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托派”的杜公知又出来诋毁毛泽东时代了,这一回用的论据是“那个年代,弄得妇女们连卫生纸都不够用,这叫妇女解放?”
为此,杜建国还煞有介事地搞了一篇付费(要买他的会员)阅读的文章:
毛泽东时代卫生纸够不够用?当然不够用!
笔者生于80年代初的农村,很小的时候上茅厕一般用的是黄色的草纸,当然草纸是经常用完的,没有的时候还用过石块,有时也会用报纸;上小学、初中还在用写完了的作用本纸;真正完全用上卫生纸,那还是在2000年到北京念大学以后的事。
所以,直到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卫生纸还不够用,更不用说毛泽东时代了;我们自然也就没必要花冤枉钱去买杜公知的专属会员,看他那狗屁不通的考据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很小的时候,妇女们是没有专用的卫生巾的,那时用的卫生带垫上一层比草纸干净、柔软的白色卫生纸。那时的卫生纸也不是像现在一卷一卷的,而是一张一张的,装在一个塑料袋里。这并不是什么难于启齿的事,记得小时候问过母亲,基本上在六十年代农村,妇女已经普及了这种处理月经的方式。
那时的“卫生纸”
毛泽东时代杂志对妇女经期自我防护的宣传
当男子都还只能用草纸、石块甚至稻草的时候,农村地区的劳动妇女们已经普遍地使用了专用的卫生纸保持经期卫生,而城市地区已经享受到工业化红利的妇女已经有专门的卫生费补贴来购买卫生纸如厕了,这不算妇女地位的提高?这不叫妇女解放?
杜建国诋毁毛泽东时代的逻辑与右派公知完全一致,那就是毛泽东时代瞎折腾、穷得掉渣,连妇女的卫生纸都供应不上,还谈什么妇女解放?而要反驳这个叙事逻辑,与以往我们在其他问题上反驳右派公知的基本道理其实是差不多的。
现代意义上的卫生纸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也并不长。
工业革命之前,除了上层贵族专门用纸来擦屁股,底层的人民基本上就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石块、干草、树叶、草、玉米穗、羊毛、手帕。
1857年,美国的商人首先发明出了商用的卫生纸,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卫生纸如厕才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开来。然而,直到20世纪初,与现在差不多的柔软的卫生纸还被当作药用物品出售。直到1928年,Hoberg造纸公司改进了商用卫生纸的工艺,柔软的现代意义上的卫生纸才逐渐走入千家万户;直到60年代以后,卷筒卫生纸才首先在美国推广开来;到70年代,普通的美国人已经无法想象没有卫生纸的生活;到今天,占全球总人口不到4%的美国,每年却用掉了全球20%的卫生纸,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当然,这是后话。
现代意义上的卫生纸进入中国就更晚了。
电视剧《延安颂》里有一个情节,陈嘉庚来延安,当时王明拿出自己“珍藏”的白色卫生纸,毛主席还感慨说,这么好的纸不用来写字多浪费啊。
这个桥段不知是不是编剧杜撰的,但那时的中国的确没有自己生产的卫生纸。1948年10月11日的《渤海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活捉王耀武》的文章,里面专门提到了“雪白的手纸”。解放军解放济南时,蒋介石的得意门生王耀武企图乔装潜逃,然而他身上携带的从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却暴露了他的身份。
所以,卫生纸绝不是杜公知们想造就能造的,没有工业化基础,你连造卫生纸都费劲。
旧中国的造纸工业和其他工业部门一样,是极端落后的。解放前的用纸(抗战期间祭纸就占了40%)主要依靠手工业生产和国外进口,而工业用纸的生产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内仅有的几个用机器生产的造纸厂,规模小得可怜,总的年产量不足10万吨;且装备陈旧,大部分是圆钢造纸机,至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电气化传动,完全谈不上;即便如此,造纸机器的设备以及维修零件主要还依靠从国外进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造纸业迅速发展起来。几年内,数十个大中型造纸厂在新中国新建起来,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我国纸的年产量已达122万吨,生产的电气化自动化程度也日益提高。其后,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的发展,新中国依靠群众路线,在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积极研究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造纸设备、工艺以及原材料的使用、总产能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到1978年,全国机制纸产量达439万吨,不到30年时间,比解放前增长了50多倍。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知道新中国的造纸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这个增长速度即便相比已经具备完备工业体系的后30年也是毫不逊色的。(2008年年产量7980万吨,是1978年的18.2倍,而且2008年时造纸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出来;另外后30年还有发达国家将高污染的造纸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背景——入世前只有3000万吨,主要增长发生于入世后,当然造纸业的私有化、合资化在入世前就早已开始)
