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由之说:“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未来五年这些趋势值得关注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典出汉代桓宽《盐铁论》,其义自明。

  当今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之变正加速演进,技术的浪潮与时代的变革相互激荡,一句话,世界正呈现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大趋势。

  “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 。 在竞争中建立优势,谋取主动,是企业家的商业自觉。审时度势,不仅是战略家的基本修炼,也是有运见的企业家的一项基本功。

  势比人强,表明察势、借势、顺势的极端重要性,而逆势,总是吃力的,代价与成本倍增。我们需要增加对趋势的预见性与敏锐性以及借势而行的能力。

  注意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新阶段的背景下,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今天分享一家研究全球商业政策机构对未来五年全球化主要是商业趋势与产业政策取向所作的预测,有一定的商业情报价值与重要的商业启示。不过,这些趋势只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或者细分。

  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从人口、经济、环境、地缘政治、资源、技术等维度不断探索全球政商运行环境,将其作为核心任务与研究使命,在前几年的报告里,我们捕捉到气候恶化、地缘政治、人工智能等中长期趋势,在今年的报告里,重点指出这些力量之外的“新兴趋势”——当下看似不太引人注意,但会对未来五年商业和政府的运行带来显著影响。通过识别未来五年全球五大趋势,希望帮助企业及政府提前构建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能力。

  一是产业政策密集程度再创新高。

  未来五年,全球产业政策的兴起可能会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产业政策正在迅速激增。2009年《全球经济警报》的一项研究追踪了90项与产业政策有关的干预措施,到202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2083。仅2023年1月至7月已发生1868起干预事件,几乎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

  不过,批评人士称,此类竞争发展将触发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政策军备竞赛”,造成不必要的供给过剩和重复支出,进而降低产业发展效率,违背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并以此理论为依据的全球合理分工?

  二是数字孪生将在未来五年成为主流。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数字孪生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以50%~7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具体增速取决于不同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航空业和汽车行业。数字孪生可以彻底改变政府和企业的运营方式。在未来五年内,将数字孪生与其他4IR技术(如AR和VR功能)相结合的企业将踊跃出现。创新技术的结合将提升企业领导者利用技术进行战略规划的水平。

  三是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现存的870万种动植物中,有100万种在几十年内面临着灭绝的风险。预计政府和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内加强协同合作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是一场生存危机。由于商业高度依赖自然,如果政府、企业和社会不迅速采取行动,经济成本将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是一场生存危机。由于商业高度依赖自然,如果政府、企业和社会不迅速采取行动,经济成本将是巨大的。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减少是一场生存危机。由于商业高度依赖自然,如果政府、企业和社会不迅速采取行动,经济成本将是巨大的。

  四是释放电子废弃物的价值。

  未来五年将会有更多公司投资基于电子废弃物的循环经济。

  目前电子废弃物正在全球堆积如山。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数据,电子废弃物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废弃物类型之一”。废弃的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炉、IT服务器和其他电气设备造成了当今世界上5360万公吨(Mt)的电子废弃物,相当于约5,300座埃菲尔铁塔。正确回收和再利用电子废弃物可以减少生产新电子设备所需的采矿量,遏制碳排放并创造良性循环。根据国际电联的预测,若有效回收电子废弃物,每年可带来价值超过625亿美元的经济回报,并成为蓬勃发展的循环经济中的关键一环。

  五是快速交通加速发展。

  随着飞行汽车、超级高铁和其他创新型快速交通技术在未来五年有可能内成为主流,政策制定者面临更大的压力:实施政策监管并解决相关安全问题。快速交通能力的开发也将对环境和人口产生影响,我们正处于快速交通革命的边缘,政策制定者需在政策和监管之间取得艰难的平衡。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未来五年充满希望与挑战。企业领导者需要提升韧性、紧跟步伐,有效应对每一个重大趋势,充分利用其中蕴藏的价值,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