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不管什么病去医院都要自费核酸检测?检查多,太南了!

  6月2日,耗资9亿的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结果公布:从5月14日至6月1日,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28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检出无症状感染者300名,检出率十万分之三,追踪密切接触者1174人,其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虽然耗资巨大,用时半个月,但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武汉是安全的,武汉人也是安全的。此外,还对106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样本进行了病毒培养,均未培养出“活病毒”。这个结果与5月初张伯礼院士接受中青报采访时讲过的一个常阳病例和当时复阳患者的病毒培养结果一致——一般都是死病毒,毒性很低,几乎没有传染性。

  从这个结果来看,虽然海外疫*情还在大流行,但中国已经比较安全了。不过近期,网上也出现了很多有关核酸检测的吐槽,怎么回事呢?

  从武汉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全国其他地方医院也规定,所有住院患者入院当天都需要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咽拭子)和抗体;有的医院还要求所有入院患者检查胸部ct;还有一些医院强制要求陪护人员做新冠核酸检测,不检测就不能进住院部陪护……

  图片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核酸检测费用是180元,抗体检测费用是60元,胸部ct普通的也要200多,也就是说,这些检查下来,接近500元。

  图片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这笔费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是不低的。门诊的检测不能报销,需要自费,只有住院的才能纳入医保。而且有效期只有三四天,过了又要重复。关键是,这个检查不只是针对出现发热的患者,其他一些疾病就诊的患者也需要检测。

  图片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虽然这看起来似乎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似乎过于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加重了普通老百姓就医的难度了。

  抛开新冠来看,在往年没有新冠的时候,就医的大堆检查也是让普通老百姓感到负重累累。

  比如,一个普通的患者,他可能是去看眼科或是消化内科,但是医生给他开的检查单里可能会有心电图检查,除此外,一般还会有血常规,还有的医院,可能还会开ct,总之,一堆检查下来,花费大几百,排队抽血拍片再等拿到全部检查结果,排队等到医生面前时,大概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医生看到检查结果,也许几分钟就把药开完了——一大堆药。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患者很疑惑,自己这个病可能和一些检查根本没什么关系,但是医生开了这些检查,你也没办法拒绝,只能按照流程来。

  现代医学越发展,患者就医要做的检查几乎就越多,这大概是我们普遍的一个感觉。至少,妇产科的检查基本就是这样一个趋势。

  作为一名女性,我亲历了这种变化。我在二胎产检时,曾见到一名刚怀孕的女性第一次产检,医生呼啦啦调取打印出了一摞检查单,费用近3000元。因为我自己懂一点医学知识,并没有完全按照医院要求的时间去做产检,所以当时在看到这一幕时,内心是很诧异的,感叹几年过去,检查项目及检查费用总和,也越发“发展壮大”了,只是这种发展落在个人的头上,带来的似乎更多的是沉重的压力。

  现代医学非常依赖仪器检测。德国最佳医药记者耶尔格·布勒希写了一本书《药品真相大揭秘》,在这本书中,有一章叫:有种疾病叫诊断。1896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刊出了第一张X光片,自此,影像便在医学界引爆革命性变化。以致到后来,大医院的影像档案以每天1立方米的速度增加。有医生称此现象为“影像癖”,而医学影像癖也导致了次数惊人的误诊和不必要的诊断。

  对医药工业而言,诊断构成生意的基础,也是创造利润的第一个环节。德国的一些组织,如制药业支持的高血压联盟和德国心脏科执业医生协会,总是不厌其烦地呼吁健康者去做预防检查。而检查结果让上百万健康的人变成了“检验室病人”……

  毫无疑问,诊断是医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对于现代医学来讲,通过检测仪器来进行诊断更是不可或缺。检测仪器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完备,但是仍然有非常多的问题这些检测仪器查不出来,同时,也有很多原本是小问题可能不构成健康隐患的情况被查出来,反倒成了“大问题”。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传统医学在检测方面倒是非常的“环保”,望闻问切,没有高科技的仪器,依靠的是医者的眼耳鼻口手还有医学经验。治疗的方法也很“环保”,外治方法以及来源于自然界的中药。但是疗效却是不可小觑的,完全不落后于现代医学。

  从医学的初心以及终极目标来讲,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倘若,医学的本质变成了为经济利益服务,遗忘初心,定难走到最后。

  在抗击新冠的大考中,世界各国所交答卷都有差异,不同医学的表现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应对新冠,考的不仅仅有医学,还有别的。

  回到当前讨论的就医检查来说,是不是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呢?——深深地感到,特殊情况下,看个病好像更难了!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