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窦国庆著
当前,地球人不关心中美关系的极少,这是因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不只关乎中美两国,也关乎世界未来。而中美关系的生变,可能是我们这些年所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驱动变量。中国领导人说:“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
今天,中美关系走到“低谷”或“悬崖边”责任在美方,主要是源于美国朝野两党及全政府错误的对华认知,不能正确的看待中国崛起,其炮制的“中国威胁论”,一步一步将中国“塑造”成美国所谓的“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或者“最具后果的战略竞争对手”。明显地,美国的“中国观”出了问题,历史将证明美国在对华认知与行动上犯了“战略性”“颠覆性”错误。而中国的“美国观”却始终保持着基本的理性。
不过,中国的“美国观”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不同的视角去洞察美国。就战略应对而言,更需要“以变应变”,从而争取战略主动与历史主动。
最近,我读了国防大学专门研究战略学的一位学者窦国庆写的《美国百年全球战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全球霸权的历史演进》一书获益匪浅。
该书从历史视角分析了一百多年来美国在不同国际条件、不同实力对比背景、不同国内政治氛围、不同决策机制下的国家包括军事在内的战略演变。书中详细描绘了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脉络,从一战后的初步崛起,到二战后的全面扩张,再到冷战后的霸权巩固,每一阶段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印证了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的“美国发展得以获得世界霸权乃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非制度上的优势。它是客观条件、历史时机等因缘际会的综合体。”这一最新论断。
作者力求把握国际关系、战争战略、军事变革三大领域的内在联系,探索美国外交、国际危机应对、对外战争行为的规律,从十个方面解构美国百年战略演变,可作“一家之言”的参考。
第一,系统提出美国全球霸权动因。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地理条件并不存在绝对优劣之分,归纳了美国获得全球霸权的四条历史经验:一是将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其经济科技成果顺应全球市场与贸易大潮流;二是在灵活巧妙地与欧洲列强和日本战略周旋中,形成稳健而不失灵活的国家大战略;三是与当时最强者英国避免战争前提下,充分利用战争和危机,谋求和塑造国际秩序中有利位置;四是激发国家和社会创新本能,主动进行其他国家军队难以追赶与仿效的军事变革。
第二,指出了美国谋求全球霸权时发挥道德工具作用。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美国近一百年全球战略不能完全归咎于单纯的实力政策,还在于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实现道义、实利、地缘政治主动权的全面战略收益”。“威尔逊主义不仅制定了美国构建新世界的道义标准,还启蒙了实用主义的运用逻辑:根据荣誉和道德的感召,将追求现实利益与天赋理想浑然天成的结合,在复杂形势中进退自如、灵活取舍,而非孤芳自赏般超然处之。”
第三,指出美国全球战略的最大弊端滞后于最大危险加剧及其根源。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从经济、价值观、军事等变量维度分析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误,鲜明地指出美国面对纳粹德国和日本时的战略思维漏洞:“当共同利益无法确保时,纯粹的商业原则就不可能支配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两种对立理念结合后,“免不了间歇性偏离与左右摇摆。”
第四,指出美国推动组建全球军事同盟为全球战略服务的基本经验。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美国全球同盟是服务于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日益成为全球战略的基本载体,尤其是从美英特殊关系、北约、美日等同盟体系的地缘政治影响上可以看出,美国全球同盟的本质是美国以控制全球海洋为基础的全球战略承载。
第五,从“遏制战略”的理论逻辑洞见美国战略思维中的弱点。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坎南继承并超越了马汉和斯派克曼的现实主义说教,引入了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民族文化等变量,为遏制战略成为“杀死”苏联的政策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但缺乏马汉和斯派克曼历史性的灵动智慧,以美国人自己的理性逻辑,一厢情愿地将苏联当作永恒不变的绝对理性个体。
第六,将军事变革的原理给予清晰的阐述,体制是“土壤”,装备和人是“果实”。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分析杜鲁门政府、艾森豪威尔政府、里根政府三次美国军事体制重大重塑过程,提出了军事体制改革的核心价值,即精英团队决策制度,有利于综合衡量国家利益的风险、效益、代价,提升制定军事政策、运用军事力量、建设军事力量的专业化、法制化、集约化程度。
第七,提出了美国在亚洲失败的根源,难以在现实利益与价值观之间进行平衡。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美国在东南亚的成功,令遭受千年封建糟粕和外部力量侵害的民族走向上现代国家道路。这是美国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美国在东南亚的失败,是僵化地固守意识形态,无视其他民族的自我追求,而将自身政治制度强加于人,否则便“刀兵相向”,最后导致自己也陷入战争泥潭,拖延了整个世界共同走向繁荣的步伐,也制造了令自己痛苦的对手,其根源是各种力量各守畛域,而非开放合作。
第八,提出美国塑造和保持军事优势的方法是,使军队成为举国之力变革的受益者。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美国军事优势不仅是美军作战能力优势,而是美国举国变革创新在军事领域内的体现,尤其是引进全新科技成果,培养和使用富有变革精神的领导者,使之在不断变革中,令他国军队成为追随者和模仿者。
第九,美国全球战略的落实机制是对创新行为的包容。弱点是整体利益容易被局部利益“绑架”。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将美国全球战略看成是多数人秉持自身价值观和尊重多元化的结果,因而提出,美国笃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支配其行为的是多元化社会力量,而不是少数利益集团。其大战略取决于多元化社会力量之间在理念与利益全部领域内无法用数学方式计算的妥协与融合,而不是某一领域利益与理念的垄断。因此,美国大战略成败取决于它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切合完美的个人自由与市场竞争以判定国家安全与利益,在外部现实世界中不断平衡矛盾。
