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看了两篇关于中美科技发展比较与透视的文章:一篇是英国《经济学家》2024年6月12日发表的中文译文《红月亮升起了--中国成为了科学的超级大国》,配的副标题是:“中国科学的崛起--欢迎还是担忧”;另一篇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作者李哲、杨洋的《中—美创新体系: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及启示》。其消息来源与研究成果都是世界权威媒体与智库发布。由之此刻的读后感首先是“享受吹捧的感觉很好”;其次是“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这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最新看法:“科学的超级大国”。文章认为,从两个参数来看,世界的科学格局改变,美国、欧洲、日本的主导即将结束。它用的两个参数是:高引用论文占比和《自然指数》。
从“高引用论文”指标的历史纬度看:“自2003年以来,中国急剧增加,2018年超过欧洲,2022年超过美国。(具体:2003年美国是中国的二十倍,2013年美国是中国的十倍,2022年中国超过美国)。”
图片文字由之添加
《自然指数》是英国《自然》杂志2014年推出的全球研究论文统计指数,文章说“2019年中国超过欧洲,2023年超过美国。”这意味着二十年拉平了二十倍与美的差距。
文章对中美科技投入做了对比:2000年以来,中国R&D经费增加了16倍,虽然目前以6千多亿美元只落后于美国的8千多亿美元。美国的经费百分之五十用于基础研究,中国的也约百分之三十用于基础研究。
文章还谈到:2000年至2019年,中国有六百多万留学生出国,2000年代后期回国的多于出国的。中国每年培养的科学博士数量接近美国的两倍,中国的工程学位是美国的七倍。中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工程师大国 ,这是迈向制造业大国的人力资源基本盘。,
对于这个“赶英超美”的追赶速度,难怪让曾经科技发达的西方感到某种“惊讶”或“诧异”或“焦虑”。其实,我们还可以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使用80个指标跟踪132个经济体的全球创新趋势所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得到某种印证。中国排名是12,排名上升了很多,与美国前三的排名只相差9位。
说起当年的“赶英超美”。那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口号,其全称是“15年内赶上英国, 20年内超过美国”,当时主要指钢铁“大跃进”。这个口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后,全国上下对于国家发展的迫切期望和民族主义的激情;另一方面被有人指责为工业上的“浮夸风”。今天看来,这一切大都已“梦想成真”。我们不能不佩服毛泽东的惊人预见力与压倒一切对手的英雄气概!
对此,李哲、杨洋在《中—美创新体系: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及启示》一文中,正好解释了中国科技快速崛起的这种世界“现象级”以及在中美科技竞争与合作中这种“后发优势”形成的历史因素,从而得出某种启示。
首先,文章认为,美国在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二战”形成了一个以政府、大学、企业三者伙伴关系为特点的创新体系,而科学的自由和自主精神、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以及创新文化环境是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因素。
然后,文章从比较研究视野,对两国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与创新竞争力等主题进行对比,并建立了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科技财力资源竞争力、科学研究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科技国际化竞争力5个方面在内的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我们从那些具体指标中可以读出而中美两国在科技发展上的趋同与差异。
文章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于后发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大量且高效率地吸收了历次技术革命的成果。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抓住信息通信技术引发的经济长周期上半期的机遇,实现了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文章提醒:“中—美创新体系”正在由“互补型”向“竞争型”转型,并在部分领域出现“斗争型”倾向。如在中美专利合作、知识产权贸易总额与结构等方面也在发生下行重要变化。
这个中美曾经合作的所谓“G2”创新体系,历史上对两国互利共赢、全球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知识产权大国,长期引领世界科技潮流,既是全球人才洼地,又是全球知识输出国与技术来源地。不可否认,定义“中国式的现代化”,虽然有中国自己的“本土化”探索特色,但也得承认是部分对标美国等西方工业文明与现代化的结果,中国分享了特别是自中美建交为开放逻辑起点的以及后来加入W丅O的几轮全球化的红利,抢抓了千载难逢的崛起历史机遇,等到美国一觉醒来,再去“遏制”中国崛起,发现为时已晚,也力不从心。我常说,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成功地“忽悠”了美国几十年!到了今天,中国的实力再也“隐藏”不住了,这与主动放不放弃“韬光养晦”策略无关,擅长情报的西方,也不是“睁眼瞎”。
正如文章认为的那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各领域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中美两国间通过科研、产业、投资、教育等渠道,建立了复杂的国际关联,发生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扩散,共同促成了创新产出,形成了“中美创新体系”。
有统计显示: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两国论文合作数量持续上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两国合作论文数量年均增速超过15%,许多年份甚至超过20%,截至2019年两国已长期互为最大的国际论文合作方,最高峰达到57520篇。
但随着中美科技博弈的加剧,这一趋势在2019年后开始逆转。2019年之前,中国对美国的知识产权出口每年不足3亿美元,而从美国进口的知识产权持续上升,在2019年达到91.68亿美元,逆差高达88.58亿美元。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年均增速为9.4%。2023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贸易总额为537亿美元,其中出口11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近七成。但进出口尚有427亿美元逆差。
只可惜,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说句客观的话,尽管我们今天指责美国,但也得“感谢”美国这个强大的“对手”曾参与了中国现代化的某种“塑造”。中国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一方面通过开放学习,很快完成了中国工业化的人才、技术与知识积累,并将这些积累迅速转变成了规模化的资本积累与制造业的市场力量,从而让中国更加自信,汇聚成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与斗争底气!。
今天,我们在看到中国科技崛起“留一半醉”的同时,也需要看到中国科技的“短板”“弱项”“留一半清醒”!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总体处于世界中游水平。其实,即便到了今天的水平,我们自己并不承认是“世界科技超级大国”。中国的研究队伍虽然庞大,但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少之又少;中国的规模企业无数,但象华为那样的进行基础研究的企业少之又少;中国的专利虽然远多于西方,但真正原创的底座技术发明少之又少;中国的科研投入虽然仅次于美国,但产出效率与效益还少之又少(美国头三家科技企业市值已超过中国A股总和);中国的知识产权数量虽然不少,但重大成果转化率还少之又少……有美国教授如是评论:“中国有高质量的顶层,但基础很弱。”其全面的技术追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钱学森之问”的答卷还没有园满交卷。
注意到,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提出了“十三个”方面的强国战略,其中包括科技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正在以举国之力推动投向、教育、人才、研发、技术、产业、市场以及政府、研发机构、市场主体多向发力,这个追赶态势,令人鼓舞,值得高兴!
今天,我们庆幸国家走在了一条正确的路上。须知:方向远比力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