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厉以宁为何如此痛恨国有经济?

  当年,在由北京经济技术会社主办的"著名经济学家论坛"上,厉以宁提出在国企改革当中要消除各种顾虑的谬论。可惜的是除了我老笨牛等几个少数学者注意到了厉以宁的祸心外,绝大多数的中国知识份子都自觉不自觉地与其合唱,从而在中国上演了一场出卖国企的闹剧,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稳定,造成了大量下岗职工无法生存的社会现象,成为社会不和谐的导引之一。今天,在我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的新长征路上,我们有必要对厉以宁当年的谬论进行深入批判,这也是我们走向和谐的必修课之一。


厉以宁(网络图,侵删)

  以下是厉以宁的谬论和我对其谬论的评论,供大家参考。

  一、国家控股能少于51%吗?在一些重要行业,国家应该控股,但控股就都必须拥有51%吗?我看不必。实际51%控股,只是针对只有两个投资者的情况而言。而有多少方投资时,就没必要非要追求51%。所谓控股价值的关键在于你在资产通过控股能够支配的资产有多少,而不是你直接投入的资产有多少。比如你占100%的股权,你投资10亿,你能支配的资产就有10个亿:如果只占25%就控股,你投资10个亿,就能支配40个亿的资产。所以这个思想障碍我们应该去除,占多少要根据股权分散情况而定。

  【老笨牛评论】厉以宁在这里混淆了这样一个根本的概念上差异,即国有与非国有的界线。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参与投资者有多少,如果国家要控股的话最终只能以国有和非国有来划分是否能够控股。国有股在目标上肯定与非国有股持有人有所不同,而非国有股部分无论其股权再分散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团结起来对直到最后将国有股瓜分干净。

  二、"肥水"能流"外人田"吗?在国有资产重组中,有人不赞成降低国有投资比例,是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虑。我想对这个问题,要发展地看。如果盘子本身就小,又不赚钱,都自己攥著有什么用?

  【老笨牛评论】那么别人为什么要把这个盘子抱回去呢?既然不赚钱为什么非国有投资人会冒那个险呢?再者这个肥水是谁创造出来的?难道创造者没有权力对他们创造出来的肥水流向发表用意见吗?请问厉以宁先生,你眼中还有没有为国家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工农大众?你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三、"靓女"能先"嫁"吗?所谓"靓女",就是效益好的企业:"出嫁",就是改制。有说,靓女不能先嫁,要嫁也得先嫁丑女。我说我们首先要问:出嫁是坏事还是好事?如果是坏事,不管靓丑都不能嫁;如果是好事,关键是人家是要靓女,还是丑女?如果你只嫁丑女,或靓丑必须捆绑出嫁,最后只会都嫁不出去。问题是这样下去,靓女还能靓多久?竞争这么激烈,现在不改制,三年后你效益肯定不行了。此时不嫁,更待何时?

  【老笨牛评论】将国有企业改革类比为女儿出嫁,这本身就是一个庸俗的比喻。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可比这是中学生都应当动的道理,难道你厉以宁教授就不懂?需要说明的是他的所谓出嫁实际上就是要将国有企业出卖,但为什么要将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出卖给资本家呢?为什么厉以宁先生就那么偏袒资本家呢?再者你厉以宁又凭什么说国有企业三年后就肯定不行了呢?在厉以宁看来,只有企业改了制,也就是姓了资本主义,企业才能效益好,但是论据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效益的好坏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并不一定起决定作用,关键还是在于经营管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有企业效益好的案例多的是,而且国有企业的效益还是多方面的。

  四、国有资产能量化到个人吗?从理论上说,这肯定是不行的。但有两个前提:一、首先这是不是国有资产?对国家一分钱没投的国有民营企业怎么算?关键还是先界定产权。假如在做产权界定时,明确这不是国家产权,而是职工集体创造的企业资产,白送有何不可?二、"量化到个人"。是花钱买,还是白送?假如已经界定为国有资产,但个人想花钱买,而且价格对国家来说也不错。又有何不可?所以说,这个问题我们应当这么理解:已经界定的国有资产不能白白送给个人。

  【老笨牛评论】国有资产不能白白送给个人,这还用说吗?但是问题在于有些国有民营企业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国家虽然没有硬资产投资但却有政策这个软投资。软投资实际上是通过国家行政手段将某些社会共有资产转移到这种类型的企业中的,当然了,这种类型的企业在一定的时期也的确为国家解忧分难,在资产重组时可以考虑将企业的原有资产存量一分为二,国家和集体各占50%,国有部分既可以转让,也可以继续参与经营,承担风险利润分红。

  五、国有资产转让能不流失吗?有人说:国有资产一转让就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所以不能转让。对此,我举个例子:当群众从国有商店买回彩电时,我们能否大声制止说:"不准把彩电拿回家,这是国有资产流失"?当然不行,因为人家已经付了钱。因为任何资产都有两种形态,一是实物形态,一是货币形式。国有商店卖彩电。其实就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只要价格合适,又没有落入私人腰包,有何不可?彩电如此,其他国有资产也是如此。后来听说一位理论专家反对我的观点,说:厉以宁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不是货币的公有制!我哈哈一笑,觉得这未免肤浅,因为所谓货币形态只是暂时的。就像那个国有商店,卖彩电的钱它不会永远锁在保险柜里,而会再去进货,也就是再转化成为的实物形态。这时,生产资料不就又有了?卖掉旧的实物资产,形成的实物资产,附加值肯定更高。

  【老笨牛评论】凭什么国有资产就一定要转让?又凭什么国有资产在转让时一定要流失呢?厉教授的理论实在是太高深了,我等经济学后生需要厉教授多多指教方能明白。再说了,那彩电同生产资料是同一性质的吗?要是这样的话那生鸡蛋的母鸡同它生出来的旦也应当是没有区别的了。在经济学中我们不是一再强调货币不是资本吗?怎么当了大教授就可以置基本原理于不顾而胡说八道了?

