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上海累计感染超20万!这条被淹没的热搜,让全网泪目

01
 

上海疫情爆发。

截至今日,已累计感染超20万例。

且连续8天日增上万,上海疫情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病毒肆虐,众生皆苦。

上海的农民工尤为明显。

他们当初来沪,只为讨口饭吃。

但疫情发生后,很多人无家可归,只能露宿街头。

晴天睡马路,雨天睡桥底。

每天,都过着凄风苦雨的日子。

“我们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有没有好心人帮帮我们?”

“帮帮我们穷打工的!”

4月6日。

这位在上海谋生计的建筑工人,在居民楼下,扯着嗓子大叫。

他不顾旁人眼光,哪怕气力用尽,也要连声高喊。

 

 
 

 

是啊。

新冠病毒的重锤砸下,他们束手无策。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哪里还顾得上体面不体面。

粗茶淡饭,就已是心满意足。

但,有的农民工,却连粗茶淡饭也吃不上。

一个馒头,一碗米饭,甚至一口汤,都是奢侈。

 

02

 

他们来自外地。

曾参与隔离病房的援建,如今却被困在上海。

逼仄的出租屋内,放眼望去,能下咽的东西所剩无几。

所以只能请求别人帮忙。

但物资短缺,只能买到一些面条。

一顿、两顿、三顿……他们次次都在吃白水煮面。

其中,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竟然在拿着碗筷的那一刻。

眼泪,不争气地流下。

他说:“这样的日子,真的太难过了。”

说实话,隔着屏幕,我感到很无力。

他们建设城市时,面朝黄土背朝天。

卖力地抗沙包、拌水泥、搅砂浆,用一砖一瓦,砌起楼宇。

但,人之小,上海之大。

城市的繁华,终究不属于他们。

白天,在户外顶着烈日,挥汗如雨。

夜晚,回到出租屋。

像沙丁鱼一样,和工友挤在一堆。

水龙头,多人共用;一把面,多人分吃。

或许,这些事情会让人耳不忍闻。

但,这就是现实。

疫情肆虐之下,哀声一片,少有人幸免。

 

03

 

上海闵行区的某个工地上。

有1000余位农民工,按照所在片区的防控要求,就地隔离。

自封控开始,他们就待在那个简陋的地方。

人人手持试纸,每天如履薄冰。

但,由于药品物资不足,以及消杀不到位。

短短几天,确诊数量,就从3例直线上升到800多例。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两条杠出现。

怎么办?

根本没办法!

那时,那里,还没有大白,也没有志愿者。

防疫热线打了无数次,却很少能打通。

阳性感染者,提心吊胆,却又无可奈何。

最后,实在没办法,他们只能找人发到微博上。

同一天,上海的另一个地方。

也有人叫苦不迭。

纸条里的他们,是八个在沪打工的安徽人。

封控后,生存告急。

菜,抢不到。

物资包,没人发。

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其中一个人,更面临随时倒下的危险。

弹尽粮绝之际,只好写下纸条,向社会紧急求助。

当然,这些农民工,好歹会提笔写字。

在求助后,基本都得到了诸多好心人的帮忙。

送菜的送菜。

送米的送米。

送鸡蛋的送鸡蛋。

但,我们可能都忘了。

还有一些农民工,他们压根不识字。

上顿有,下顿无。

即便想发送求救信号,恐怕都无能为力。

他们不会上网,我们就看不到他们的困境。

看不到他们的困境,他们就只能在夹缝里,茫然失措。

失语,无根,颠簸……

他们的境况,让人唏嘘。

疫情下的这一幕,像是一幅图景,展现了城市的两个平行世界。

有人在生活,有人只求活着,令人唏嘘。

 

04

 

最近有一个新闻,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正式启用。

是的,四天四夜,96个小时。

这个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被成功建起。

很多人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其点赞。

他们说:“了不起!”“好样的!”

但,我们希望大家在感叹中国速度的同时。

也别忘了,这场奇迹背后,有一批风里来雨里去的基层工人。

他们当年坚守在一线,与时间赛跑,建立了武汉火神山医院。

而今天,又再次用双手,夜以继日地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些最美逆行者。

从家乡赶赴而来,却带着阳性报告而归。

要不是为了谋生。

试问,谁会冒着感染风险当基建工人?

上海摩天大楼云集,基础设施齐全,都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们都由人所建。

作为最渺小的螺丝钉,这些农民工,一直拼出老命,投身于城市建设中。

他们本不该被忽视。

没有疫情时。

稍不注意,就可能会被钢筋,穿透大腿。

一个工地完成,累死累活几个月,可能被拖欠薪资。

讨薪之路漫漫。年关将至,甚至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掏不出。

疫情初现时。“停工令”一下,他们的“命根子”被斩断。

等待,意味着没有活路;返乡,无法养家糊口。

故乡,回不去;城市,待不住。

何去何从?没人知道。

而疫情严重时。

他们可能只能睡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无床,无食,卫生堪忧,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剧增。

有时候,靠喝热水器里的水,熬过一天。

一些人,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敢买菜。

为什么?

因为不开工,就没钱。

没钱,就吃不起饭。

他们背井离乡,艰难谋生。

抽污水,扫街道……全年无休,干着各种脏活,重活。

图源:上游网

但尽管如此。

在疫情来临时,他们依旧心存善意,时时刻刻为家乡考虑。

4月1日,某位在沪打工的建筑工人,发了一段视频。

视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很贫苦。

六人挤一个宿舍。

当有人提到想回家时,他立马跳出来制止——

“回家?想都别想!”

“一天一顿饭,哪怕三天一顿饭,饿死在上海,都不准回家,不准给河南老家添乱。”

同样,有位大哥,也是如此。

隔离期间,一碗玉米糊,一包榨菜,就是一天。

他说:“只要饿不死,就不能回家。”

不带毒回乡,不将感染风险带给老家,是他们最后的倔强。

你看。

即使尝遍生活疾苦,他们依旧身怀责任感。

实在让人动容。

 

05

 

矿工诗人陈年喜,曾说过一句话——

“我希望你绕开书本看看人间。”

“但又怕你,真的看清。”

确实。

农民工虽然渺小、贫苦,但不能被漠视。

因为我们今日所赖以维生的,如房子,如家具,甚至食物……

都与他们的劳作,息息相关。

我们所居身的城市,甚至所置身的文明。

也与他们的付出,不无关系。

但此刻,他们在工地,在文明的边缘,搭不了顺风车,也没有兜底的保障体系。

他们苦苦挣扎,等待有人向他们伸出援手。

请不要让他们,在建设完城市以后,成为城市的弃儿!

疫情一定要攻克,但不应遗忘了这些弱者。

请大家转发,为每一个沉默的人发声。

为夹缝中的农民工发声,也是为我们自己发声,因为我们“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

更因为,他们正在等待救助。

参考资料:

《工人日报》https://sourl.cn/2yTbiH

微博@天津消防 @人民日报

https://m.weibo.cn/2803301701/4756424351027961

微博@秒闻视频

https://m.weibo.cn/7504294874/4756382496325715

微博@顶端新闻

https://m.weibo.cn/7488069422/4756995837792894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