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力度逐步升级,华为左支右拙、艰难应战。不过,最近这两条被新冠肺炎疫情热点淹没的新闻,恐怕才是华盛顿使出的最狠毒招。
一则是日本共同社2月23日的报道,称签订《瓦森纳协议》的美国、日本等全部42个国家决定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大到所谓可转为军用的半导体制造材料及网络软件。
《瓦森纳协议》扩大管制范围,与其说是打击中国的国防和军事产业,不如说是利用这一说辞定点打击华为。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封锁,中国军事工业早已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子,该补的短板大多补得差不多了,封锁不封锁意义不大。
一则是路透社刚刚报道的这则新闻,美国政府最新的限制措施,修改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此举限制了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对华为供货。
华为最先进的麒麟1020芯片,需要5nm的制造工艺;正在市场热销的麒麟985芯片,需要7nm的制造工艺。放眼全球,能够帮助华为把这两款先进芯片制造出来的公司,只有台积电一家。
华为设计出来的产品再先进,没有制造、材料、工艺、设备等支持,也不可能落到实处。禁止台积电等公司供货属于直接打击,企图窒息华为;而《瓦森纳协议》扩大范围则属于间接打击,是为了阻止中国其他厂家的技术进步为华为提供突围的机会。
以中国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公司中芯国际为例,14nm的制造工艺刚成熟,12nm工艺去年8月份进入了客户导入阶段,完全成熟应该没什么问题。按照正常的进展,3年后应该可克服7nm和5nm工艺的难关,随着荷兰的光刻机被禁售,这个过程恐将大大延迟。
华为这种民营高科技公司则不一样,对成本的敏感性、技术性能的要求,远比军工企业苛刻得多。成本高一点、性能差一点,就有可能丢掉客户、失去市场,从而丧失技术升级的资本和动力。别说3年,就是3个月都等不了。
这场战斗的胜负,仅靠中国政府和华为远远不够,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应该像华为一样,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不能躺在舒适区、躲在大树下过日子。这个产业链的上游,只要出现几家像华为这样特别能打的企业,美国的制裁便会破产。
这也启示我们,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我很不赞成天天渲染阴谋论那一套,说多了容易把我们自己都绕进去。要像任正非所说的那样,“以多打粮食、增强土地肥力为中心”。
虽然美强中弱是现实,但我对中国的电子技术产业还是比较看好的。用倪光南院士的话来说,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于“北斗二号”的状况,美国的禁令只会造成短期的困难。
民用高科技的发展,主要靠市场驱动。发展电子技术产业,中国最大的优势在市场。以5G基站为例,全世界6成以上的市场在中国,别看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美国的仆从国来头不小,其实市场空间加起来还不如中国一个江西省。
长期来看,华盛顿的禁令只会加速国产替代的步伐,最终输得最惨的一定是美国企业。现阶段我们面对美帝咄咄逼人的攻势还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当华为真正抵挡住华盛顿的打压并触底回升的时候,便是中国展开战略反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