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清朝的一个秀才所作,主题就是听话,无条件地服从。只强调无条件地服从,就会产生十分有害的后果,人的本性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压抑,虚伪将取代真诚,根本不会有气宇轩昂的骏马,只会有温顺听话的蠢人。
弟子规诞生以后,马上受到统治者的大力追捧。这本书打着儒家旗号,但是讲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儒家思想,贩卖的是自己的私货而已。《弟子规》引用圣人的著述,以一锤定音的方式生硬说教、臧否万行,借圣人之势自立章程,违背了圣教之信、解、行、证的次第。
弟子规这本清朝秀才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我看也是因为这本书满足了很多人想约束弟子、子女,以达到听其摆布的贪心。因为这本书是约束弟子的,而不是约束他们的。他们可以乱做,而弟子就得听他的。
从《弟子规》问世到现在二三百年,至少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德推崇过它。弟子规根本算不了儒家的经典。看看第一句话【弟子规圣人训】觉得非常可笑,圣人是自己封的嘛?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这句话——前两条还可以,但是“丧三年,常悲咽”就不对了。好人悲咽三年也会长病,身体不好的,恐怕就要死了,谁不知道“悲”伤“肺”这个道理啊。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句话,前半句也是没问题,但是后半句“号泣随,挞无怨”就有问题。“挞无怨”——不知道变通,正是陷亲于不义。真正的儒家讲的是“小杖受,大杖走”。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文化,变通。
父慈子孝,是讲父母慈爱,子女自然孝顺。我觉得,做父母,应该多自责是否慈爱有方,而不是责备子女是否听话(听话不能作为孝顺的标准)。《弟子规》不能作为父母向孩子索取孝顺的工具,也不宜作为培养孩子道德感的教条。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个也片面,要是你的父母讨厌你的爷爷奶奶,或者你的爷爷奶奶讨厌你的爸爸妈妈,你怎么办?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有些父母自己不干好事,还叫自己孩子也不做好事,你是听还是不听?
《弟子规》中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一再强调明哲保身,只顾自己。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看见不合理的事情,不能挺身而出,不是勇敢行为。书中不仅不分好事、坏事,一律视作与己无关,不去多管,还要人们“说话多,不如少。惟其事,勿佞巧”。叫孩子们不要多说话,话说多了会招惹是非。谨小慎微的结果是丧失活力,在诸多方面一事无成。这已经和正统儒家思想南辕北辙了,别说成圣成贤,连做人都成问题了。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前两条体现了隐恶扬善的美德,姑且不论,而“道人善,即是善”这句话问题很大,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有太多时候言不由衷,明明不好,也说好,难道这是善吗?“扬人恶,既是恶”这句话也太片面,太绝对,更是误导无数人,这个社会恶事太多了,难道揭露、公布,都是恶吗。
可以说作者单纯地强调了隐恶扬善,而忽略了惩恶扬善。难道地沟油、毒奶粉,杀人放火,也要隐吗?“隐”恶扬善是美德,但是“惩”恶扬善也是必须的。这个社会不能再姑息养奸了,否则恶人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单纯的强调隐恶扬善的人,十有八九自己就是大恶人,要不就是极度愚痴、食古不化的人。
关于如何做人,道儒法三家,那些圣人写的文章,远比这个《弟子规》要好。现实中发现实施了《弟子规》的孩子,很“听话”,但却失去了孩子的机灵,失去了孩子的天真,遇事退缩,缺乏担当。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君子坦荡荡”的特质。
儒家讲智、仁、勇,可很多学习《弟子规》的孩子都靠不上边。没有勇气,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称不上智慧;没有勇气,不能够敢爱敢恨,称不上仁慈。
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孩子一旦孩子犯了错(是否犯了错,还要研究,多数情况下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还有就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大人的习惯),大人总是说:“说,犯了《弟子规》中的哪一条?”给孩子上纲上线,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经典是极其反感的。父辈可以任意对待儿辈,儿辈不能有任何不满的表示;由于父辈的任何错误行为都不受追究,儿辈的自由便化为乌有。这是对真正儒家学说极大的误解。
《弟子规》是当时满清皇权下的产物,以几十万人统治亿万平民,他们内心是恐惧的,统治者需要顺民、傀儡、奴隶,所以《弟子规》一诞生,就受到皇家大力追捧,在弟子规熏陶下,百年后的清朝成了最腐败无能的政权,百万清军面对2万八国联军,成了百万绵羊。
《弟子规》全文1080字,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勿”,有43处之多。这种教训、诫条式的口吻,与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原则相反。《弟子规》倒是能教出老实听话的孩子,但却很难培养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
《弟子规》禁锢孩子的心灵,只强调对长辈的绝对服从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而不分青红皂白,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会把凡是有悖祖宗遗训的想法都认为是异端邪说,凡是不符合传统习惯的行为都是忤逆。于是,墨守成规受到鼓励,创造革新被视为越轨,进步精神被彻底扼杀,社会停滞不前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