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万万没想到,多地核酸检测出现重大隐患

  导读

  核酸检测是研判趋势的重要依据,它们竟然也敢弄虚作假!

  5月9日,北京召开发布会,截至当日15时,当地已经累计报告777例感染者,涉及15个区。

  通报会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

  在近期的飞行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送检不及时、报告不准确、实验室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

  这或许可以从某种程度回答4日当地发布会上庞星火的介绍:“分析发现多例感染者出现呼吸道症状后核酸检测仍为阴性的情况。”

  这一显著特点,当时有人认为可能是新情况、新特点,但现在,我们有理由怀疑正是核酸检测出了问题。

  毕竟这次北京流行的毒株与“外省”一致,在未发生重大变异的前提下,没理由出现重大差异。

  与此形成相互印证的是,5日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目前来说,没有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检测准确率下降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和采样的环节是否出现问题。”

  目前,涉事企业已经被要求“暂停执业活动,停止承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根据进一步调查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而且,当地已经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建立阳性病例样本“个案必查”机制,以防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无独有偶。

  10日上午,“外省”的发布会上,该地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

  “核酸检测是实现‘动态清零’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措施,针对网上部分市民对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反映,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决不姑息。”

  这算是对该地近日传得沸沸扬扬的“假阳性”问题的一个初次的正式回应。

  在一个连“外滩长草”都能从不同角度辟谣的地方,这一次没有选择上来就辟谣,个中滋味,你品你细品。

  更早的时候,4月22日,合肥发布称,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超能力揽储检测业务,严重超出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了当地对于yi.情走向的研判,更为恶劣的是,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

  ……

  最早爆出来的,是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背景深厚的金.域医学。

  具体是这样的:

  事件被曝光后,一时舆论大哗。

  某医学界的大佬也一反前两年的每有大事必发言的常态,好几个月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任何讲话。

  当月12日,即问题曝光当天,该公司大跌5.79%,市值蒸发超过25亿元。

  4月27日,金.域医学发布2021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19.4亿,同比增长44.88%;实现净利润22.2亿,同比增长47.03%;实现扣非净利润21.9亿,同比增长50.1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7亿元,同比增长39.09%。

  同日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年报表明,哪怕1月出过“事故”,其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2.5亿,同比增长58.7%;实现归母净利润8.5亿,同比增长58%;实现扣非净利润8.37亿,同比增长57.84%。

  作为第三方医学检测领域的龙头老大,这两年它的利润增长点主要在哪里,那简直就是和尚头上的虱子。

  2020年,依靠核酸检测的带动,该公司实现营收82.44亿,同比增长56.5%,当年它累计检测核酸超过3200万份,约占全国总体量的十分之一(2021数据未公布)。

  耐人寻味的是,到目前,对该团队、该公司的调查和处理结果都没有公布。

  目前阶段,核酸检测究竟有多重要,那是很显然的。

  毕竟,从传染病预防的三大措施看,无论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还是保护易感者,都需要对疑似人群进行尽早的、精确的筛查,筛查结果必然涉及人们到对走势的判断,以及投入的力量和重点应该在什么地方。

  然而,这么重要的核酸检测,目前却时有造假。

  可以理解,这么大一块蛋糕,只有yi.情不散,它们才能吃到嘴里,并且吃进去的再也不愿吐出来。

  据中新经纬的测算,以每样本最高限价3.4元计算,以10:1混采,每人每周测一次,北京一个月的常态化检测所需支出为2.98亿元。

  那么如果在流行期,不得不加大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呢?

  某种意义上,目前最不希望停的,恰恰是这些在其中大赚特赚的利益相关方。它们大把大把赚钱、它们犯罪,却由人民群众来承担这后果,这不公平,必须对以上类似的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判决!

  同样重要的是,或许,作为防控中的前置重要环节,核酸检测是该去利益化了。

  这就必然呼唤全民所有的、不以利润为目的的检测力量的出现。

  否则,这个问题,恐怕很难有解。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