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大踏步落实二十条,步子大的甚至有些出乎百姓意料。今年5月份以来的层层加码措施,正在快速回撤。尤其是核酸检测领域,多地宣布不再搞全员核酸,部分居家人士可以免做核酸,甚至很多社区开始建议“非必要不做核酸”。
当然,并不是社区开风气之先,无疑也是上头传达下来的。很多地方一夜之间关停了大多数的社会面核酸点,更不是社区能够调遣的。譬如著名的朝阳区的核酸亭,开开又停停,短短一周折腾了几个来回了,天寒地冻,老百姓也折腾了好几轮了。排大队做核酸的现象开始高频出现,一是零下十度,百姓受罪,没病找病;二是大量人群排队聚集,也增加了感染几率。
类似乱象好似传染病,同时也在各地轮番上演:排队,风雪中排队,找核酸亭,到处找核酸亭。乱象的原因大抵雷同,都是政策不配套,非必要不做核酸,上班却必要核酸。不是谁爱好掏喉咙,而是办公楼卡脖子。还有医院、商超等不得不造访的公共空间,也依然维持着48或24小时的核酸要求。
我们知道过渡期多少会有一点混乱,但这完全是可以预料的麻烦。就好比中小学宣布不教英语,但高考还要考,这算是减负还是增负?
各种防控措施的回撤,核酸最为麻烦。为什么,因为核酸已经形成了产业,而且是大产业,谋求上市的都好几家了。而且核酸产业背后的利益链不可小觑,很多都是树大根深的大财团投资的,很多也是跟当地政府有关系的。随着当前的政策转向,等于直接宣告了核酸产业的夕阳红,既得利益集团不一定甘心的。不排除有人消极应对,甚至故意制造混乱,激发民怨,倒逼国家收回成命。
防控不能脱离法度,在回撤的时候同样不能脱离法度。一定要密切监管相关产业的小动作,必须要监督各地政府的管理水平,是真的不行还是假装不行。尤其过渡期肯定会有一个感染量暴增的阶段,顺利挺过去不容易,更别说有人给添乱。转型期也要用重典,只要法治在,百姓就踏实。说实在的,病毒不可怕,最怕的是次生灾害,不怕天道怕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