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这是近段时间在网络上流行的孔乙己文学。
本来只是大学生找不到满意合适工作的自嘲,听听也就过去了。但是媒体“爹味十足”的下场,直接引爆了年轻人的怒火。
他们说:“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
“如果我们思想上还有所谓‘脱不掉的长衫’的包袱,被‘长衫’束缚住自己的个人发展,恐怕无法弯下腰来听呼声、挽起裤腿下田地,可能会错过在广阔天地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必然出路。”
在他们看来,当代孔乙己们过得不好,完全是自己的个人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有的大学生是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本事没有还满腹牢骚。但把问题都扔给个人,我觉得也是制度设定者在耍流氓了。
一边恢复升学制度,人为造成学历鄙视链,扩大脑体差别;一边教育又严重灌水,轻视应用研究,往往学生读出来,发现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在社会上早就过时了。
在制度设计上就没把学生当正经劳动者培养,出问题就说是学生好逸恶劳、不脚踏实地,这不扯淡吗?
拿我所学的法学专业来讲,学校的主体课程是把学生往法学家、法官培养的,但实际上能留校做学问、考上公务员的只是少数。而且不是学生考不上,是本来就只录取那么点人。大部分学生是进入社会做律师、做法务的。
对于混迹市场的法律工作者来说,会很明显的感觉到,专业能力的精湛并不是职业发展的全部。决定自己吃不吃得开的,其实是营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找案源的能力。
这可不是习惯于在学校象牙塔里讨论学术的学生所能胜任的。因此选择在社会上谋职的法学生,绝大部分会碰壁,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没法维持。
经历几阵社会毒打后,许多法学生最后还是把目光放在了考公务员上面,而不是去充当资本家们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不是大学生自己长成了孔乙己,而是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孔乙己。
哪天要是脑体差别缩小,劳动法严格落实,普通劳动者能拿到不低于公务员的劳动报酬和保障,谁还费劲巴拉地去考公务员,考事业编?
既用现代科举制毒害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无用之才,又奚落他们无才可用,放不下架子,简直就是又当又立。
然而,我也可以很明确地说,广大大学生并没有当孔乙己。
当不公平的制度把我们无情地甩进贫穷的深渊后,我们不是坐等拯救,而是真的放下了架子,走进流水线,送起外卖,干起工地,变成了辛苦的劳动者。
如果某些人以为我们是认了命,终于接受了低廉的工资和糟糕的工作环境,从而沾沾自喜的话。
我要说,你们高兴得太早了,你们以后要面对的会是比一百年前更强大的掘墓人。掌握了知识的现代无产阶级,将掀起比自己前辈更大的风暴,创造更辉煌的伟业。
我不为接受了大学教育的人沦为底层劳动者而悲哀,相反,我为底层劳动者接受过大学教育而庆幸。
在我们手上,更精密的铁锤在锻造,更伟大的革命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