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美军方及北约公开叫嚣战争的声呗越来越大,演训动作越来越多,拉帮结伙的阵势越来越凶猛,针对性越来越强……各种迹象表明,美军在为可能的全球冲突作认真扎实的准备,对此,今天,环球时报罕见发出战争警告。
据媒体报道,有15个国家参与、演习兵力超过3万人,被称为史上规模最大的“护身军刀2023”联演21日拉开帷幕。海军学会网站24日称,该演习将动员分布于全球22个时区的美国海军7大舰队、6个美国作战司令部的2.5万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队员参加,以“模拟大规模的全球冲突”。又讯:美军正在推演“东亚地区爆发大规模冲突”涉及军用物资储备的供应能力。
注意美军提出所谓“大规模的全球冲突”,这象是发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信号。美海军高官称此次规模空前的演习是“要向中国传递信息”,具有明显的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近期,国家对超特大型城市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部署,引发外界联想。无论是从产业布局、拉动内需还是着眼“平急两用”或“平战两用”,其针对性、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未雨绸缪则势在必行。
据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平急两用”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2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并创造新的建设投资和消费增长点。”
何立峰指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能够有效补齐大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短板。特大城市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解决好“建多少、在哪建、怎么建、用什么地、如何配套、如何管理”等问题。预计各地都在研究如何具体落实中央要求。
其实,作为军事斗争准备与国防动员的一部分,“平急两用”还必须上升到“平战两用”的“极限思维”上去考虑统筹超大特大城市的应急保障与战时保障问题。
20世纪60年代,面对美苏“两霸”的极限施压,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推动三线建设大战略时曾提出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响亮口号,那是许多人曾有过的轰轰烈烈的集体记忆。
现在的国际情势又到了一个山雨欲来的时刻,对于和平的期待不容乐观,战争的阴霾正笼罩世界。面对国家安全的严峻形势,面对现实存在的战争风险,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备战、备荒、为人民”我以为这个口号仍不过时。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要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
“备战”是针对假想敌与战场构想在人的准备,武器的准备、战斗力的准备,作战样式的准备及其体系的准备,此外,还必须完成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的国防动员。所谓国防动员,就是根据战争态势的感知,把国防资源的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这直接关系并影响到战争进程和结局,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广义的“备荒”,除了保障“粮食安全”以外,还应包括所有战略物资与民生物资的筹备。特别是水、电、气、暖、通信与各种生活物质要有半年、一年或几年的充足的战略储备,必须建立可靠的保障渠道与“平急两用”或“平战两用”的协同机制,确保平急、平战转换对接自如,运转有序。
“为人民”,这个本来是不用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和政府的宗旨。我们必须正视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的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人民”是具体的,“平急两用”的出发点也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并围绕打赢去统筹民生需要与战场需要。人口大国的国情是,保障基数大,人口需求多,资源分布散,对外依存高,筹措难度大,物流分配难,一旦遇到应急与战时状态,难免会出现混乱。一场08年百年不遇的南方冰灾,就瘫痪了大半个中国。现在“世界一张网”,其实“越现代越脆弱”,战争“断网”很容易,这个“网”不只是指互联网,也包括水网、电网、气网等,想到此,对战时状态的应急保障能力就会极思极恐,这不是危言耸听。今天的俄乌战争,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样本启示,七十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军战场供给能力的胜利。
我们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充分领悟中央“平急两用”的战略深意,充分认识建立“平急两用”与“平战两用”的应急、应战举国保障机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跨军地治理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
在战争威胁对我国日益加大的形势面前,我们的军事斗争准备、国防动员与应急能力建设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来不得半点“忽悠”。