既然本文谈的是卫生纸,这里有必要单独介绍一下新中国卫生纸的发展史。上面已经提到,解放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上国外进口的卫生纸,而旧中国是没有自己生产卫生纸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保障人民健康,特别是妇女才通知的健康,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相关技术,开始自己生产卫生纸。然而,万事开头难,新中国自己生产的第一批卫生纸,因为打浆不匀,纸纤维有粗,有的和树皮一样,搁水里几分钟也泡不坏,虽然质量差一些,但普通的劳动妇女起码也开始有了专用的卫生纸;其后,造纸业的工人阶级围绕卫生纸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到70年代已经能够生产出受国际市场欢迎的卫生纸,技术水平已经开始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这样的国产“高档货”一开始因为生产成本问题,主要还是用于出口创汇,反哺国内的工业发展。1981年,轻工业部召开的造纸产品质量评比会,其中特别提到了“高档出口卫生纸”。
90年代后期,我国引进了七台国外的造纸机,开始使用纯木浆或纯棉将生产皱纹细腻的柔软卫生纸,市面上的草浆卫生纸逐渐被替代。2001年入世之后,造纸产能逐渐集中到中国,所带来的除了产量的急剧增加,还有纸浆进口需求量的增大以及造纸业本身所带来的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木浆造纸所需的吸水能力超强的速生桉树对云南、广西等地的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毛泽东时代的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式的造纸业发展会导致的各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原料供应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竞争导致的生产过剩、利润递减等等一系列问题:
那时的造纸业工人阶级一直在努力避免这样的局面,如上面提到的改进草浆造纸的工艺用于生产达到近似水平的卫生纸,尝试用锯末制浆、节约木材,不断探索节约生产原料、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技术方式。
我们回看毛泽东时代卫生纸生产和供应的过程,必须注意到几个问题:
首先,独立自主的现代造纸业发展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新中国实现这个过程的速度并不慢,而让一个婴儿一商量就可以与泰森同台斗拳,这是流氓要求;
第二,新中国面临的局面是百废待兴,初级工业化的成果需要支持方方面面的齐步发展,如果把这个成果大量压于人民群众的卫生纸自由,当然很早就能满足需求,但其他领域、其他方面还要不要发展?即便是70年代的“高端卫生纸”出口也无可厚非,没有这些工业品的出口,怎么换取外汇?四三方案的资金从哪里来?毛主席撒手人寰时积累的四百吨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勒紧裤腰带搞建设、搞积累,这是造福子孙,不肖子孙们岂能“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第三,基于上面的原因,今天的卫生纸自由没啥好炫耀的,这也不能证明今天的劳动妇女比那时更“解放”;反倒是“卫生纸自由”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灾难,四五十年前的先辈们早有先见之明,今人反当羞愧。
资料显示,美国消费者人均每年使用约141卷卫生纸,而英国为127卷,日本为91卷,法国为71卷,中国为49卷……仅就美国而言,不足4%的人口却消耗了全球20%的卫生纸,国际公益环保组织表示,美国的卫生纸和纸巾品牌们正在以每分钟七个NHL曲棍球场的速度扼杀着大片原始森林资源。
卫生纸产品所需的木浆原料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原始森林以及速生桉树林,速生桉的问题上面已经提过,而原始森林的垦伐,已经造成当地气候破坏,对土著人和濒危动物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按照毛泽东时代造纸业的发展路径,到今天虽然未必能实现所谓的“卫生纸自由”,但满足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同志的日常需求完全是绰绰有余的,与之同时还不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此外,“血汗工厂”的话题在十几年前也是首先开始于东莞的造纸业巨头的工厂,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成果事实上也被资本掠夺了……
杜公知曾自称“托派”,而杜托在这个问题上诋毁毛泽东时代的丑陋表演,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托派原来是反人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