  六、资产重组能门户大开吗?这其实就像捕鳗鱼的道理一样。如何让捕捞的鳗鱼一直活蹦乱跳?如果把捕到的鳗鱼就那么养在那里,他们不久就会死,但如果在鳗鱼群里放进一两条鲶鱼,鳗鱼就会一直活著。因为有了钻来钻去的另类,鳗鱼才会一直保持紧张,一直保持活力。所以国有企业要通过重组兼并,真正激发活力,就要把门打开,让各类资本都进来。如果关起门来,就在国企内部调来调去,我看依然不会有生命力。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

  【老笨牛评论】好一个“水至清则无鱼”,要我看厉以宁教授是希望将水搅混好混水摸鱼,否则又怎能在全国大多数居民的居住条件还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实现他的两套住宅呢?我主张多种经济形式的并存,但这种并存不是以消灭国有资产为代价的,而是一个自然的经济过程。

  七、国企光抓管理行不行?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有企业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要选择好一个领导班子,把管理抓上去,国企就可以搞好。我说: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是做好任何事的基础。但管理要想长期发挥作用,还有赖于改革。确实,有一部分国企没有改革只靠管理,也搞得不错。但我说,这种红火是短命的。

  【老笨牛评论】如前所述,企业经营的好坏应当说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有关联但还不是决定的因素。这里关键是企业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是否得到社会和法律认可的问题。比如,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云南玉溪的红塔山集团就是在企业家褚时建的经营下从一个频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发展起来的,最后由于不管什么原因吧,将褚时建法办了(当时我还作为一个海外学者为其求情)。实际上,我们在西方也可以看到许多国有企业经营得相当不错,所以我是赞成被厉教授所批判的观点的。

  八、国企改革靠危机导向行不行?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是利益导向,一种是危机导向。利益导向是在企业上升期就看到更大的潜在利益,因而在企业还不错时就改革,以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危机导向则是企业发生危机了,才不得不改革。很遗憾,我们国企大部分都是危机导向。为什么会这个样?因为我们企业经营者的得失是不对称的。改革总会有风险,就可能产生矛盾。如果得失不对称,成功了自己没有好处,一旦出了问题自己就会很麻烦。所以,这种体制就会使利益导向难产。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制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时,要使他的责权利能统一。

  【老笨牛评论】这一段说的还很好,我也是这么主张的。

  九、改革中谁是最大的收益者?我先讲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春秋时的鲁国规定:国人在国外凡看见本国人沦为奴仆就可以将他赎回来,然后赎金又国家报销。一次孔子的学生字贡碰上了这样的事,但事后他并没有去官府报销,于是众人都称赞他。但唯有他的老师孔子批评了他,为什么?因为子贡的行为防碍了更多的人去勇于解救那些沦为奴仆的鲁国人,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看问题要先思考"最大的受易者"。如果子贡去官府报销,不仅自己没有因为做好事而受到损失,而且也等于向社会宣扬:敢于冒险去救人绝对是值得的。这样就会引导更多人愿意去救人,而那些奴仆就有了更多的希望。这样,救人者虽然得以报偿,但最大的收益者不是他,而是全社会。所以我们企业经营者被奖励、被授予股份时,你一定要接受,否则就是防碍更多的人去干事业。

  【老笨牛评论】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我相信当然不会是普通的工农大众了,前些天人民大学作过一个调查,在国民中有高达65%以上的人认为现在的那些先富们都是通过非法途经暴富的。而厉以宁早已经是既得利益者了,让他来为改革事业进行政策设计,不让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不可能的。厉以宁们痛恨国有经济实际上就是害怕失去他们已经得到的利益过于耀眼,而用如此的方法将国有资产分化,造成一个他们所谓的中产阶级,这样他们这些先富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挥霍和炫要了。当社会财富按照厉以宁们设计的方案分配时,马太效应就是不可避免的。本来这些都不是我该说的,而且说的也晚了点。中国现在不缺歌功颂德的,但却缺少敢于事实求是坦诚问题的学者,那么就让我老笨牛就站在后者的队伍中吧。如果这里不是对国人的,我可能会歌功颂德,实际上我也这样作了,有兴趣又懂英语者不妨查看我老笨牛在各国国民经济年鉴中是怎样歌功颂德的,但在这里我的角色如果还是的话,我的特点就消失了。当然,该歌功颂德时我还会的,我不象老朋友数学那样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争论而争论。

  (原发于2006-11-01,修订后重发。)

收藏此文 赞一个 ( )

支持红色网站,请打赏本站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