第十,美国军事变革与地缘政治行动二者内在关联。
《美国百年全球战略》认为,冷战后美国历次军事变革都产生了新的激励因素,驱动着我们思考和采取新的地缘政治行动。反过来,新的地缘政治行动为美军注入新的科技成果主动变革,提供了新的“导航仪”。
综上所述,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崛起与霸权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不仅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历史经验来看:
一是美国的崛起抓住了历史的机遇
美国的霸权之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前,美国已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仍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战争的爆发为美国提供了绝佳的机遇,欧洲列强在战争中相互消耗,而美国则在最后阶段介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战后,美国积极参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多边活动,试图构建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秩序,这标志着美国开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二战则是美国霸权确立的关键时期,美国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其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支持。战争后期,美国又通过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等行动,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战后,美国凭借其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的优势,主导建立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机制,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从而全面构建了自己的全球霸权体系。美国的崛起充分证明了历史机遇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它能够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是美国战略手段的灵活多变
美国在追求霸权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战略手段,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政治上,美国通过建立各种国际组织和联盟,如北约等,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些组织和联盟不仅成为美国控制欧洲和其他地区的重要工具,也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制度提供了平台。在经济上,美国利用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通过制定贸易规则、控制国际货币体系等方式,获取经济利益,打压竞争对手。例如,美国在战后推动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美国能够通过印钞来获取全球的财富。在军事上,美国不断进行军事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海外军事基地网络,频繁发动战争和军事干预,以维护自己的军事霸权。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的军事行动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对国际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此外,美国还善于运用文化、科技等软实力手段来影响其他国家,通过输出美国的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强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和科技竞争力。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经常干涉他国内政,挑起地区冲突,破坏了国际和平与安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经济制裁措施,也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是美国智库的思想贡献与决策参谋
我们还应当关注美国的智库在制定国家战略所起的建设性作用。美国的智库很发达,现有2200多家,且世界几家头号智库都出自美国。尽管美国当前对华战略表现得过于“短视”,但总的来说,美国还是一个“深谋远虑”有“战略传统”的国家,在构建国家关系上常常留有“战略后手”。如用“钓鱼岛”问题,埋下“钉子”,以制衡中日;用“台湾关系法”阻止中国统一,遏制中国崛起;“拿捏”韩国,阻止朝鲜半岛统一……美国只要一旦感到了某种威胁,就千方百计去“修理”,美国成了名符其实整“老二”的高手,而这些“点子”“主意”很多来自美国智库。
不过,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还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反感和抵制,导致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不断下降,美国的国际战略影响力也在逐渐削弱。
以上,是我的一点读后分享,未免肤浅。
总之,该书让我们对美国崛起与霸权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中国的崛起与历史上其它任何大国所走的道路不同,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但我们应该从其他大国兴衰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今天的美国,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世界样本意义。
魏源的《海国图志》
历史上,誉为“睁眼看世界”的湖南人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一个重要主张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洋务运动的思想先导。而后来任两江总督的另一个湖南人曾国藩则有所超越。他在1860年末呈报咸丰帝的一篇奏折中说:“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这里的“智”盖乎“技”之上,也包括了知识与谋略,用今天的语境也可上升到“战略”层面去理解。在曾国藩看来,区别于“技”属于“智”的范畴特别是战略的东西“尤可期永远之利”,意思是可以管长远的。而美国的百年战略演变史,无疑给今天中国制定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某种历史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