞭,最后昏死过去。

  所幸虽然遭受酷刑,但因为张英自幼习武,所以并没有伤到筋骨。当晚,他前后三次假装上厕所,为了麻痹敌人,每次他都是爬着去厕所。

  最后一次上厕所,趁着月黑风高,敌人疏忽,张英从鞋底掏出铁丝,打开手铐脚镣,随后他翻越监狱高墙,成功越狱。

  后来在济南开商号的老乡帮助下,张英安全返回青岛。

  在青岛休养了几个月后,张英又开始着手准备除掉王复元这个败类。但是,他带着行动组的同志在山东找了几个月,愣是找不到王复元的踪迹,正当张英心里火急火燎的时候,周恩来派人捎信给他:“要沉住气!”

  就在张英等人调整心态,静候消息时,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徐子兴转来情报:

  “8月16日下午,王复元要到位于青岛山东路110号新盛泰鞋店取鞋。”

  得知消息后,张英和行动组的王科仁按照指示,开始实施锄奸行动。

影视剧中的锄奸场景

  话说这个王复元,自从沦为叛徒后,颇受敌人特务机关的重用,生活上倒也过得去,但是他心里却十分惶恐。张英越狱后,王复元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去哪儿都带着保镖,警惕性很高。

  8月16日下午,王复元带着两个手下到达中山路后,并没有直接去鞋店取鞋,而是先选择在对面的一个饭馆内坐了一阵子,观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况。当狡猾的王复元发现周围没有异常后,这才让手下在饭馆等着,自己去鞋店取鞋。

  王复元不知道的是,自己早已被张英和王科仁盯上了。

  王复元穿过大街,大踏步走近鞋店。老板一见是王复元,边笑着打招呼,边弯下腰去给他拿鞋。就在这时,王复元背后冷风阵阵,一个人走近店来。

  王复元心里一紧,迅速用手摸向腰间的手枪,并转过身细眼观瞧。

  只见进来的这个人,穿着长衫,身材瘦弱,无精打采,也没说话,而是转向一侧的柜台,开始选鞋。

  王复元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完全不像特工的人,正是特科人员王科仁。此时的王科仁一边看鞋,一边用余光锁定王复元的位置,为刺杀行动做充足的准备。

王科仁

  就在王复元放松警惕,匆忙提着鞋袋向门口走去时,他左脚刚迈出店门,王科仁就在电光火石之间拔出手枪,对准王复元的后背就是一枪。

  只听“扑通”一声,王复元应声栽倒。

  一声枪响过后,另外一名特科成员徐子兴担心王复元不死,走到近前又补了一枪。两人收枪入怀,转身朝街心走去。

  张英见两人得手,朝远处一招手,三辆黄包车驶了过来,三人纷纷上车,不一会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完成任务后,张英便回到中央复命。

  1929年12月16日,张英化名刘英,赴河南任中国工农新军新建三十二师师长。之后,他屡任红一师师长、红十师师长、第四方面军七十三师师长,成为徐向前的得力助手。

  不幸的是,1932年6月,张英因为负伤被组织送往上海治疗,途径武汉时被敌人逮捕,后来英勇就义。

  多年之后,寒亭区委区政府为刘英烈士树起纪念碑,碑上雕刻着徐向前元帅在1987年6月题写的碑文:“赤胆忠心刘英烈士千古”。

  行文至此,笔者除了对张英这样的特工心存敬畏之外,针对王复元这样的败类,我党在治理贪腐方面的决心同样让人叹服。

  早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组织原则就明确了党内监督机制,党的一大“党纲”第十条规定:

  “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它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最严格的监督。”

  对于贪腐问题,我们始终视其为重中之重。

《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就通过了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份文件也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反腐文件,它的首段文字这样写道:

  “在这革命潮流仍在高涨的时候,许多投机腐败的坏分子,均会跑在革命的队伍中来,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他的党陷于腐化,不但不能执行革命的工作,且将为群众所厌弃。所以应该很坚决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这一通告的发布,不是没有原因。

  因为在1926年,随着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多,为了避免贪污公款、腐化堕落等行为在党内滋生,《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鉴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在分析产生贪污腐化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党与贪腐斗争的立场,并肯定了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必要性。

  《通告》这样写道:“这些投机分子尚不能动摇我党的政策,只是在个人生活上表现极坏的倾向,给党以很恶劣的影响,最显著的事实,就是贪污的行为,往往在经济问题上发生吞款、揩油的情况……此种分子近来各地均有发现,大会为此决议特别训令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的(地)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此话一出,我党对于反腐的决心和态度显而易见。

右一:毛主席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然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

  “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

  我党对于贪腐,从来秉持的就是零容忍的态度。

  文章最后,笔者想用毛主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他老人家曾说:

  “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此言一出,重于千金。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