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漂流,这种漂流何时了?

  魔幻的一幕又出现了。

  海南陵水的何先生一家在出门买菜给车充电后,因为防控的需要,竟然回不去离高速出口只有几百米的家,截至8月9日媒体报道之时,就这么在高速漂流了3天3夜。

  如果说,最初属于突发状况,还可以理解,毕竟三亚出现规模性的感染人群,毗邻的陵水也连续发现新增病例,当地紧急下达全城静默的指令,下高速需要满足“连续三天核酸阴性”,这本来无可厚非。

  然而,收紧防控,如果预案不足,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如何处理这些“意外”,才真正体现当地的水平和用心。

  类似何先生一家这样,在路上“滞留”的竟然没有预案,着实有点让人迷惑。

  3天下来,何先生一家打了200多个电话,镇里说高速封控归交警大队管,交警大队说能不能下由防控部门批准,防控部门又将棒转到了镇政府,镇政府工作人员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开具了只有两名大人(一家4口)名字的放行证,然而车辆没有通行证又不能下……

  一家人就这么被“困死”在了高速路上,只能看着近在咫尺的家叹气。

  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人在囧途。

  局部地看,每一个部门都在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每一个部门都没有错,甚至都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做了努力,然而正是这种“负责”,害怕万一有情况要被追责,那就只好“委屈”何先生一家了。

  真的是无妄之灾,一家四口,住在当地,临时出个门,结果回不了家了。因为什么都没带,在酷热之下,湿的衣服也只能继续穿,甚至吃的盒饭都是管交警讨要的,然后10岁的儿子和4岁的妹妹分着吃了一盒。

  9日,当地县委县政府知悉何先生一家的情况后,要求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难点堵点问题,让疫情防控更有力度、更有温度。他们一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已经顺利返家,之后镇里的主要负责人也到何先生一家表示了歉意和感谢。

  何先生一家3天3夜的高速路“漂流”之旅终于就这么结束了。

  从武汉、到上海、再到三亚,这种高速路上的“漂流”一次又一次地上演,透支的其实是自武汉以来人民群众对“动态清零”的支持及最为宝贵的信任。

  这种层层加码,只知道机械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履职,同时缺乏一个说得上话的职能部门抓总、拍板——以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或突发的个案,背后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这与追责机制不无关系,目前为止,防控不力导致扩散是要被严加问责的,但是因为层层加码导致出现民生或其它问题,目前几乎没有见到像样的追责。

  这就可以想见,各级职能部门在压力之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那就只能选择“委屈”一个个分散的个体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类似何先生一样的老实人,他拒绝了邻居建议将车丢在路边从田地的小路回家这一方案。

  另外一种漂流,则是无法找到工作。

  他们有着一个一点儿也不特殊的身份——感染康复者,具体表现在“随申办”上面的是方舱医院解除隔离医学证明或者阳过的检测记录。目前后者已经不能被用工企业和劳务中介随意给查到,但是前者依然躺在随申办上。

  本来,康复者群体可能的确会面临一些身体的症状,那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后遗症,因此感染基数颇大的武汉、上海、香港都有中医门诊针对康复者后期身体的调理。

  至于个别康复一段时间后,依然能在鼻咽拭子中检出病毒,这个在武汉时期已经解释过了,属于从肺部往外自然“排毒”的过程,基本上都是死病毒(因为国内中医基本全程参与,这种假阳性与辉瑞抑制病毒复制的小分子药停药后复阳的真阳并不同)。更何况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主要攻击上呼吸道,与武汉流行的毒株已经大为不同,且国内近期并没有类似康复一段时间后依然检出阳性的报道。

  然而,对康复者的歧视依然存在,“你'阳过'还出来找工作,你就不该出来找工作”,这是许多行业的潜规则。

  然而,不工作,又哪里来饭吃呢?毕竟,几乎所有的漂流者都是最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挣一口饭钱的“社会底层”。

  然后就只能“漂流”,一家一家地试,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试,直到实在没法在魔都待下去,不得不回老家的那一天。

  如果说此前在大城市的漂泊,至少还有个住的地方有一份工作,这下漂流那简直就是被风浪裹挟着四处游荡了。

  那么,企业的担心是什么?如果阳过的人复阳了,那么企业就得停工停产一至两周,这其间的损失谁来填?因此,他们关心的才不是康复者哪怕复阳也没有传染性,而是担心复阳后没法继续常态下的经济活动。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时间长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会潜滋暗长一种情绪——还不如干脆直接放开算了,横竖都是烂命一条。

  当地其实7月11日就已经着重声明:“各部门、单位不得歧视XXXX康复者”。问题是,这种缺乏足够相应措施(包括资金/政策支持和相应惩戒)的要求,究竟会有多大作用。想想也是连个劳动法都难贯彻,还能对企业的这种歧视有着实质性的惩戒?

  “这之后不能说没有转变,但是变化不大”,这是红星新闻采访的时候“阳过的”吴哥的感受。“如果真想消除歧视,能不能给我们弄一场专门针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招聘会?我们3个月找不到工作,能不能给我们一点补偿?”这话的确很在理。

  真要结束这种找不着工作的漂流,还是得拿出些实质性的举措出来才好。

  总之,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最终挖的是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石,尤其最为宝贵的信任和信心。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