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凤的微博被销号了,这个拥有千万粉丝,轰动一时,引发网络无限争论的“网红鼻祖”终于彻底消失了。
每当一个个恶俗的“网红”、“ip”消亡的时候,大家都在鼓掌欢呼,说“大快人心”。却没有人想一想,是谁创造了他们,是谁让他们发展壮大的?是谁把他们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
是他们自己?还是围观群众的热情?大部分人在网络上只是一个围观群众,无意识地去浏览阅读。那么,请问罗玉凤当年是如何在网络上爆红,发一条微博就山呼海啸,说一句鬼话就全网尽知的?
我想,如果经历过早期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应该还记得,那时候的“公知”、“大V”、“意见领袖”,似乎是一夜之间崛起的,一上线就有千万粉丝,哪怕言论恶臭不堪,哪怕口口声声要卖国带路,照样有千万人转发点赞,薛蛮子曾经说过,他每天翻阅粉丝评论留言的时候,有一种“皇上批改奏折”的快感。
罗玉凤火的时候,火的很无厘头,就是一个长相普通,甚至有点“粗蠢”的超市收银员,满口庸俗无聊、胡言乱语地吹牛,把自己说成是: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2009年的一天,正在上海打工的罗玉凤在猫扑一篇求偶帖《我想找个北大清华男结婚》的帖子,里面详细罗列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北大清华硕士、经济学专业、有国际视野、身高1米76至1米83、无生育历史、东部沿海户籍、年龄25至28岁。刘德华太矮,奥巴马太老.....”】
罗玉凤的做法很简单,就是作妖捣怪,卖蠢卖丑呗,但是你要知道,当时没有抖音,没有快手,舆论传播的主战场,还在新浪微博上,不是任何人卖丑都能红的。然而罗玉凤红了,先是某省台卫视给她做节目,某媒体铺天盖地都是她的访谈,后是某平台给她加V认证,制造她和社会名流的对话,甚至帮她出国,而且是以“政治避难”的名义......
我们一直有一种误解,觉得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热点,都是自然发酵的,都是来自我们网民的力量,实际上,我们网民真的很有力量吗?你发酵一件事试试?你写个10w加试试?这是需要资本+媒体的力量做推手的,舆论资源,永远掌握“看不见的手”上,那些你不知道的人,才是背后真正翻云覆雨的操盘手。
当年为什么选择罗玉凤?因为她够丑,胆子够大,言论够偏激。长得丑、出身穷,可以营销女性自强不息的人设;胆子大,说话偏激,可以营销心直口快的人设,最重要的是——她还能说出某些组织、某些势力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当年她的这些言论,是很有市场的,罗永浩为什么被人叫做“罗玉龙”,就因为大家认为他吹牛胡说八道的“精日”做风,和罗玉凤如出一辙,堪称绝配。
现在罗玉凤为什么被抛弃了?因为大环境变了,她到了美国,过得不好,只能在美国黑人街区做美甲,发福变胖.....未能实现她的“美国梦”,失去了被某些势力营销宣传的价值。并且在中美贸易战的关口,这位满嘴胡话的罗女士,居然莫名其妙狂喷华为,说:“华为早该垮了......”
这给一直以来支持她、给她提供平台和支持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个没有任何商业、政治价值的罗玉凤,还有着巨大的风险,就不但是负资产,还是个危险的定时炸弹,所以,这时候就要切割了。一旦无利可图,便弃如弊履。
我早就说过,资本啊,市场啊,都是嫌贫爱富、捧高踩低、见利如鬣狗、无利则退潮的。
只要有利可图,他们会不顾一切营销一个人、一件事,哪怕这个人这件事恶臭不堪、庸俗无耻、危害公共安全和道德、法律、秩序,他们都不管。他们只想把这个人这件事的利益最大化,榨干所有的价值,一点点风险,是值得冒的。
当年的微博大V们都是怎么起来的?你觉得罗玉凤、作业本、五岳散人、薛蛮子、罗永浩.....这些人真的有什么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吗?创造了什么了不起的内容了吗?他们创造了一个全网污言秽语、谩骂攻击、拉帮结派、药丸党多如狗、带路党遍地走的微博时代。
那么他们真有那么多粉丝?真有那么多人用户吗?为什么你一打开微博,满眼睛都是他们?这只是个技术和资金的问题,现在的微博抖音快手上流量明星、网红、小鲜肉、娱乐圈人士,哪个不是千万粉丝?哪个不是一呼百应?买粉丝、买流量、买水军,这是一个体系,一门有着商业闭环的生意,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刚刚点名批评过,公安们还破获了一整条的微博粉丝黑色产业链。蔡徐坤同学,解释一下你的千万粉丝和上亿转发吧。
这个事情很荒诞,荒诞到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莫名其妙就火了,就成了网红,就成了“意见领袖”?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就莫名其妙消失了,消亡了?这个锅,往往还被扣到网民群众身上,本来就缺乏完整信息链的他们,被骂了做墙头草和“乌合之众”。
而那只从一开始就兴风作浪的“看不见的手”,却一直能独善其身。
罗玉凤火了,罗玉凤“死了”,我们要反思,是谁导演了她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